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商业银行如何布局
2022-07-05任红九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文/任红 九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不仅是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在金融业中占有主体地位。全球低碳绿色转型的必然趋势也会给银行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新的场景和要求。如何顺应全球低碳绿色转型的必然趋势,肩负起支持“双碳”目标实现的使命,既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也是商业银行重塑银行业务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双碳”目标下商业银行的机遇
机遇一:存在巨大的资金需求缺口。
实现“双碳”目标将推动经济变革。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的数据显示: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到2060年我国新增战略投资需求规模约150万亿—300万亿元,这意味着未来我国每年将在“双碳”领域平均投资3.75万亿—7.5万亿元人民币,而政府财政支持比例仅为10%左右,因此必定需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挥资金融通和资源配置作用,这为商业银行催生了全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广阔的发展机遇。
机遇二:资金供给能力进一步加强。
2021年11月,央行创设了碳减排支持工具,指定贷款投向央行规定的节能减排三大领域23个子领域,且该工具资金成本低于同期政策性金融债券利率及支农再贷款利率,有利于银行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央行已将绿色债券和绿色贷款纳入央行贷款便利的合格抵押品范围,并将不断丰富碳减排支持工具,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未来,还有可能在保持银行总体资产风险权重不变的前提下,降低绿色资产风险权重,增加高碳资产风险权重。
同时,随着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强制性要求、绿色项目激励机制、环境污染防治法律的逐渐完善,环境权益也将进一步物权化,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用能权等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等金融服务将获得广阔拓展空间。这些措施都不同程度提高了银行业的资金供给能力。
“双碳”目标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首先,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面临挑战。
绿色信贷目前还是我国绿色金融的主要产品,而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信托、绿色股票等直接融资占比少,达不到实现“双碳”目标的要求。碳期货、碳期权、碳远期等衍生品市场尚未启动,碳市场规范统一的定价机制尚不够完善。同时,银行推出的绿色信贷产品品种单一、同质化严重。在融资服务模式上,定制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少,绿色产业优化升级方面仅对单一项目、单一产业的转型进行支持,无法契合绿色金融转型过程中全面多样的综合性融资需求。同时,绿色金融产品主要面向企业及大型机构,而多数绿色企业往往处于经营初期,财务实力弱、固定资产少、担保能力差,能够获得的绿色金融产品较少,甚至难以达到银行传统授信门槛。
其次,气候相关风险防范不健全。
在全球“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气候相关风险已跻身为主要的金融风险之一。气候相关风险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银行大量金融资产搁置,从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双碳”目标要求下的减排降碳目标,使得“两高一耗”行业产能扩张力度受到越来越强有力的碳排放限制,或将低负荷运行,或将购买碳配额,或将技术改造降低碳排放,使得控排企业经营成本上涨,利润收窄,再融资困难,从而影响其偿债能力,造成银行不良贷款。
一方面,国内大多数银行对气候相关风险的认识程度不够,普遍缺乏对环境和气候因素引发金融风险的预判能力,缺少相关的风险防范机制。目前,我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型银行尝试开展情景分析和环境压力测试,大部分银行尚不能全面识别和量化相关风险;另一方面,环境信息披露刚起步,银行对环境风险评估尚不成熟,尤其是碳排放、碳足迹的核查与验证等仍处于起步阶段,缺少针对碳相关指标的大范围强制披露的实施方法,较难准确评估和覆盖环境风险。
商业银行如何支持“双碳”目标
首先要提升低碳发展的战略地位。商业银行应树立科学的绿色金融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要在顶层设计和配套措施两方面发力:在顶层设计方面,要结合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将“低碳发展”纳入长期战略规划,明确“双碳”发展目标及定位,持续完善组织架构,提升“双碳”战略引领能力;在配套措施方面,通过制度建设、流程优化、金融科技创新、倾斜授信资源、绿色领域专业人才引进、双碳政策行业研究能力提升等全方位、多角度协同发力,为绿色低碳业务发展奠定基础,从而推进绿色低碳业务发展行稳致远。
其次要拓宽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既要进一步深挖现有的绿色金融产品的应用潜力,又要持续提升新兴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比如,在现有绿色信贷领域,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扩大绿色企业和项目的抵质押品范围,基于抵押产品开发相关领域的绿色信贷产品,探索和挖掘碳金融服务的发展空间。再比如,在碳金融领域逐步拓展碳资产的金融属性及交易标的,创新碳金融相关产品工具,推动经济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此外,还要提升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能力。商业银行要探索开展全生命周期气候环境风险的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充分评估资产配置的气候风险以及对业务的影响。气候相关风险的量化评估是开展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其复杂程度远高于传统金融风险。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适用于评估情况特殊、难度大或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是评估气候与环境风险的重要工具。例如,引入ESG投资理念,建立环境和气候转型风险量化评估体系,评估投资的降碳、减碳效果及可持续性。
同时也要推进自身碳转型目标实现。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营造“崇尚节约、低碳环保”氛围,提高全体员工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的自觉性,减少自身运营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一是推进绿色办公制度。持续推动落实节水节电、节约用纸用油、节约粮食等,实现节能降耗、降本增效。二是固定资产低碳管理。构建绿色采购体系,保障绿色运维设备供应。提升办公设备使用效率,参考绿色建筑标准新建、装修办公楼。三是加快数字化业务转型。利用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网银体验机、自助发卡机等延伸金融服务触角,推广纸质单据电子化,依托科技力量赋能“指尖”金融服务。四是加强低碳环保理念教育。倡导员工绿色出行、参与植树造林等环保公益活动,将绿色低碳理念根植文化脊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