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2022-07-06
2022年初,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网络剧《开端》,以其新颖的主题设定、缜密的情节设计收获了较高的关注度和良好的口碑;紧接着,根据作家梁晓声同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改编的电视剧《人世间》播出,引发了无数观众的情感共鸣。
近年来,随着网络多平台播放形式的逐渐完善,观众碎片化、快节奏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文学作品影视化现象持续升温。无论是古典文学、近现代文学,抑或网络文学,几乎都有可能被改编成影视作品。
关于文学作品是否应该影视化,一直存在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文学是“慢创作”,影视是“快商业”,模式化的改编对其是“圈钱”式毁灭,还容易破坏原著形象。也有人认为,依托影视剧的热播,文学作品的热度也随之提升,这自然是在成就作品和作者。
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你认为文学作品应该被影视化吗?
游嘉希:首先,文学作品影视化是以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演绎文学作品,能提高文学作品的传播效果和受欢迎程度。其次,文学作品影视化对于作品本身而言是一种再加工,通过优秀的导演、编剧和演员对原作的多元展现,作品的艺术性得以进一步提升。
张芸帆:即使现在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不是所有人都看得懂一些文学作品的。例如《红楼梦》,仅仅是复杂的人物关系就让人头疼不已,再加上深奥的背景设定,让多数人都没有办法认真地、投入地阅读它。但电视剧《红楼梦》却是极有趣的,不识字的、没有能力看古文的人都能理解并喜欢它。再如电视剧《甄嬛传》,也是根据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化后,书中的每个人物形象都变得更加立体、饱满,作品的质量也上了一个台阶。在我看来,文学作品影视化实则是互相成就,实现了双赢!
戴震霄:不妨换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是谁提的?以我观之,这应当是优秀的作者对自己的灵魂拷问。白居易有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许多作者在创作时是单纯朴素、没有杂念的。但在成名之后,他们难免会问自己:“这么优秀的作品,要不要影视化?要,你能得到更高的知名度;不要,你除了读者一无所有。”我想替他們回答:要,没有人不想声名鹊起!正如我很喜欢的英国作家拉尔夫所说的:“当文学变成半是商品半是艺术的时候,就会繁荣昌盛。”事实便是如此,多部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视剧大热,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证明,导演、编剧、演员们有能力、有底气帮助文学作品在影视剧行业焕发第二春。
鲍佳怡:我是先看“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再看小说的,这导致我在看书的过程中,一看到“哈利”二字,脑子里浮现的就是演员丹尼尔的脸。当然,我并不是说丹尼尔演得不好,但这让我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哈利·波特就是像丹尼尔这样的。这也是很多网络小说宣布影视化的时候会有许多“书粉”反对的原因。
闪烁:首先,文学作品是从文学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的,其所仰仗的是文字的力量,而通过镜头语言展现的力量多少会不如原著动人与深刻。其次,我认为近期的文学作品影视化热潮实际上是资本推动的结果。从商业利润的角度考量,制作方需要考虑受众,也需要顾虑更多的限制性因素,因此文学作品在影视化的过程中,原作者往往会做出很多的改变与让步,进而限制了原作者的表达。或许其最终的经济效益是好的,但支离破碎的本意又如何修正呢?
陈圣悦:我认为文学作品影视化应该慎之又慎,因为有些作品从结构上来说,注定不适合被影视化。像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本身就以叙事手法的新奇而著称,但如果改编成电影,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小妇人》经过几次影视化改编后,叙事线复杂交错,没有看过原著的人根本无法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至于《沙丘》,由于原著世界观庞大,以至于非“书粉”观众在看完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后,还是无法理解它到底在讲什么。我想有些东西永远无法被影视化,只有通过文字,才能让我们共情作者的思想和情感。2738B0DE-EA9F-401C-B5E3-F4C4C7FA18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