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教学策略

2022-07-06马瑞荭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1期
关键词:中考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马瑞荭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是中考重点考查学科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应随着中考语文知识点考查发展趋势作出针对性改变,才能更好地适应中考,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考;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引言

语文复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通过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帮助学生唤醒大脑皮层中处于潜意识状态的知识记忆。

一、初中语文中考教学模式优化措施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推动学生思维发展

在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下,如今的中考语文非常注重对学生评价能力的考查,尤其是作品鉴赏类的题目,需要学生针对文章实际内容和形式,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作出自己的评价,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提出质疑,并提出自己质疑的依据,表明自己的观点。以“曹操”这一素材为例,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优秀的诗人,如《短歌行》《观沧海》便是典型的代表;有人认为他是优秀的军事家,如官渡之战、渭南之战的胜利。当然,还有人认为曹操是“奸雄”,如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由此,我们能够看到,同一素材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获得的结果也是不同。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辨阅读,围绕同一个素材,从多方面入手,展示其多面性,并作出客观阅读评价,完成写作素材整合,形成属于自己的素材库。当前的国际评估项目(PISA)也越来越重视对评价能力的考查。如PISA2018中,在阅读素养测评方面,“评价与反思”便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分析中考发展趋势,不难发现,评价能力的考查必将成为中考语文的一大重要考点。基于此,在实际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在提问方面,不能执着于标准答案,而应尽可能地体现问题的开放性,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有效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例如,在学习完《沁园春·长沙》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以“秋”为主题的诗词素材,如杜甫的《登高》、刘禹锡的《秋词》等,让学生了解同一个素材不同作者的不同呈现,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评价与反思能力。

(二)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实现语文教学创新

语言积累与运用是当下中考语文一项非常重要的考点,且本身有着较强的综合性。近年来,关于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考查,相关试题在数量、测试内容以及形式方面均出现一些变化。从试题数量来看,以浙江省、上海市等为代表的部分省市中,不再将碎片化语言知识作为考查内容,而是将其融入阅读理解、名著阅读等综合性知识载体进行考查。从整体来看,大部分省市的中考语文试卷已经逐渐降低对纯粹语言知识的测查,而是設置更多丰富的测试内容与测试形式,并将其置于一个特定的主题情境中,借助核心问题进行测试。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中考语文在语言知识积累与运用考查方面,更加偏向于对汉语言文字内在规律的认识与理解。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尝试以各种方式改进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手段,并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求变,提升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例如,在实际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记忆诗词内容,而是要在现有基础上做出新成效,实现新突破,如注重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个性化深度感悟等。布置课堂测试作业时,教师不能仅采用以往的“提出古诗词前半句,让学生默写后半句”的形式,这种作业测试形式开放度较低,无法有效评估学生的古诗文积累数量,以及对诗文内容的深度理解。教师可采用一种新的课堂测试形式,如为学生提供杜甫的《春夜喜雨》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两首诗,然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默写一首以描写春天景色为主题的诗词,并简单地阐述选择这首诗词的理由。从表面来看,该项课堂测试是在评估学生是否积累了主题为“春景”的古诗,但其本质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自主梳理与探究的能力,能否在不同语言材料之间建立联系,这种测试是对汉语言文字学习规律的回归。

二、初中语文复习教学策略

(一)升级前端学习

从“效率优先”到“三效合一”。复习课中,教师需要学生“唤醒”已有概念知识,然而不同学生对概念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相同。因此,“唤醒”这一动作十分依赖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复习课应以“学生问题”为导向,是“学生问题、学科问题和教师问题”三位一体的课堂,而非单纯解决学科问题的课堂。

从“学科学习”到“学会学习”。“导入”通常被视为一节课的前端学习。教师应升级前端学习,赋予“导入”以真正的学习功能,让学生从聚焦学科学习到关注学会学习。在“导入”环节的引导下,学生应主动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优化中段学习

问题系统化。当学生面对学习任务,能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后,教师就面临一个棘手难题——如何筛选问题并与学科教学实现有意义的连接。问题化学习提出,课堂的中段学习,应该从碎片化的问题解决走向序列化的问题解决,即让学生通过自主建构问题系统,并通过序列化问题的解决,实现知识的系统建构、学习的有效迁移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

系统图式化。从设计与实施角度,中段学习中的系统图式化,就是通过师生对问题解决路径进行持续追问,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过程。对于教师的追问,问题化学习提出可以从三个维度上进行设计:一是事实问题,即针对前端学习中学生可能存在的盲点,对学习任务本身进行追问;二是程序问题,即针对学生建构问题系统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追问;三是策略问题,即对学生关于问题解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追问。

结束语

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能力,将无序的语料变为有序的语文积累,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密切关注中考语文在知识点考查方面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做好教学模式创新,提升教学的针对性,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更加全面,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花爱琴.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解析[J].智力,2021,(28).

[2]李文军.中考背景下初中语文写作指导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3).

[3]陈齐龙.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探究[J].高考,2018,(25).

猜你喜欢

中考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