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实践探索
2022-07-06尚德波解永辉周荃
尚德波 解永辉 周荃
摘 要:以数控技术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为研究载体,精准定位准职业人培养理念,探索实施“产教融合,学岗融通”的双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施“三课融合、四岗递进”现代学徒制教学体系,解决机电类专业在实施学徒制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供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学徒制人才培养借鉴应用。
关键词:学徒制;三课融合;四岗递进;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9-0150-0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personnel training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pecialty,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s the research carrier, accurately positioning the concept of quasi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explo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ual integr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apprenticeship", innovat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three courses integration, four posts progressive" modern apprenticeship teaching system, solving the teaching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pecialty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training there are some outstanding problems, which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e training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apprentic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apprenticeship system; three courses integration; four posts progressive; teaching system
現代学徒制是目前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中重点提到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在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 “双重主体”育人,学生学徒“双重身份”。机电类专业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是全国各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数量最多的专业。多年来以学徒制人才培养为切入点,深化产教融合,形成有效的校企共同参与培养的教学体系一直是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关键难题。
一、现代学徒制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校企双元育人的深度,双方教学体系的设计直接决定学生学徒职业能力的养成。潍坊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尔”)以数控技术专业合作为载体,共同实施学徒人才培养。2016年数控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列为山东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2018年列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更有力地促进了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培养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是双方课程的相互融合存在各自为主的特点,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校内素质教育课和企业文化课需要相融合、专业理论课与企业基于工作过程的产品案例需要相融合、专业实践课与企业生产岗位需要相融合。二是课程体系与企业需求不符,知识与能力的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分离,教学过程中未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人员的作用,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两张皮”现象严重,育人效果不高。三是实践课程体系针对性不强、培养过程单一。没有深入地将企业需求的生产性岗位技能引入人才培养教学体系,顶岗前未在企业进行“真刀真枪”的锻炼,顶岗实习后,企业还需要二次培训才能适应生产要求。四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缺少企业文化育人,学生缺少对企业管理及文化的认同,岗位责任、岗位意识差,管理模式不适应,学生就业稳定性不好,就业后频繁跳槽现象严重。根据上述发现问题,学院与歌尔几年来以学徒制人才培养为依托,推进上课与上岗融合,构建了“三课融合、四岗递进”教学体系。
二、“产教融合,学岗融通”的双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与歌尔的人才培养,以准职业人的培养理念,实施“产教融合,学岗融通”的双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深化产教融合,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内化工匠精神为主线,校企共同确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配置教学资源。学岗融通,将企业岗位的操作规范、技术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将企业真实生产项目转化为教学任务,将企业岗位技能要求转化为实践实训考核标准,将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工匠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学生学习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融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融通、技能考核与岗位技能证书融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通。
培养过程分为基本素质培养、核心技能训练、企业实践历练三个阶段,将职业素养、专业理论学习、综合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按照企业对员工的标准培养学生,使其具备“准职业人”的基本素质,为即将进入企业成为员工零距离对接。三段式培养,具体为专业基本素质培养,即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学期,教学模式为学校教-企业看-校内练-企业教-企业练,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进入企业进行短期职场体验,部分课程企业师傅授课,边学边练。核心技能训练,在二年级下和三年级上学期,进入专业核心课学习,教学模式为:企业练-学校学-校内练-企业练。企业实践历练安排三年级下学期,学生进行生产性实习,最终经过前期企业及学校技能培养,学生作为准职业人直接上岗,在师傅的指导下,加工真实产品,实现零距离顶岗,实现毕业即就业。
三、现代学徒制“三课融合、四岗递进”教学体系实践探索
通过几年的探索,构建了“三课融合、四岗递进”课程教学体系。“三课融合”即素质教育课和企业文化课相融合、专业理论课与企业基于工作过程的产品案例相结合、专业实践课与企业生产岗位相融合的课程体系;针对实践能力培养,构建“四岗递进”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过程分为“识岗、跟岗、轮岗、顶岗”四个阶段。课程体系的实施带来了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就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生对口就业率达到100%,在合作企业歌尔近三年最终入职率平均88.76%,达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一)数控技术专业“三课融合”教学体系示例
1. 企业文化素质课程融入素质教育课程
针对企业对人才职业道德、产业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要求,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开发了由思想政治、身心素质、科学文化、创新创业等基本素质课程平台,使学生在校期间具备良好的素质教育。设计的贯穿数控技术专业学徒制学生教学过程中的企业综合性素质讲座类课程安排见表1。
2. 专业理论课融入企业基于工作过程的产品案例
专业理论课程校企相互融合的主要途径是校企合作共编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教材必須校内教师和企业工程师根据企业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结合学生所学课程进行编写。2019年,依托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由学院21名教师和歌尔股份有限公司20余名工程师共同编写《CNC加工技术》《切削原理与刀具》等12本校企合作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达到了专业理论课融入企业基于工程案例的教学效果。
3. 专业实践课与企业生产岗位相融合
针对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共同培养满足歌尔机械装调、模具装配、CNC加工具体岗位职业技能要求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按照项目导向原则,穿插开展实验、实训、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将行业企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纳入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歌尔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校企多方位合作的实践课程,并按学期进行课程的实施、考核及评价,达到专业实践课与企业生产岗位相融合。课程分为:A类-纯理论;B类-理论+实践课;C类-纯实践课。其中B类、C类课程按照实践教学的组织方式。具体见表2。
(二)数控技术专业“四岗递进”实践教学运行体系示例
结合双融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歌尔共同构建了“四岗递进”的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运行体系。学校与企业共同作为育人主体,学院主动承担一方重要主体责任,使企业消除了顾虑,放下包袱大胆投入到学徒制试点改革中。合作企业积极主动发挥另一方主体作用,选派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专家团队参与师资队伍建设,在企业积极构建“厂中校”,在学校按照企业标准,共建教学 “校中厂”。将企业真实产品转化为教学项目,保证了学生掌握的技术技能与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之间的一致性,真正实现双元育人。将学徒制培养实践教学过程分为“识岗、跟岗、轮岗、顶岗”四阶段,融入企业新技术、新标准,将生产与教学有机结合,如图2所示。四个阶段教学运行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识岗”阶段,即学校专业基本技能和企业文化认知实训。主要在校学习制图测绘技术、车工、钳工、电焊工等技能实训,以对岗位的基础认识为导向,在歌尔进行企业认知学习,包括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安全生产讲座、企业基本技能训练、员工关系管理、磨床操作实训等内容。这一阶段的任务分别在校内实训基地和歌尔生产车间完成,教学过程中根据岗位技能的特点,不断引入企业的典型案例,校内外实训指导老师共同完成教学。
第二阶段,“跟岗”阶段,即专业专项能力跟岗实践训练。主要进行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实训、产品三维造型、模具结构分析、注塑机操作实训、冲压机操作等跟岗实训。这一阶段由企业工程师授课,学校老师辅助教学,学习过程中,企业选派专职管理人员进行学徒管理,安排资深的师傅进行技能训练,学徒以企业实际的生产案例跟岗训练。
第三阶段,“轮岗”阶段,即专业综合技能学徒轮岗训练。学徒结合生产岗位轮流进行数控加工综合实训、数控故障诊断与维修、机床拆装实训、模具CAM技术、模具加工工艺、模具设备管理、机械手操作等实训。学生轮流在歌尔车间进行工艺工装设计、生产线管理等综合生产实习,企业按中级员工的培训要求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通过企业师傅、企业案例、企业设备,进行“真刀真枪”的轮岗训练,使学生达到上岗的基本要求。
第四阶段,“顶岗”阶段,即企业顶岗生产训练。学徒进行企业真实产品生产加工,按照顶岗训练标准进行过关考核。过关率作为师傅津贴发放的重要标准。建立定期检查、反馈整改等形式的顶岗训练质量监控机制,强化对企业带徒师傅的考核。师傅加强生产性实习指导,学生做好实习记录。学校指导老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制定顶岗生产工作计划,检查学生是否依据实习方案和大纲进行顶岗生产训练,全程记录学徒顶岗训练时的表现态度、工作状态、敬业精神和合作能力,使学生毕业前真正成长为准职业人。
四、企业育人文化建设和教学体系运行保障建议
(一)企业育人文化建设重在提升企业的参与度
营造融实践技能操作、企业文化熏陶、职业道德教育“三位一体”文化育人氛围,准职业人理念贯穿育人全过程。学院实践过程中将“明德尚学、强能善技”的校园文化与歌尔“We make it together.”核心企业文化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育人文化。实践教学基地(校中厂)以企业标准布置,引入行业标准、企业规范及岗位准则;打造独具特色的歌尔教室,在教室外走廊建立文化长廊,以宣传歌尔技术精英、优秀毕业生为主,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教学组织中重视文化育人,将企业文化写进一体化特色教材,开展“能工巧匠进校园”活动,进行企业价值观、产品质量观、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教育,工匠精神融入实践教学全过程。学生学习阶段即形成积极的职业心态,严谨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毕业即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
(二)需要校企共同建立现代学徒制教学体系运行保障体系
一是体制机制保障方面,由学院和歌尔共建现代学徒制机电类专业群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健全与学徒制相适应的《校企合作教学运行规范》《现代学徒制项目考核奖惩办法》等制度,实现了校企双元育人的制度保障。二是教学团队保障方面,按照《现代学徒制项目企业师傅聘任标准》等制度标准聘请歌尔企业技术骨干15人作为兼职师傅,共建了28人的课程教学团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并加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横纵向课题研发等工作,保障教学体系的顺利运行。三是实践教学基地保障方面,重在引企入校,实践过程中按照歌尔企业标准,校企共建数控加工、逆向工程等6个生产性实训室,满足了双元育人基本技能训练要求。顶岗阶段,在歌尔建成DMG、米克朗等精密数控加工实训基地,学生在生产环境下边生产边学习。
综上所述经验,机电类专业学徒制人才培养,可以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校企课程深度融合,学生完成“识岗、跟岗、轮岗、顶岗”阶段学习,实现教学与一线岗位需求的“零衔接”,学生毕业即成为企业需求的准职业人。
参考文献:
[1]蒋新革.新时代高职产教融合路径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20(1):123-127.
[2]杨海峰,黄陈,李艳艳,等.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时代特征与路径选择[J].高教学刊,2018(6):57-59.
[3]孙忠民,张明成.从契约理念视角探析现代学徒制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8(7):34-39.
[4]季荣华.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实践教学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1):149-153.
[5]张志平.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制度困境与纾解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8(4):12-18.
[6]陆晓云.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权益保障机制的构建[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8(1):20-24.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实施‘产教融合’的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运行模式创新研究”(ZZ15018)
作者简介:尚德波(1974-),男,汉族,山东青州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教学与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