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2022-07-05韦有芳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有效率护理人员

韦有芳

(山东省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临沂,276000)

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疾病,发病后患者行为出现异常,情绪变化较为明显,对患者的正常学习与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如治疗不及时,不仅病情恶化,也会使患者做出有悖于社会常理的事情[1]。同时,精神分裂症患者极易产生睡眠障碍,主要以入睡困难、噩梦惊厥、睡眠时间缩短等为主要症状,最终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其中,康复护理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为疾病的恢复奠定良好基础。本研究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山东省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病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5.36±5.93)岁。对照组中男2例,女23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45.26±5.78)岁。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1)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他辅助诊断显示满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患者家属知晓本研究且自愿加入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排除意识障碍、有精神疾病史者;2)排除基础资料不全者。

1.4 干预方法

1.4.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结合医嘱合理用药。

1.4.2 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 1)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患者病情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2个方面,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心理健康给予合理干预。面对精神分裂症的出现,患者思维和行为与正常人并不相同,不仅情绪变化明显,长期则社交功能也会严重受阻,所以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2]。引导患者家属给予全程陪伴。此外,应加强情景模拟,通过锻炼简单的社交,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做到和蔼可亲,行为举止规范。2)行为干预:应加强健康宣教,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使患者家属给予患者高度的理解与关爱,为患者病情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3]。同时对于面向社会人群的宣教也是非常重要的,引导社会人群对精神分裂症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避免出现歧视心理,构建良好社会氛围。3)睡眠护理:对患者休息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将作息时间调整至最佳状态,在睡前可以适度服用安神药物,并利用泡脚等形式,加快患者血液循环,同时也引导患者适度运动,从而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同时护理人员也要确保病房床单整洁,定时通风。4)合理应用药物:如果患者出现躯体不适,应分析是否是药物的不良反应所造成的,在患者正常治疗的基础上,适当给予安眠药物,护理人员应详细讲解安眠药的作用机制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和家属的正确使用。

1.5 观察指标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比较2组患者生命质量,同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患者总数。

2 结果

2.1 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2.3 2组患者QLQ-C30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QLQ-C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QLQ-C30评分比较分)

2.4 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例(%)]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极易出现认知障碍以及日常行为怪异,对患者生活、学习的正常进行造成严重不良影响[4],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质量。此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障碍症状也较为严重,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康复护理可以给予患者心理、生理等全方位的干预,有效控制和预防患者出现负面情绪[5],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加快康复进程[6-7]。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负面情绪较大,所以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其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8],以免不良情绪的出现影响治疗与护理。此外,应合理安排患者休息时间,在患者睡前可以适当地服用助眠药物,

同时也要指导患者适度运动,病房应合理摆放绿色植物,及时开窗通风净化空气[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QLQ-C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生命质量,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综上所述,在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的临床护理方面,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有效率护理人员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