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三段三案三评”教学范式的应用
2022-07-05杨庆荣
杨庆荣
[摘 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从而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类范畴,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落伍,无法使初中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得到提升,因此,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基于此,文章对“三段三案三评”教学范式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建议。
[关键词] 三段三案三评;教学范式;初中生物
一、“三段三案三评”教学范式的内涵
教学范式是关于教学的基本界定或基本解释之一,其主要包括对教学活动的概括性解释,体现了某个时期或阶段教学的综合特征,不仅包含教学理论与研究方法,还包含教学模式、学习策略、教学评价等方式。
“三段”是指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教学阶段。
“三案”是指教学方案、导学方案和训练方案。学生依据教师的教学方案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导学方案,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再制定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课后训练方案。
“三评”是指课前评价、课堂评价和课后评价。学生评价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评价和课后评价,还应重视课前评价,将三个阶段的评价有机融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应用“三段三案三评”教学范式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主要作用为引导,而非长篇大论地说教,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正式进入课堂之前,通过课前阶段的导学方案明确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大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通过对学生上交的导学方案的课前评价,已經了解了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能够在课堂上更加有针对性地、高效地解决学生的困惑。不仅如此,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包括但不限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小组其他成员合作的能力等,并不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在上课时,教师与学生其实是一个整体。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这样一来一回,通过高效的沟通,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碰撞出更多的火花。针对不同学情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各个问题之间环环相扣,最终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与此同时,学生应当将全部精力投入课堂学习之中,学生的眼、耳、口、手等都要被调动起来,教师应当给予所有学生在课堂内外展现自我的机会。例如,对于一些实验类教学,教师在演示完后,可以开展分组讨论,让学生依次上讲台演示,并在演示结束后,让其他小组的学生对其进行点评,并丰富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方式,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评价机制的实效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二、运用“三段三案三评”教学范式开展生物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学生自主设计导学案
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自主设计个性化的导学案,这样的“私人定制”式导学方案,能有效实现分层预习。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以4~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共同制定适合团队的导学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等生与普通生的相互探讨、互相帮助,不仅能提升优等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改善普通生的学习态度。这样的方式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师自主设计训练方案
教师依据教学需求自主设计个性化的训练方案,针对不同的课型,训练方案也有所不同。训练方案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基础题,还要有拔高题,满足分层训练的需求。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是落实“双减”政策的有效途径。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当将重点知识及学生的易错点作为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导学案的依据,向学生提供事先编制好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还应当对实际教学环节加以调整,并在课后反思中呈现出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在自主思考的前提下,合作探究问题并各抒己见,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教学评价贯穿课前、课堂和课后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通常是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评价内容通常涉及教材的各种练习题及试卷、测验等。这种评价方式太过单一,严重阻碍了评价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借助现代化、网络化的教学技术,教师有机会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将依托导学方案的课前评价、依托当堂练习的课堂评价和依托训练方案的课后评价相结合,形成新的评价方案,并贯穿于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阶段,从而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过程丰富化的评价目标,这对于持续改进和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初中生物课堂运用“三段三案三评”教学范式的思考
虽然“三段三案三评”教学范式能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提供很大的帮助,但是并非所有学生都有能力自主设计导学方案。一个班级内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而教师针对某一堂课编制的教学方案却是固定的,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方案制定适合自己的导学方案,对于班级内的普通生来说,是存在不小难度的。因此,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分层教学方案,并为普通生提供更多的课前帮助。
学生在课前阶段完成导学方案后,教师应当及时对该内容进行评价。在正式进入课堂教学后,教师应当用几分钟时间向学生提问,从而获得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反馈,以此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导学方案。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与同桌交换导学方案,让学生互评,从而帮助学生巩固基础,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自信心。
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案进行精心设计。由于部分学生的知识点积累较少,且缺少整体意识,因此教师编制的教学方案应当把握初中生物的学科特点,以及生物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运用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将需要记忆的知识凸显出来,使学生了解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提升学习效率。
在课后阶段,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完成课后评价。然而,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教师的预设之间往往存在差距,因此教师要及时在课后阶段对训练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再发放给学生完成。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已经学习的内容,还可以让教学评价做到“游刃有余”,真正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红.有效教学的原则——布鲁纳《教育过程》解读[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6):108-111,143.
[2]李清.论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兼评“l0+35”课堂教学模式[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8(4):8-11.
[3]王建磊.“271”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以山东省昌乐二中为例[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