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教育促进幼儿的生命成长探索

2022-07-05张洁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生命成长自然教育幼儿教育

张洁

[摘 要] 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特的生命体。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幼儿阶段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面向幼儿采用自然教育的思路,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生命成长。结合“亲自然、乐探索、爱生命、尚创造、善生活”,自然教育的思路可以概括为:研究当下幼儿的成长特点与需要,开发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自然教育资源,创设相应的情境,从而让幼儿获得生命的成长。教师在运用自然教育的思路时,心里要怀有一种期待,在面对幼儿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

[关键词] 幼儿教育;自然教育;生命成长

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特的生命体。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幼儿阶段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尽管幼儿的认知基础是薄弱的,认知能力是欠缺的,但是如果从生命成长的角度来看,幼儿是在不断地接触、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中发展认知的。笔者认为,采用自然教育的思路,可以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这里所说的自然教育,就是顺着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用适合幼儿认知的资源来创设良好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幼儿可以体验到与生活密切相关又高于生活的多重元素,这些元素就如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一样,会对幼儿的生命成长起到奠基与推动作用。借助植物生长来理解幼儿的生命成长,实际上是运用了一个隐喻,自然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即使同一株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多种环境,因此会呈现出不同的生长样态。人其实也是如此,在幼儿阶段让幼儿的成长过程更加自然。

一、自然教育促进幼儿生命成长的理论建构

从当前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关于幼儿教育的理论是非常丰富的,应当说这些理论既凝聚了前人的智慧,又彰显了时代的特点。在看到这些理论具有先进性的同时,应当发现部分幼儿教育理论呈现出过于追求所谓的现代,而忽视了应有的本真。从整个幼儿教育理论发展的视角来看,幼儿教育理论应当是一方面继承已有的传统,另一方面结合实际进行适当的创新。可以说,自然教育就是这样一个概念。

自然教育所追求的当然是“自然”,前文也已经提到,这实际上是一个隐喻。自然原本是面向客观世界的,客观世界里有许多生命体。在现代视角下谈及“自然”的时候,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绿色,就是生态。很显然,当下幼儿的成长所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个生态环境,而且只有坚持自然教育的理念才能给幼儿提供这种生态环境。要知道,大自然是幼儿的“活课堂”,是幼儿生长的应有环境,在关注幼儿生长的时候,如果能够让幼儿在大自然中真正做到“深呼吸”(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比喻,深呼吸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对所能够吸纳的知识进行充分输入与吸收),就能够有效解放幼儿的天性。有研究者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追随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从而对幼儿教育有了新的思考,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教师应是幼儿‘生命的牧者”,强调要通过自然教育课程来培养“亲自然、乐探索、爱生命、尚创造、善生活”的儿童。很显然,这个观点的提出,实际上就是自然教育的一种体现,而且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自然教育的理念确实传承了幼儿教育的优秀传统,尤其是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理念;同时强调了“自然”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及体现方式,从而给具体的实践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自然教育实际上有两层意味:一是让幼儿的成长走向自然环境,二是让幼儿的成长节拍符合规律。笔者认为,自然教育贵在自然,自然的真正意味就在于教育要符合幼儿的成长规律,意味着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无限拔高自己的目标,不能用自己的想象去代替幼儿的成长实际。如同植物的生长一样,在自然界里自然地吸收阳光雨露,自然地汲取养分,那么它的生长就是自然的。幼儿的成长也是如此,教师所提供的情境与养分,一定要与幼儿的成长之间和谐、合拍,要让幼儿有恰到好处的吸收。即使教师要发挥促进作用、教育作用,那也应当是幼儿能够接受的、防止幼儿生长偏离正确方向的。除此之外,干预就要尽可能地少,这样幼儿的成长才真正自然,這样的教育才是自然教育。

二、自然教育促进幼儿生命成长的实践途径

在具体的幼儿教育实践中,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自然教育,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考虑到自然教育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也是一个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加以完善的概念,在探究实践途径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坚持课程的园本化。研究表明,幼儿园给幼儿提供的成长课程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决定了整个幼儿教育质量的好坏,而坚持课程的园本化是实现课程适宜性的关键和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实施自然教育的时候,既要坚持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也要倡导幼儿园课程适应儿童的生活世界和兴趣需要。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文提及的“亲自然、乐探索、爱生命、尚创造、善生活”理念,其实自然教育的思路也就明晰了:研究当下幼儿的成长特点与需要,开发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自然教育资源,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幼儿获得生命的成长。

例如,在开发幼儿园区域游戏的时候,通过研究发现,当下幼儿更多地亲近电子游戏,对传统的游戏有所淡化,而真正的幼儿生命成长,是发生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的。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研究幼儿的生活环境,从幼儿的衣食住行中寻找相应的课程资源,将幼儿在家里常用的物件变成游戏材料,然后在虚拟的游戏中体现出来。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认知的成长,获得智慧的提升。

也就是说,这种源于幼儿的生活又指向幼儿生命成长的游戏方式,其实就是自然教育的一种体现。幼儿接触到的是生活中的素材,获得的是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的发展,这就是自然教育的应有形态。

三、自然教育促进幼儿生命成长的教育思考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心中一定要树立让幼儿在自己的哺育下获得生命成长的理念。只有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建立在对生命的认识之上,在面对幼儿的时候才会有一份关爱,同时有一份敬畏。将这种关爱与敬畏体现到日常的教学中,就应当是一种回归。

这个回归是向自然的回归,也是向教育规律的回归,概括起来就是向自然教育规律的回归。这种回归的意义在于,幼儿可以在教师提供的自然环境中,让幼儿的成长与良好的自然环境完美地整合在一起,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呼吸、自然生长;教师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教育,享受幼儿成长的乐趣。对于教师而言,所需要建立的就是自然教育的理念,就是要让幼儿拥有一个符合他们需要的成长机制。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与考验。教师要走出经验的窠臼,要吸纳新的教育理念,尤其是要观照幼儿的实际,让自己的教育经验与幼儿的成长需要之间形成共振,这样才能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拥有为幼儿营造自然教育环境的本领。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既然要回归自然,那么在实施教育的时候,就不应当有太多的斧凿;既然要尊重教育规律,那么自然就不能做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幼儿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就如同植物的生长一样,不可能刚施了肥,马上就有明显的变化。因此面对幼儿,教师在运用自然教育的思路时,心里要怀有一种期待,在面对幼儿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教育是慢的艺术,只要有这样的心态,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自然教育就能够在日常的幼儿教育中真正落地。

参考文献

[1]周竞竞.创自然教育课程,做幼儿“生命的牧者”[J].人民教育,2021(Z1):90-92.

[2]马绍华.基于自然教育理念,构建园本特色课程[J].安徽教育科研,2019(10):13-14.

猜你喜欢

生命成长自然教育幼儿教育
关注生命成长 打造动态课堂
利用农村花木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特色教育活动
自然教育的内涵及其启示
试论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科学教育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用班级文化打造有灵魂的班级团队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