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纯文本课外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2022-07-05闵莉莉
闵莉莉
英语阅读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课外阅读作为课内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低龄段的课外阅读多以绘本故事的形式出现,即虚构类文本。绘本故事具有图文结合、趣味性强的特点,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图片也能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但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应该止步于虚构类文本,因为知识多源于非虚构类文本,通常为科普类文章。这些非虚构类文本往往都是以纯文本的形式出现,由于这类读物有着大量的生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较多困难,导致他们对这类文本缺乏阅读兴趣。本文就小学英语纯文本课外阅读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以期有效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
一、渲染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文本的阅读不仅仅是单一地对生词、语句的认读,阅读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例如,在阅读前的教学导入环节,可以采用情境导入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选择个人读和小组读相结合的阅读活动,开展多种任务型阅读活动,如图式思维阅读、拼图阅读等;在阅读后,再结合表演等多种形式,巩固并展示阅读成果。
1.情境创设,融入文本
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导入环节创设情境,为学生建立原有知识与新文本的联系,为文本教学作铺垫,也能更自然地将学生引入新文本的阅读中。同时,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产生思想的共鸣。“A message from the sea”是一篇类似新闻报道的文章,以漂流瓶的故事为背景,讲述了漂流瓶的三个作用:研究洋流、海上求救和结交朋友。漂流瓶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可创设情境,借用微信和QQ中的漂流瓶的功能引出话题“drift bottle”,教师提出三个问题:Do you know‘drift bottle What do you know about it What else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it 让学生展开思考,激發其对文本的阅读兴趣。
2.图式思维,内容梳理
非虚构类文本的阅读难度比绘本故事、对话类的阅读材料要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更高。引导学生快速梳理文本内容是优质、高效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图式思维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将思维导图这一直观形象的思考和表达方式引入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概括、分析和整理、复述能力,切实提高课堂实效。
3.拼图阅读,整合理解
拼图阅读是指根据拼图游戏的理念,将较长、较难的语篇分解成若干片段,并随机发给学生,学生先独立阅读小片段,推理分析之后再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读,按照逻辑顺序整合复原文本。这样的阅读活动不仅可以降低阅读难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之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在“A message from the sea”的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将这一则新闻中的几个段落分解成为拼图碎片,让学生先读所有碎片,找出文章主题“drift bottle”,再将学生分为小组,组内阅读相同的片段,围绕几个主要的疑问词解读文本,然后让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理解语段,在其他小组的汇报中也能学习其他片段,做出合理的猜测,在猜测与现实的碰撞中构建完成语篇,从而加深对语篇的理解。拼图阅读模式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模式,学生像玩拼图游戏一样整合、复原文本,在此活动中完成文本的阅读、分析和理解,其趣味性和挑战性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这种有讨论的、有探究的、有互补的合作学习方式能有效降低学习难度,优化教学,提高效率。
二、 丰富阅读技巧,提升阅读能力
关联阅读、略读和扫读是英语文本阅读的重要技巧。在阅读中优化组合各种阅读技巧,往往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1. 关联阅读,串成知识链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整合阅读材料,建立阅读框架,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建立新旧知识联系,形成有效的知识链,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例如,“Smart winter animals”一文教学中,教师课前播放纪录片《少儿动物世界》,从《少儿动物世界》过渡到雪地里的动物,引出冬季及过冬的动物们。从学生已知的生活经验出发,激起其已知的知识储备,有效引出文本中人们的过冬方式。让学生比较人和动物的过冬方式,并谈谈他们所熟悉的动物的过冬方式,进一步归纳总结出动物过冬的四种方式。学习的过程恰好可以弥补知识的盲区,促进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英语阅读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教师要善于联系现实生活,把生活中的内容和学习中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再借由情境的设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 快速阅读,了解梗概
略读主要是指有选择、有目的地快速阅读,而不是一字一句地细读。运用略读技巧,学生能够快速确定文章的主要观点。例如,要了解某一篇文本的主要内容,读者可以通过看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阅读文章中每段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来知晓。“Smart winter animals”一文中,教师在阅读前可以有选择地提出相关问题,即6个“W”:who、what、when、how、where、why。学生通过快速浏览文章第一段和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就能从中发现文本主要介绍了6种动物的不同过冬方式。学生掌握关于“6W”的略读技巧,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掌握所读文本的主要梗概,提高阅读效率。
3.仔细阅读,剖析文本
扫读又称“仔细阅读”,往往是在对文本大意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层次地剖析和理解文本内容。大部分学生没有关注细节的阅读习惯,缺失在阅读中把控信息的能力,忽略了对细节的思考。因此,学生应熟练掌握扫读阅读技巧,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主动关注文中容易忽视的细节。例如,在“Smart winter animals”文本中提到“Some butterflies fly to warm places for winter”。教师细心地关注到“some”这个词,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蝴蝶都会飞往温暖的地方冬眠,只有帝王蝶是这样的。教师可针对这一细节,适时地追问并进行拓展,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其良好的阅读态度。
三、课内外整合,提升思维品质
阅读的课内外整合教学,不仅可以丰富阅读材料,还有助于学生掌握更丰富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学生英语阅读不是单独割裂的板块,在阅读领域内可以综合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掌握技能和形成情感与价值观,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1.联系生活,深层解读
文本的阅读不应该是单纯形式上对短语句子的理解。有效的英语阅读应挖掘文本的深层意义,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积极思考,促进发散性思维。“Smart winter animals”这一文本教学中提到“Wild geese fly in groups. They fly a long way”。如果课堂中教师只是提问大雁的过冬方式和飞行的特点,相信很多学生都能快速从文中找到对应的信息,这种直接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学生易获得的,对文本的学习也仅仅是浅层次的。因此,教师应关注更深层次的提问,如“Why do they fly in groups ”学生能够回想生活中是否见过大雁的飞行方式,进而启发学生思考,它们由一只领头的大雁带领,这样可以保护群体的安全等。再如,红狐在冬天长出厚毛,而雪兔冬天会长出新的白毛,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到雪兔长白毛是因为毛的颜色和雪一样,可以保护他们安全。这时,教师应该更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对比红狐和雪兔,为什么红狐不需要像雪兔一样长白色毛呢?这种具有拓展性的追问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的奇妙之处,以及更深层次地思考大自然生存的规律。
2.品读文化,塑造品格
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传授知识与方法,更要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内涵,着眼于以人的终身发展为教学目标的情感教育。要发挥英语学科与其他文化碰撞的独一无二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文化差异,理解、包容、尊重其他國家的文化,不仅要教会学生“learn to learn”,更要教会学生“learn to do, learn to be”。
“A message for sea”这一文本主要通过三个片段介绍漂流瓶的三个功能,三段新闻的时间由远及近。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试着回到过去,感受历史文明变迁的过程,感悟文明与时代的发展,过去遇难求救可能是用漂流瓶呼救的,交朋友是用漂流瓶的。科技文明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变化,感悟文明发展带来的好处。再如,“My tooth fell out”这一文本介绍了不同国家对于掉下的乳牙的处理方式,表面是讲牙齿,实际上是在介绍几个国家关于掉牙的不同文化习俗。我们面对这样的文化差异,所要做的是理解、尊重和包容。教师应该挖掘这类情感以及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塑造良好的文化品格。
3.阅读演绎,别样理解
阅读教学不应该仅停留在对文本的理解和基础知识的获取上,可以通过一些阅读展示活动,如英语剧,对阅读成果进行展示,达到对教学内容进一步巩固、拓展和延伸的目的。英语剧包括角色扮演、短剧等形式,它是学生在理解文本故事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改编,形成富有戏剧性的剧本,再由学生进行演绎的一种阅读后的活动。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将所学运用到实际交际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学生在改编文本和演绎的过程中也能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再思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有利于促进同伴之间思维的碰撞,有效提升思维的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复杂的过程。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策略的指导是关键。教师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重视阅读策略的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他们的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实现阅读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闵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