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研究
2022-07-05李文平
李文平
(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四地质大队,河北 承德 067000)
本文研究的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首个草地类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保护区内经过多年开采,原始地貌破坏严重,大量植被被破坏,矿渣乱堆乱放现象突出。为有效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止植被退化、土地沙化等问题出现,现以保护区的试验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地质环境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1 地质环境现状及地质环境问题
据实地调查,试验区内共14个治理区需要治理恢复,治理区总面积5.68 km2,地表损毁总面积1.12 km2。现场勘测发现,治理区内原有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地表植被已遭到严重破坏,影响了该区的视觉景观;粉尘污染、水土流失问题对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产生严重影响;治理区内部分边坡又高又陡,形成了危岩体,存在碎石滑落、崩塌、滑坡等地灾隐患[1],威胁着附近农牧民、牲畜等的生命安全。
(1)地貌景观、土地资源及地表植被破坏。据调查,露天矿山开采以前,治理区域地表植被主要为草场。矿山开挖以后,治理区内形成掌子面、采矿平台、渣堆、堆料及浮渣浮石,整个治理区的掌子面基岩裸露,坡面陡峭,几乎没有植被覆盖,破坏了原生的地形地貌。治理区内部与周围地形景观差距较大,整体地貌景观极不协调(图1)。
图1 露天采场
(2)粉尘污染、水土流失。治理区内掌子面、采矿平台内的浮渣及渣堆结构松散,主要为碎石、碎屑,遇到大风天气,其颗粒直径较小的碎石土随风形成沙尘天,使空气质量降低;在雨水冲刷、面流、沟流作用下,容易被冲蚀,造成水土流失。治理区内的地形地貌、原有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治理区内的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环境恶化。
(3)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矿山开采降低矿区水资源的补给量。在降水量大的时节,降水随着采石场内、矿坑等的裂隙(地表塌陷、裂缝等)进入地下,转化为地下水,导致降水的入渗量加大[2-3],降低地表径流向矿区外的排准量。同时,矿山开采减小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开采区排水造成地下水位降低,水资源的补给量加大;地表径流沿着采石场、矿坑等的裂隙流走,出现河流水流量降低的现象,严重时导致断流。
(4)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治理区内采用地下开采的矿井,矿体采出后,造成采空区上方岩层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离层乃至冒落形成地面塌陷坑(图2)。采空塌陷干扰和破坏了保护区生态环境中生物生存依赖的地形地貌、土质养分等,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生态系统瓦解,对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图2 采空区塌陷坑
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
自然保护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原则是因地制宜,任务是消除地灾隐患,减少粉尘污染,恢复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达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治理的目标是露天采场、废石(渣)堆、残山、地下采空区及塌陷坑等。治理工程设计本着安全、经济、综合治理、长效的原则,采取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主要采取表土剥离、残山和废弃渣堆清除、回填(垫坡)、平整及整形、覆土、撒播草籽、地下采空区回填等措施。以治理一区、治理二区为例。
2.1 治理一区
治理一区为采石场及周边采坑,包括露天采场5个、废弃渣堆13个,各采场之间距离较近。根据区内采场、废弃渣堆现状及地形特点,考虑将各采场联合治理。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废弃渣堆清运回填和垫坡、平整整形、覆土、撒播草籽。
(1)渣堆清运回填。将废弃渣堆就近回填至所需治理的边坡坡脚,垫坡角为30°,垫坡时实行分层作业。
(2)平整、整形。对该治理区内的破坏区域进行全面平整、整形,对高度较低边坡进行修坡,使其与周围地形相协调。治理一区破坏面积为154 299.68 m2,需平整整形面积为154 299.68 m2,按0.2 m厚土石方平整计算,治理区平整整形推运量为30 859.94 m3。
(3)覆土。对治理区破坏区域及削坡区域进行覆土,覆土厚度0.2 m,覆土面积316 035.40 m2,覆土工程量63 207.08 m3,由取土点取土,运距0.5~1.0 km。
(4)撒播草籽。为达到治理区与周边地貌相协调的景观效果,对覆土区进行植草,撒播草籽,植草面积316 035.40 m2。
2.2 治理二区
治理二区共3个亚区,包括竖井、塌陷坑、渣堆及地下采空区。以K1亚区为例,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废弃渣堆清运回填至竖井、塌陷坑回填、地下采空区充填、覆土、撒播草籽。
(1)竖井回填封堵。K1亚区共2口竖井,井口截面均为2 m × 3 m的矩形,深300 m,容积1 800 m3。将渣堆部分方量回填至井筒,共需回填废弃渣堆3 540 m3,距离井口5 m时,采用C20预制混凝土进行封堵。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水泥,一般使用标号为42.5的硅酸盐水泥。回填2口竖井共需C20混凝土60 m3。
(2)塌陷坑回填。K1亚区共2个塌陷坑,在剖面上均呈锥形。塌陷坑T1长约17 m,宽约12 m,深约4 m,体积约272 m3;塌陷坑T2长约35 m,宽约24 m,深约20 m,体积约5 600 m3。将渣堆部分方量回填至塌陷坑,共需回填废弃渣堆5 872 m3。
(3)采空区充填。采用全尾砂胶结充填,胶凝材料采用标号为42.5的硅酸盐水泥。单次充填厚度为1.5~2.0 m,在滤水结束后进行下一次充填,如此循环。由于每次充填高度为1.5~2.0 m,取1.8 m,若矿体平均厚度大于2 m,按实际厚度计算;若矿体平均厚度小于2 m,按2 m计算,采场长54 m,则一次充填量为194.4 m3,为滤水后成稳定状态的充填体体积,折合为充填料浆体积为213.84 m3。单次尾砂消耗量247 t,折合145.29 m3。K1亚区地下采空区体积为64 143.00 m3,完全充填需尾砂48 272.23 m3。单次充填水泥需要15.44 t,完全充填需水泥5 092.29 t。
(4)拆除临时建筑。经统计治理区内临时建筑面积为2 955.15 m2。
(5)渣堆回填。将渣堆回填至采空区,回填方量130 979.85 m3。
(6)覆土。对治理区破坏区域进行覆土,覆土厚度0.2 m,覆土面积73 901.00 m2,覆土工程量14 780.20 m3。土方全部由取土点取土,运距0.5~1.0 km。
(7)撒播草籽。对覆土后的治理区植草,共需植草面积73 901.00 m2。
3 预期效益
通过对保护区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体系,保护治理区内水土资源,尽可能还原治理区内的地形地貌景观,加大废弃土地的利用率,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环境效益方面。①地形地貌上,恢复原有地质地貌或达到与现状地形地貌相协调的景观;②生态系统上,通过恢复治理措施,恢复自然保护区内的草地,提高植被覆盖率,恢复与当地相适应的植被系统,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环境破坏处于长期状态时,会导致数以千计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物种的灭绝,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③水土保持上,采石场、矿山等的开挖导致土壤被剥蚀,通过恢复治理手段恢复治理区内土壤状况。土壤资源丰富有利于草地的生长,可以抵御风雨的长期剥蚀,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或消除土地沙漠化、土壤贫瘠化等问题。
(2)社会效益方面。通过对治理区进行恢复治理,修复破坏的草地,还自然以生机,还生态以持续,还人类以舒适;消除治理区内二次塌陷、崩塌、滑坡等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灾隐患,有效预防地质灾害,消除当地居民不安情绪,稳定人心,达到社会安定、促进社会稳定及和谐发展的目的,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3)经济效益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治理区的恢复从长远来看可以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首先,可以提高土壤覆盖量,增加草地、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促进畜牧业、农业的发展;其次,恢复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