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淮地区杂交中籼新品种试验总结
2022-07-05徐学珍孙明
徐学珍,孙明
(1.凤台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 凤台 232100;2.凤台县农科教统筹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安徽 凤台 232100)
沿淮地区是安徽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优质、高抗、环保杂交稻生产面积逐年扩大,为筛选出适合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水稻品种,2015年在凤台县农业科技园区组织实施了本实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地选择
凤台县农业科技园区大王社区小刘庄,面积1120 m2,土壤肥力中上等,前茬小麦。
1.2 参试品种
品种提供是安徽省有苗头或即将审定的品种黄莉占、美香新占、黄华占、超大1号、广两优6308、荃香优512、豪两优996、皖两优1号、两优9919、Y两优6号、丰两优4号(CK)、两优3905、丰两优1号(矮)、丰两优香2号、丰两优6348、丰两优6248、丰两优香1号、两优6326、两优54303、台优3号。
2 方法
2.1 试验设计
以品种为单位,每个品种种植41.25 m2(小区长12 m、宽3.3 m)。不设重复,品种间留70 cm空沟,采用单行条栽,株距17 cm,行距30 cm,每个品种12行,每行75丛,合计900丛。
2.2 试验过程
2.2.1 育秧
选择水肥条件好、阳光充足的田块进行,采用水育秧,于5月10日播种。
2.2.2 小秧施肥及用药
小秧施肥,5月25日亩施46%尿素5 kg断奶肥,6月7日亩施15-15-15三元复合肥105 kg,46%尿素5 kg。小秧用药,6月1日亩施30 mL乐斯本家加10 g 25%吡虫啉防治稻飞虱、稻蓟马,6月10日亩施30 mL乐斯本家加10 g 25%吡虫啉防治稻飞虱、稻蓟马。
2.2.3 大田整田
根据秧龄适时进行整田。
2.3 水肥管理
2.3.1 水的管理
坚持节水灌溉、苗够晒田、干湿结合的原则。
水稻浅灌与湿润相结合,适时晾田,采用浅湿交替、浅湿干灵活调节的灌溉方式,使水田的养分状况多样化,这是一种促控结合、适时供水调氨的高效灌溉技术,可以起到增湿、壮根、防病、节水的作用。水稻的成长过程中灌溉分为3期进行,首先是水稻返青期,水稻返青成活后,分蘖始期浅灌,分蘖盛期间歇灌溉;其次是水稻进入分蘖末期进行落干晾田;再次是孕穗至抽穗开花期,在这一时期保持3~5 cm水层,期间湿度以湿为主,后期以干为主,到黄熟期停水[2]。
2.3.2 肥的管理
第一次施肥(6月9号)亩施46%尿素10 kg,15-15-15三元复合肥20 kg,结合耕田作中层肥一次施下;第二次施肥(6月24日)亩施46%尿素2.5 kg,15-15-15三元复合肥10 kg结合除草剂(苯.苄草胺)施分蘖肥;第三次施肥(8月5号)进入幼穗分化期,亩施15-15-15三元复合肥7.5 kg。
2.4 病虫害防治
根据县植保部门病虫情报,分别于7月23日亩施1.8%阿维菌素100 mL加100 mL毒斯蜱加35 g扑虱灵防治稻飞虱、稻蓟马、水稻二化螟;8月11日亩施30 mL稻腾加10 g 25%吡虫噻嗪酮防治稻飞虱、水稻二化螟;8月22日亩施30 mL稻腾加10 g 25%吡虫噻嗪酮防治稻飞虱、水稻二化螟。
2.5 试验收获时间
10月2日。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产量表现
水稻成熟时分区单产单收,各小区实收产量见表1。
由表1中可以看出,荃香优512产量最高达895.93 kg/亩,产量居第二位的是超大1号874.92 kg/亩,比荃香优512减少21.01 kg/亩,减2.35%;产量居第三位的是广两优6308为823.73 kg/亩,比荃香优512减少72.2 kg/亩,减8.06%,比超大1号减少51.19 kg/亩,减5.85%;产量最低的是台优3号730.51 kg/亩,比荃香优512减少165.42 g/亩,减18.46%。
表1 小区实收产量
3.2 生物学特征
最矮的是黄华占株高为107.9 cm,其次为美香新占109.8 cm,最高的是丰两优香1号为128.7 cm。亩有效穗最高的台优3号为22.64万穗,其次为丰两优香1号18.49万穗,最低的是两优9919为12.06万穗。穗总粒数和稳实粒数最高的是丰两优香1号,分别为266.3粒和226.6粒,其次为黄莉占,稳总粒数和穗实粒数分别为248.2粒和206.5粒。
3.3 抗病性比较
在本试验中,通过调查,这20个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强,无明显病株;对纹枯病的抗性也较好,无明显病株。
3.4 生育期观察
本试验地品种中,只有荃香优512和皖两优1号表现为青杆成熟。从全生育期看,两优3905最长,为148天,其次为Y两优6号147天,黄莉占、美香新占和黄华占生育期最短,为138天。从分蘖发生情况看,荃香优512和皖两优1号发生较早,也较快,6月25日左右开始分蘖,7月19日达到分蘖高峰期,分蘖发生最晚的是丰两优6248,6月29日开始分蘖,7月23日达分蘖高峰期,抽穗最早的是黄莉占、美香新占和黄华占,8月13日开始抽穗,最晚的是两优3905,成熟最早的是黄莉占、美香新占和黄华占,9月27日,最晚的是两优3905,10月7日。
4 总结
杂交中籼是现代培育的新型籼稻杂交水稻,被外国人誉为“东方魔稻”,1964年,袁隆平在中国首先开始了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的研究。1973年,世界上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终于在我国培育成功。其是由两个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水稻品种,一个作为母本,一个作为父本,经有性杂交之后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杂合体。杂交中籼的第一代,在生产优势、适应性与经济性等方面胜过母本以及父本,这一现象称为杂种优势[3]。杂交中籼根系发达,分蘖性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优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亩产超千斤[4]。本试验表明荃香优512、超大1号、Y两优6号、丰两优6248表现良好,生育期适中,抗病性较强,产量较高,达779.32~895.93kg/667 m2,适合在凤台县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