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研究

2022-07-06石婷婷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6期
关键词:中西文化绘本意识

石婷婷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引起重视。本文立足核心素养中的文化意识,通过课题组两年的实际教学研究中得出的经验,阐述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中西文化,如何在中西文化差异对比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化意识小学英语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课题的研究基于人教版(三年级起点)英语教材,涵盖三至六年级的英语教学案例。通过研究,教师深挖教材中的文化元素,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学生在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后,提升了思维品质,培养了文化意识,初步形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坚定了文化自信品格。接下来,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

一、从文本走向文化,深挖文本文化因素

(一)建立基于教材进行文化主题梳理的文化体系

根据课程标准对于文化内容的分类,针对当前人教版(三年级起点)小学英语教材当中的具体文化内容出现次数和所占比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见下表(表1)。

由此可见,人教版(三年级起点)小学英语教科书中,文化内容的总量还是很可观的,并且涵盖的文化领域也是比较全面的。

(二)建立基于教材进行文化主题嵌入的课堂教学的模式

以人教版(三年级起点)小学英语教科书五年级下册Unit 4 When is the art show?Part B 对话教学为例,阐述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契机,培养文化品格的策略。本节课以生日为话题,谈论生日日期和生日活动,主要知识点为日期的英语表达法“Its on...”和将来时态“I will...”句型的简单运用。教师深度挖掘语言知识背后的文化信息,如文本中提到的“cook noodles,have a birthday party” 这些语言现象中蕴含着的中国人过生日吃长寿面和西方国家生日派对的文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文化知识的渗透,应将课堂活动的设计和文化品格的培养自然融合,引導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获取文化信息。教师结合话题内容,自然衔接,介绍了中国人过生日吃长寿面的习俗;结合日期的英文表达法,介绍了农历、阳历生日。文化知识的融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言知识学习和文化知识理解相辅相成。同时,补充不同国家庆祝生日的不同习俗,进行文化差异对比,拓宽学生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从课本到绘本,主动补充文化资源

(一)不同课型与绘本融合课的结合渗透中西文化意识

课题组针对不同课型,与《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相结合,开展了对话教学与绘本融合课、词汇教学与绘本融合课、阅读教学与绘本融合课等常态化教学;深入研究绘本与主教材融合的多种方式,如融合式、衔接式、独立式等。

以五下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Part B Lets learn为例,将词汇教学与绘本My best time of all有机融合,利用绘本的故事情境,将词汇融入其中开展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巧妙利用中西文化差异,将美国感恩节与我国中秋节相比较,并与学生一起互动分享了中秋节的习俗和饮食,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又渗透了文化意识。

(二)建立利用绘本系列活动渗透中西文化意识的教学模式

1.“绘”绘本

课题组老师与美术组老师联手指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围绕中西文化知识,包括中西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用创意、灵感制作出一本本独特、灵动的英文创意绘本。

2.“读”绘本

我校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辟“绘声绘色读绘本”栏目,定期推送,让学生领略英文朗读的风采,体验英文朗读的快乐。

3.“说”绘本

分班级开展“优秀绘本推荐”“绘本分享会”“共读一本绘本”等活动,鼓励学生课外主动阅读绘本,并在课堂上根据自己对绘本的理解进行表达和复述。

三、从课内走出课外,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建立“听说读写”系列活动中对比感知中西文化差异的学生活动模式

三到六年级分别开展“学科文化节”系列活动,以“ABC Show”(规范书写)、“Spelling Show”(拼写大赛)、“Talking Show”(情景对话)、“Writing Show”(写作大赛)为主题,通过“听说读写”系列活动,营造语言氛围,展示语言能力,促进和谐发展。

(二)建立主题活动中感知中国优质文化的体验式学生活动模式

开展主题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的英语讲故事比赛和英语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在英语讲故事比赛中,我们以传统文化为主题,选取了《孔融让梨》《沉香救母》等中国优秀传统故事,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在英语手抄报比赛中,我们以红色文化为主题,选取了中国的国庆节、建党节等节日作为手抄报的制作题材,以此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反思与总结

反思两年的研究工作,其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聚焦“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两个文化主题开展研究,其他类别的文化主题(比如“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采用主教材与绘本融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拓宽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途径方面,需要教师更多地思考和实践。

今后在教学或日常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并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讲解,帮助学生进行区分和联系,取长补短,与时俱进,让学生充分理解交际中语言的得体性,充分树立文化自信,提升文化品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赵潇晗11AD0E78-F58A-4B61-8308-E5D633900B95

猜你喜欢

中西文化绘本意识
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绘本
绘本
绘本
文化认同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研究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Conflicts and Blending in Guasha
中西文化大对比之“交际语言”的差异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