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煤田湾田勘查区龙潭组下部可采煤层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2022-07-05安鹏,杨维
安 鹏, 杨 维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地质勘察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8)
0 引言
晚二叠世是贵州的主要成煤期,以龙潭组、宣威组及吴家坪组为代表。勘查区位于盘县富煤区,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含可采煤层5~27层,一般9~20层;可采系数3.6%~7.6%,一般5%~7%。根据作用营力以及沉积类型,贵州晚二叠世含煤地层主要为河流、三角洲、潮坪—潟湖及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即代表了陆相、海陆交互相、海相沉积环境。在水城、盘县一带具体又主要表现为海陆交互相的滨岸潟湖潮坪—上三角洲平原组合。在三角洲平原向海一侧,河流作用逐渐减弱,而潮汐作用则逐渐增强,分流河道逐渐被潮汐水道代替,即逐渐过渡为潮控的下三角洲平原,贵州晚二叠世含煤岩系主要发育此沉积类型,有分流潮汐水道、分流间湾、泥炭沼泽等。潮控下三角洲平原沉积特征垂向序列见图1[1]。潮坪是指平均高潮线与平均低潮线之间的平坦地区,是潮汐沉积环境的主要部分。沉积物主要为细粒岩屑砂岩、钙质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等,砂岩一般分选磨圆较好,发育潮汐层理—脉状层理、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及典型的砂泥薄互层层理,也可见水平层理和沙纹层理。产动物化石碎屑,以及痕迹化石。其沉积特征反映了水动力条件为中等到较强[1]。
1 地质概况
六盘水煤田湾田勘查区位于六盘水市盘县淤泥乡。勘查区位于土城向斜北东翼东段,总体为—向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10°~30°,平均20°左右,勘查区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勘查区内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地层平均厚度约为425.42 m,含可采煤层18层(编号为1、3、6-1、6-3、10、12、15-1、16、17、18、22、23、25、26、27-1、29-1、29-2、32),煤类主要为焦煤和瘦煤,含硫量为低—中高硫。本次探讨龙潭组下部煤层即:26、27-1、29-1、29-2、32号煤层沉积环境[2]。
2 煤岩层对比
根据勘查资料,勘查区龙潭组下部含可采煤层5层,编号为26、27-1、29-1、29-2、32号;含标志层3层,即B3、B4、B5,其中B3为细砂岩,局部为粉砂岩,B4为泥质灰岩或灰岩(位于29-2和32号煤层中部),B5为上二叠统峨眉山组(P3β)凝灰岩或玄武岩(位于32号煤层底部)。根据岩性、岩相、物性及生物化石、煤层与煤层及标志层间距等特征,结合煤质、测井成果,勘查区煤层对比可靠,见图2。在可采煤层及标志层之间岩层为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等。
图2 湾田勘查区龙潭组下部煤岩层对比图
3 可采煤层特征
根据勘查区钻孔资料统计,龙潭组下部可采煤层总平均厚度10 m,总可采煤层含煤系数8.18%。全区可采煤层4层,大部可采煤层1层。可采煤层特征情况详见表1。
表1 可采煤层特征情况
4 沉积环境分析
4.1 细砂岩
在勘查区分布最广,沉积厚度最大。具细粒砂状或粉砂状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发育脉状层理或平行层理,成分主要为岩屑、长石,一般钙质胶结,分选磨圆较好,代表水动力条件较强。为潮控下三角洲平原相分流潮汐水道沉积,主要受控于潮汐作用。采样见图3。
图3 26号煤底细砂岩
4.2 泥质粉砂岩、泥岩
主要分布于可采煤层顶底板附近,具泥质粉砂状或泥质结构,水平层理或缓波状层理,靠近煤层位置多含碳质,质地较软,多产植物根茎化石。为潮控下三角洲平原相分流潮坪及沼泽沉积。采样见图4、图5、图6。
图4 27-1号煤底粉砂岩、泥岩
图5 29号煤顶底板泥质粉砂岩、泥岩
图6 32号煤岩顶底板泥质粉砂岩
4.3 灰岩、泥质灰岩
分布范围局限,具隐晶质结构,含泥质,质地坚硬,发育方解石条脉。多为夹层产出,厚度不大。一般分布较稳定,可以作为煤层对比标志。为潮控下三角洲平原相潮坪沉积。采样见图7。
图7 泥质灰岩
4.4 煤层
黑色、块状或碎块状,煤层结构主要为中—细条带状,少量宽条带状和线理状;金属光泽为主,少量似金属光泽、金刚光泽;断口主要为参差状、平坦状,少量贝壳状、阶梯状;内生裂隙较发育,偶见少量外生裂隙,充填薄膜状、网格状、脉状方解石,含较多结核状、透镜状、浸染状、星散状、团块状黄铁矿。宏观煤岩类型:多以亮煤、暗煤为主,夹少量镜煤和丝炭透镜体。采样见图8。
图8 27号煤
为泥炭沼泽沉积,多发育于潮间上部到潮上地带,为由潮坪发育而成的成煤环境,其形成的煤层厚度较稳定,分布较广。剖面上一般出现于前述潮坪序列的上部。
5 结论
六盘水煤田湾田勘查区含煤地层龙潭组下部含可采煤层5层(26、27-1、29-1、29-2、32号),煤层对比可靠。岩性组合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煤层夹灰岩,综合分析认为该区龙潭组下部表现为三角洲—潮坪沉积体系,潮控下三角洲平原相沉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