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村小学学情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2022-07-06董艳莉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6期
关键词:学情书籍课外阅读

董艳莉

摘要:因乡村小学的学生生活环境具有一定特殊性,课外阅读涉猎的内容局限,常存在部分学生害怕阅读、阅读能力差、缺少丰富的课外阅读体验等现象。为让这类学生在学习中找到阅读的好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改变孩子不爱阅读的现实状况,本文梳理分析了乡村小学学生阅读的学情现状及影响阅读兴趣培养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具体方法措施,希望可以引導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乡村小学学情阅读兴趣方法

随着义务教育教学阶段培养方式的改变,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要求越来越高,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将来阅读能力、阅读涉猎范围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视野。义务教育阶段阅读能力是否过关,直接影响到学生平时学业水平测试。乡村小学的孩子因为生活环境的特殊性,课外阅读涉取得内容存在局限,常存在部分学生害怕阅读、阅读能力差、缺少丰富的课外阅读体验等现象。为让这类学生找到爱阅读的好方法,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让教师和家长掌握使孩子爱上阅读的技巧,改变孩子不爱阅读的现状,本文梳理分析了乡村小学学生阅读的学情特点,影响乡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几点措施,希望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乡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学情现状

(一)留守儿童数量占比较高,缺乏家长直接引导

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照顾孩子的多是年迈的老人,或其他受父母委托的监护人,孩子们的学习,几乎完全依赖学校。阅读量少、阅读范围窄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低段学生的阅读总量应达5万字,很多乡村小学学生常常达不到这个最低要求。不是因为家长不支持,多是没有正确认识到阅读量对孩子的重要性,没有找点恰当的方法引导孩子阅读。

(二)学生阅读素材单一,家长多依赖学校

据调查,90%的乡村小学学生喜欢童话类书籍;10%的学生无所谓;80%的学生只有一两本课外书籍;95%的家长希望学校安排学生阅读的事宜,并希望学校教师提供多种机会和平台,让孩子去参与和锻炼,家长多依赖学校。

(三)培养阅读方式单一,家校配合默契度低

从一年级入学起,班级老师会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多种读书活动。通过实际调查发现,乡村小学通过班级微信群开展读书打卡活动,引导家长监督孩子完成阅读任务,并开展阅读记录、读书笔记等读书活动,效果不理想,家校配合默契程度低,培养学生阅读方式单一。

二、影响乡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因素

(一)培养阅读兴趣观念暂未形成

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增加阅读量,拓展阅读面,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素质。多数学生不愿意阅读,把阅读看成任务,不把它看成是知识量的积累方式。跟踪回访显示,只有少数乡村小学学生能主动阅读课外书籍,而感兴趣的书籍类型又过于简单,家中藏书几乎为零,热爱课外阅读的学生数量微乎其微,形成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孩子阅读兴趣缺乏。

(二)家庭参与共同培养观念暂未形成

家长大都希望孩子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教师也给出了很多的阅读要求和建议,但家长们往往仅将建议单一地传递和说教给学生,自己亲自参与配合度低。孩子不能真正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外书籍,家庭成员参与纸质阅读的频率少,大多数学生沉浸在电子产品之中。家长无法长期坚持花时间去引导、督促孩子阅读,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孩子阅读兴趣培养的难以实现。

(三)电子产品不合理使用现象严重

学生自控力较差,纸媒阅读的空间,几乎被电子产品替代,受电子产品影响,学生忽略阅读甚至不阅读。即使部分学生进行电子阅读,也因其年龄小,自主力、控制力较差,且好奇心重,形成不爱动笔、眼高手低、过度依赖电子产品的坏习惯。

(四)乡村小学藏书量少,资源紧张

校园是学生们读书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场所,良好的校园阅读氛围,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与阅读为舞,与书籍为伴。目前乡村学校基本建立了图书角、阅览室,但藏书数量少,类型单一,内容更新缓慢,与孩子年龄结构特点相吻合的书籍覆盖面窄,从而造成学生读不到书,读不懂书,不感兴趣去读书,形成有书无人去借、去读的不良现状。

三、乡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方法

(一)鼓励学生坚持每天大声阅读

孩子步入一年级正式学习后,教师可要求班级学生每天回家以站立的姿势大声朗读课本或者其他书籍15分钟。每天坚持大声朗读,可以让孩子从感性上、整体上、直觉上去理解和体会作品的思想精髓,主动地感受作品思想意境,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对于乡村小学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每天坚持大声朗读,通过坚持,大多孩子会改变最初自卑、胆怯的状态,内心世界变得自信、阳光。

(二)引导学生精选阅读文本

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类型很多,如寓言、童话、儿童诗、古诗词、名著、小说、报刊等。丰富多样的阅读作品,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书籍。一年级学习之初,很多学生的识字量有限,不具备阅读文字和内容较多的书籍,因此绘本是培养他们阅读兴趣的首选文本。绘本具有故事简短、情节完整、趣味生动、图片精美、色彩鲜艳等特点,易于从感官上刺激了孩子的视觉。

基于乡村小学学情培养学生阅读兴趣2022年6月上第16期(总第116期)(三)鼓励学生家庭积极参与

父母是学生的阅读启蒙老师,有效的家庭教育和有效的学校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家庭成员参与孩子阅读,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最有效、最直接方式。乡村小学的留守学生,老师们可能要付出较多的努力和艰辛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阅读。针对不同类型的家庭成员,甄选出恰当的方式耐心地与学生监护人沟通和释解,建议家庭主动参与培养教育机制。262DCCFE-19A9-4243-A348-314637DAB1DE

(四)鼓励学生做阅读的主人

阅读的主体参与者是学生,只有让他们成为阅读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养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在校的日常阅读活动,老师可以设置多种竞争奖励环节,通过活动奖励,鼓励學生主动参与,从而激发阅读兴趣。离校后可采用学生与家长互换角色的方式,让孩子扮演“小老师”,将书中的内容、道理等讲给家长听,换位体验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阅读兴趣。

(五)充分提高阅读课堂效率

教师的阅读课可以采用设置悬念诱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式进行。课前老师设定阅读任务,让他们先独立完成课堂内容的阅读,再与小伙伴合作、讨论,完成任务,课堂上分小组汇报学习结果。当故事进行一半时,把精彩部分留给学生自己去阅读复述,以活跃课堂氛围。

(六)引导学生随时随地阅读

小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地点与方式是灵活多样的:阅读时间不要局限于课堂,课余时间、放学时间、节假日均可;阅读地点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图书馆、阅览室、书店、书房、小院甚至是路边等都是可以阅读的场地。

(七)鼓励学生阅读勤于动笔

读书笔记内容源于阅读文本,动笔记录可培养他们形成善于积累、总结知识的好习惯。对于低年级段的学生,要教会他们圈画重点字词句,对于中高段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以及制作手抄报等。平时在班级活动中不定期将学生的读书笔记、读后感以及手抄报等进行展览,促进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他们阅读的成就感。

结语

当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意识到学生平时阅读兴趣的重要性,当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可以采用正确合适的方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当所有乡村学生能够找到爱阅读的好方法、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素材时,孩子不爱阅读的现实状况将会快速改变。

参考文献:

[1]陈智文.阅读,我喜欢-阅读兴趣的培养[J].语文建设,2012(Z1):144145.

[2]赵鸿雁.谈如何让小学生爱上阅读[J].才智,2018(13):6.

[3]顾海兰.用绘本引领孩子爱上阅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5):124.

[4]吴素娥.绘本阅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及教育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6(28):8283.

[5]吴寒梅.打开“阅读”之门绽放“幸福”之花[J].新课程导学,2017(27):78.

[6]张牧梓.家校协同激发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J].中国教育学刊,2018(S2):105.

[7]燕鸣春.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8):4445.

[8]王宁.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J].中国教育学刊,2018(S2):103104.

[9]温儒敏.把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当作语文教学头等大事[J].语文建设,2016(25):48.

[10]隗春艳.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J].中国教育学刊,2016(S2):114115.

[11]詹福瑞.关键在于阅读兴趣与能力的培养——论《写作与阅读》期刊的办刊宗旨[J].图书馆,2013(3):1820.

[12]周莲清.激发和驱动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策略探微[J].教育导刊,2011(12):8082.

责任编辑:黄大灿262DCCFE-19A9-4243-A348-314637DAB1DE

猜你喜欢

学情书籍课外阅读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