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到影视的艰难之路
2022-07-06张牧笛
张牧笛
近年来,对诸多文学作品的改编、呈现是影视圈的一大趋势。资本的逐利本质与影视的创作周期长、创作难度大存在天然的矛盾,因而大量买进原作IP(知识产权)似乎已成为影视行业的一个诀窍。毕竟以原著文本为依托,能够降低创作难度,缩短创作周期。同时因为原作IP具有热度,文学作品已先于影视作品为市场熟知,天然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关注度,从商业角度来说,这无疑降低了投资风险。但是随着大量的改编作品涌入市场,来自观众的“魔改”“毁原著”的批判声也不绝于耳。
目前市场上的诸多影视化改编作品反响不佳,主要出于以下几点原因。其一,一部优秀的影视化改编作品首先要有优秀的原著作品打底。但一些文学创作者本身心浮气躁,他们的创作目的就是为了影视化,因此在创作中一味地迎合市场口味,使得作品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大打折扣。其二,部分影视公司和影视工作者只顾追求经济利益,违背了原作的创作意图,胡乱删改、增补内容,甚至“挂羊头卖狗肉”,致使影视作品难以精准地表达出原作的本意和情怀,也就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而且,客观来讲,有时忠于原著和戏剧性改编难以两全。“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影视的直观性破坏了原著给予读者的想象空间,因此常常会引起原著迷的不满,甚至引发抵制和攻击。
文学作品影视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陷入尴尬局面的当代文学的救赎,影视的繁荣会提高文学作品的知名度、传播度,带动文学的复兴。很多具有影响力的电影都是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如《乱世佳人》《教父》《安娜·卡列尼娜》《悲惨世界》,如金庸的武侠小说,还有我国的四大名著,它们的影视化都使观众从不同的视角享受艺术,使一些曲高和寡的文学作品、一些鸿篇巨制更大众化,从而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人们的娱乐需求,而且影视的直观性、可视性,也有利于加深人们对原著的理解,这对于文学、影视、受众群体都是好事。
作为一名编剧,同时也作为一名写作者,就我有限的行业经验来讲,文学和影视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小说语言和镜头语言也是两套不同的体系。小说的创作是独立的,是个人独特的体验和内心世界的表达,但小说改编的影视则是群体意识和群体力量的产物。文学影视化,就是从一种单一的艺术转化为较为复杂的统合艺术的过程,是在力求传达原著精髓的前提下,通过影视工作者的再创造,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以达到雅俗共赏的审美境界。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曾在《电影美学》中说:“一个真正名副其实的影片制作者,在着手改编一部小说或文学作品时,就会把原著仅仅当成是未经加工的素材。从自己的艺术形式的特殊角度来对它们进行观察加工。”从抽象的小说语言到具象的镜头语言的转换,囊括了一整套复杂的流程,绝不仅仅是对原著的还原和简单的复刻。如何把握原著与改编之间的平衡,进行合理的二次创作,是影视工作者需要仔细斟酌和考量的。
电视剧《人世间》自开播之后,便在口碑和收视率上获得了双丰收,成为严肃文学被改编为精品好剧的又一成功案例,成为一种引人瞩目的文化现象。一切围绕《人世间》的热议,都带给我们诸多启示:文学与影视如何互补?如何用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网络剧《开端》也是一次较为成功的改编,它不仅将原作的人文内核完整地呈现出来,而且在人物设定上也颇有建树,特别是剧中重新塑造了二次元少年卢笛。在书中,他是个连名字都没有的角色,对他的描述仅仅是“口罩男”,但是在电视剧里,经由编剧的二次创作,卢笛的人物线索得到极大的丰富,形象变得饱满、立体,颇受观众喜愛。可见,只有将原作的思想内涵、剧本的价值传达和影视化的创作规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是文学影视化成功的关键所在。
文学作品影视化既要坚守底线,尽量贴合原著,又要在不破坏原有文学性的基础上加以开拓创新,使之成为具有戏剧张力、审美价值的精品,这是既令人期待又要经受考验的艺术挑战。9300B54E-E42E-4ED1-BD56-22189056A5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