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及治疗
2022-07-05孙洪广
孙洪广
(辽宁省朝阳县北四家子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朝阳 122613)
猪细小病毒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会导致猪生产性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又称猪繁殖障碍病。临床典型表现为怀孕母猪会出现流产、产死胎、畸形胎等情况。该病的传播速度较快、途径多、范围广,致死率也比较高。防控该病,养殖场应结合常见疾病的基本情况,制定防治计划,以提高猪存活率,保障育肥猪饲养效果。
1 病原分析
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外观呈圆形或六角形,无囊膜,单股DNA 型,对外界具有很强的抵抗力,能耐高温,加热到80℃5min 后可灭活。对脂溶剂如乙醚、氯仿等消毒剂有抵抗力,用紫外线或甲醛蒸气杀灭本病毒需要很长时间。本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感染力,可存在于感染猪的体内,随着分泌物、排泄物、分娩物、胎儿等污染环境,病毒活性能持续数年。
2 流行特点
在制定疾病防治计划之前,应当从季节性特征和易感染猪群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确定疾病的流行特点,找到疾病防治工作的侧重点。
2.1 流行季节该病在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春季和夏季发生率最高。同时,母猪的发情期也是容易感染猪细小病毒的时期。养殖场应结合季节性特点,提前拟定防治计划,以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要做好对高质量饲养团队的培养工作饲养人员在具备对猪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识别能力和疾病预防能力。
2.2 易感猪群该病最初会传染母猪,导致母猪流产。感染母猪胚胎的死亡率高达80%以上。即便产下仔猪,也会出现体弱多病、先天不足,甚至出现畸形。如果不及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在短期内,该疾病会迅速传播,导致猪舍内的所有猪都感染该病症,造成猪丧失繁殖能力的情况。这将会影响自繁自养工作的开展效果,制约养殖场的经济稳步发展情况。所以,养殖人员必须要提高对该疾病防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3 传播源在一些流行过本病的猪场,病猪、康复带毒猪,以及流产胎儿都是本病的传染源,特别是死胎、活胎以及母猪子宫内分泌物都含有非常高的病毒载量,活胎带毒至少9个月,即使后天接种免疫,也有可能终身带毒和排毒。受到感染的公猪,生殖器官及精液均含有病毒,一旦配种即可传染给母猪。被病猪污染后的场地、用具、饲料、饮水设备、污水、人和车辆等,都可带毒,成为传染源。
2.4 传播途径该疾病通常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以及交配感染,而且携带病毒的猪每日排泄的粪便中也会存在这种病毒,一旦混入污水排入水道,有可能被鼠类接触,进而四处传播。
进出屠宰场的运猪车辆、工作人员、引种、兽医及其携带的药箱,出现在流行疫区的犬猫等,都有可能带毒,四处传播。
如果不及时对环境进行清洁、灭鼠等工作,会引发大面积的感染,影响猪的繁殖能力,进而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需要及时研究防治该病的方法。但是,很多养殖场都没有落实好内部的饲养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环境清理工作不及时,清理不彻底等方面的情况。
3 临床症状
治疗疾病之前,要了解该病的临床症状,不同疾病都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也可能有相似的症状,有时通过病猪的精神状态和身体情况,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种类,然后制定应急诊疗方案。实际上,大部分猪都只是携带病毒,没有明显的病症表现。而母猪繁殖后代时,容易诱发该疾病。比如,出现母猪不发情、受孕率下降,怀孕后出现流产、难产等情况。
极个别仔猪顺利被产下后也会因为携带该病毒,而影响身体健康,表现为个体瘦小,体弱多病,生长缓慢,易出现免疫失败等情况。由于易感染该疾病的群体是怀孕的母猪,因此,一般当养殖场一段时间内出现母猪频繁流产的问题时,应考虑母猪是否感染了猪细小病毒病。该病高发于怀孕2个月左右的母猪,应提前拟定防治计划。
4 实验室诊断
能造成母猪流产、产死胎的原因有很多,在初步临床诊断后,应借助专业设备进行实验室确诊,明确病原体的种类及数量。
4.1 实验室解剖解剖病死猪,可根据内脏病变辅助判断疾病类型及严重程度。通常,病死猪的子宫病变严重,存在水肿、淤血等情况。而病死仔猪身体发黑,呈木乃伊化。另外,有血管套现象,即静脉中有血栓,血管周围间隙呈现细胞反应,这是典型的猪细小病毒病症状(详见图1 和图2)。
图1 死产胎儿体腔积液而膨大
图2 胎儿木乃伊化
4.2 病原分离鉴定取疑似该病死亡的胚胎在无菌环境下解剖,取脏器切片进行显微镜观察,并与专用试剂发生反应,根据反应结果,鉴定病原体是否为细小病毒。然后,可以分离病毒,方便后续展开病毒培育工作,及时判断出其适宜的繁殖环境温度、湿度及营养物质,结合这些特点,顺利展开疾病防治工作,提升防治效果。
4.3 实验室检测可采集病猪血液分离血清进行实验室检验,以提高诊断的准确度,避免误判影响效果防治。常用的验室检验方法有血疑和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琼脂扩散试验、免疫电泳ELISA 等进行选择,还要保证实验室各种专用设备配置齐全。
5 类症鉴别
猪细小病毒病主要能引起公母猪繁殖障碍、初产母猪流产,或不发情,久配不孕等症状。临床仅以此单纯、明显的症状进行确诊并不完全准确,能引起这些类似症状的疾病还有布鲁氏菌病、伪狂犬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等,需要查明病因,找出流产胎儿体内的病原,通过实验室检验,参考临床症状,结合病理变化,再做出最终诊断。
5.1 与布鲁氏菌病的鉴别该病病原是布鲁氏菌,属于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侵害公母猪的生殖器官,引起流产、不育等症。各品种、年龄的猪均易感,待母猪性成熟之际发病,多为初产母猪发生流产。若无并发感染,母猪一般流产后8~10d 自愈。公猪多以二侧的睾丸炎和附睾炎为常见。个别猪有后肢麻痹,出现关节炎或腱鞘炎。流产多为死胎,剖检内脏常有布鲁氏菌病结节,胎儿与胎盘明显出血。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一旦发现阳性病猪立即隔离,多不给予救治,直接淘汰并作无害化处理。
5.2 与伪狂犬病的鉴别该病病原是伪狂犬病病毒,14日龄前的哺乳仔猪病情最重,病死率可达100%。哺乳期仔猪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断奶后仔猪很少发病,但易受到野毒攻击出现口嚼白沫,流涎,犬坐或犬卧,耳朵一前一后。怀孕母猪症状一般,略有沉郁,咳嗽,发热,流产,但产出的死胎、弱胎大小差异不明显。
5.3 与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鉴别该病病原是日本脑炎病毒,属于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有明显的发病季节和典型症状。本病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发病较多,患病突然,主要症状是稽留热,预产期母猪腹部和乳房不见膨大,也不见泌乳。妊娠母猪前、中、后期均有可能早产或流产,胎儿多为死胎或木乃伊胎、水脑胎儿,胎儿与胎盘皮下水肿。即使产下活胎,则有震颤、搐搦、癫痫等神经症状。母猪流产后对继续繁殖无影响。公猪多为一侧睾丸肿大,有精神症状。育肥猪发热,嗜睡喜卧,粪干尿黄,后肢轻度麻痹,或肢关节肿胀疼痛,跛行。
6 防治方法
6.1 预 防
6.1.1 卫生管理 首先应建立健全的养殖场内部管理机制,做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按时清理猪的排泄物,做好猪舍通风消毒等工作,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定期给猪洗澡,检查身体健康情况,以阻断疾病传播。为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养殖场应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规范饲养人员的工作行为。关键要提高其专业饲养知识水平,提升其责任意识,端正工作态度。
6.1.2 注射疫苗 目前,相应的猪细小病毒各个国家都已经研发出了疫苗,需要及时根据猪的日龄大小及身体情况,进行疫苗注射工作。并记录注射时间、疫苗品种,对注射完疫苗的猪打上相应的标记。这是提高猪免疫力,降低疾病感染率的方法。此外,不同品种的猪要分类饲养,避免疾病交叉感染。在注射疫苗时,严禁为了节省成本而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材,包括针头、针管、消毒棉等等。与此同时,应确定疫苗的注射位置,通常在猪的颈后注射。要注意做好对猪头部的固定工作,避免其挣扎而导致注射位置偏移,严禁将药物注射在血管中。还要关注疫苗的使用日期和存放方式,避免疫苗失效而影响疾病防范效果。
猪细小病毒病常用疫苗有二种,一是弱毒活疫苗,特点是产生的抗体速度快、效价高,保护期长,用量少,成本低,但存在病毒重组及毒力返强的潜在威胁;二是灭活苗,这种灭活苗安全性好,但是产生抗体的速度慢,免疫效果不稳定,免疫期比较短,一般只有6个月,需要重复使用,费用较高。
后备公猪在6~7月龄注射2次,成年公猪每年注射一次,每次深部肌肉注射2mL。后备母猪可以在配种前2~4 周免疫注射2次,每次深部肌肉注射2mL,可避免因怀孕时期免疫力下降而感染此病的几率。经产母猪每年注射一次,每次深部肌肉注射2mL。
6.1.3 其他防范对策 该病的传播方式比较多,传播渠道广,且传播速度很快。养殖场应定期对猪进行健康检查,并结合易感染状况合理制定防范计划。重点应控制好猪舍的密度,并关注公猪的生殖器健康。避免在猪交配时,因为生殖器将疾病传播给母猪。此外,应对养殖场内进行封闭式管理,禁止外来车辆、人员进入养殖场,以切断疾病传染源。
6.2 治疗对怀孕的母猪应当展开养护管理工作,如果出现难产情况,要及时采取人工助产的方式,帮助母猪顺利分娩。同时,如果在临床检查中发现有病猪感染了猪细小病毒,则应当及时对病猪进行隔离。并对其所在的环境进行消毒杀菌工作,对同一猪舍的其他猪进行集中观察,避免有猪携带病菌,传染其他猪舍的健康猪。另外,对已经产出的死胎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