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红展览”的审美价值研究

2022-07-05侯珂

美与时代·上 2022年5期
关键词:美育

摘  要:学界对“网红打卡”式艺术展览的审美价值一直存在争议。只有解读观众打卡网红展览时的情感需求,才能理解网红式展览对大众审美的影响。“网红展览”的审美价值研究从网红展览自身出发,分析观众的观展行为和心理,揭示网红展览对于观众审美活动的影响。网红展览具有双重的文化属性,既有因过度商业化和内容缺失而表现出的浮躁消极面,也有培养大众审美趣味、参与艺术审美活动的积极价值面。网红展览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养成观众批判性审美意识、培养审美感知力与情感力、强化审美图示的教育作用、形成积极的审美情绪。

关键词:网红展览;审美提升;美育;审美图示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微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与文化教育的不断普及,人们对于提升自身品味以及表现自我审美价值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在众多社会文化活动之中,艺术展览的流行现象令人瞩目,“网红打卡”式的艺术展览成为了年轻人的时尚生活方式。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与艺术展览相关的打卡内容在互联网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由此也可以看出,文化艺术生活在年轻人休闲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学界对于网红展览的争议一直存在,有学者认为网红展览是过度迎合消费者喜好、哗众取宠、徒有其表的展览形式。但随着文化艺术消费的发展和大众对网红展关注度的提升,也不可一味否定这种展览形式。在争议声中成长,网红展览是否真的毫无美育价值而言?对于观众而言,是否能够帮助他们提升审美,培养属于自己的审美观?本文通过分析网红展览出现的社会背景、受众心理因素、对社会的利弊等,从大众美育的角度出发,分析网红展览带来的影响,研究网红展览对提升大众审美的价值。

一、“网红展览”出现的社会背景及发展现状

(一)网红展览的界定与分类

网红展览指在网络上短时间内成为流行的、以吸引非艺术行业的网民为目的的艺术展览。网红展览直接强调了大众与艺术消费的关系,而不是以艺术价值为直接目的。“网红展览”注重沉浸式体验,是社交媒体时代的产物,始于一些喜欢追逐新鲜事物的“Z世代”青年。他们将观展体验和观展照片分享至微信朋友圈、微博、豆瓣等社交媒体,经由社交媒体的病毒式传播和用户相互之间的模仿行为而成为流行,并造成艺术展览现场排起长队的盛况。

在网络上引起热潮的网红展,从内容上区分主要有以下几类:沉浸式交互艺术展,如TeamLab、雨屋展;原创IP展览,如line friends动漫展;艺术家个人展,如梵高星空展、草间弥生主题展;商业性展览,如“失恋博物馆”主题展。网红展览的场地分为传统艺术空间和商业空间,前者多为博物馆、美术馆、创意园区或艺术院校,后者则是人流量大的广场和商场等。

(二)网红展览出现的社会背景

21世纪以来,我国已经从工业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发展中。文化艺术消费作为新时代出现的消费类型,在一线、二线城市成为了人们日常消费的一部分,而且这个比例也在逐年上升。艺术展览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艺术的熏陶,走进艺术场所也能够给人们带来身份价值上的认同感。因此艺术展览的流行以及“打卡”现象出现在了各个社交媒体平台上,被人们称为“网红展览”。

随着文化教育的普及,大众对自身的提升已经不局限于物质层,提升审美已然成为多数人的目标。蔡元培认为,“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参入其中”[1]。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人的感情,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由此可见审美提升的重要性。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之下,网红展览的出现恰好迎合了大众的社交需求以及提升自我的需求,网红展览收获不少喜爱,发展的势头也愈演愈烈。

(三)网红展览的特征

网红展览与传统艺术展相比,其内容的艺术性不足成为最大的争议点。就目的而言,网红展览过度迎合观众喜好,是以吸引人流为核心而打造的装置空间,场景十分具有创意性与趣味性,适合拍照;而传统艺术展则是为了表达艺术家、艺术作品所传递的思想。就形式而言,网红展览以沉浸式、交互式体验为主,引导观众参与到展览中;传统艺术展则倡导观众用思考的方式细细品味艺术。就观展者而言,网红展览受众面更广,其直接目的是社交性,观众为了拍摄精美的照片发送到社交平台;而传统艺术展的观众大多是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的人群,受众面较窄且门槛较高。综合来说,网红展览有着艺术性不足、形式夸张、适合拍照、商业化、沉浸式体验、受众面广等特点。

二、当代青年“打卡”网红展览的

心理因素及动机分析

(一)城市生活压力下的自我解放

参与网红打卡艺术展览的人群多数为生活在一线城市的白领、学生等社会生活、学习生活压力较大的人群。他们在城市化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难以从自我的工作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与愉悦感。因此空闲时间的休闲娱乐成为了满足他们精神需求的唯一源泉。通过感受艺术带来审美上的愉悦感,弥补了城市化带给人情感上的压抑,产生日常得不到的审美体验与情感共鸣,得到精神上的放松。

(二)追求认同感的品味焦虑

经过观察社交网络上的打卡内容,其发布者多为受到过良好教育的、从事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形成了稳定的三观或审美品味的社會群体。这类人群往往拥有较多的文化知识,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是仍需要面对生活的压力,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阶段。在这种网红打卡的行为背后体现出的是新时代青年在面对现实生活压力以及“内卷”带来的对于自我身份的焦虑。他们急于证明自我,通过这种打卡行为展现品味,倾向于追求受到他人的认可,因此他们会选择“跟风”模仿网络上受到追捧的行为事物,而网红打卡展览就是其中之一。7FCA4B55-7592-4EF3-B3F2-79BF872C8189

(三)彰显“高级化”的自身审美

与目前在年轻人当中流行的电视剧、电影、综艺、追星等范围更广、门槛更低的文化娱乐活动相比,热爱艺术展览是一个相对小众化、高级化的爱好。因此,许多年轻人认为看艺术展览比看电影等其他活动更加有品位,更加能够彰显自我的审美品味,产生一种审美上的“高级感”。但是网红打卡式的展览仍与传统艺术展览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些网红展览自身的品味并不算突出。有艺术爱好者认为网红展缺乏独立的审美判断,由此形成了一条“审美鄙视链”。从这种现象中也可以看出当代青年对于自身审美品味的差异化、小众化的追求。

三、网红展览的审美价值

(一)培养观众的批判性审美思维

与传统展览不同,观众在参观网红展览时是带有目的性与选择性的。观众选择自己欣赏的艺术装置进行拍照,无法欣赏的作品则会报以批判性的目光去审视,而不是轻率地认为展览当中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具有艺术价值。在参观传统型展览的过程中,普通观众出于对艺术知识的匮乏,或许会盲目地对展览当中的艺术作品产生崇拜、难以理解、高不可攀的心理。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观众无法对展览中的艺术作品做出客观性的评价。反而在参观网红展览这类“参差不齐”的艺术装置时,观众报以娱乐性的目的,在自然且放松的状态下活跃地做出审美思维活动的选择。席勒谈到“美育”时说:“从感觉的被动状态到思想和意志的主动状态这一转变过程,只有通过审美自由这个中间状态才能实现。”当观众进行了大量审美思维的批判性活动后,敢于表达自我的审美观点,从审美活动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审美观点的主动输出者。由此可见,用批判性思维去审视艺术作品是提升大众审美的必要路径。

(二)审美感知力与情感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分为审美感觉力、审美知觉力、审美记忆力、审美想象力、审美感情力、审美理解力和审美创造力。时下热门的展览中,以沉浸式体验为主的展览最为热门,体验式经验成为了大众审美最主要的审美需求。在体验式展览中,观众只需要投入感性、感觉即可获得审美快感、从而获得审美情感。展览中存在的客观事物符合观众的审美价值取向,从而产生了积极的态度体验。

审美感知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发展感官的敏锐性,即在与丰富、生动的感觉世界保持密切接触的过程中解放和提升感受力。网红展览最突出的特点为快速性、当下性和时效性,在展览中可以见到最潮流、最前沿的数字艺术装置,为观众提供了数量庞大、种类丰富的审美客体,观众可以从中自由地汲取审美的感知经验。无论审美客体对于观众而言是否符合其审美情感,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审美感觉转化为审美知觉,观众受到了来自审美客体信息的反复感觉刺激,从而加强了脑部对于审美情感的认知。这样深度且大量的训练是二维艺术难以实现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看艺术展览、博物馆、美术馆、书籍都是这种量变的方式,而长时间的阅历和体验最终会内化成自己的审美,引起质变。

(三)审美图示的教育强化

冈布里奇所提出的审美图示理论认为:“没有一些起点。没有一些初始的预成图示,我们就永远不能把握不断变动的经验,没有范型便不能整理我们的印象。”[2]简而言之,审美图示即是人的审美心理范式,它来自于先天的遗传因素与后天的教育文化,并受社会历史等环境成分的约束。审美图示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审美记忆,人的审美记忆大致可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词-逻辑记忆等几类”[3]。相比于形象记忆和词-逻辑记忆而言,情绪记忆与运动记忆的形式会更敏感。尤其是在实体展览这种审美客体整合多样、交互沉浸式体验的情景中,观众在短时间内受到审美客体多样的刺激,留下的审美记忆会更加深刻生动,从而刺激脑部形成审美神经。在脑部做出审美判断之前,接受到的审美客体信息将在大脑中与审美图示做出比对,符合或类似的审美客体就会被观众判定为符合其审美,或不符合其审美,简而言之就是“美”或“丑”。在审美记忆被审美客体不断刷新的情境之下,观众的审美图示也会随着审美活动而被不断地强化。

(四)审美积极情绪扩建审美主动性

人脑视觉系统会选择和识别与记忆和目的有关的对象,而这些记忆和目的随文化、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而变化。根据遗传或文化、环境的不同,审美材料的不同方面可能会引起主体的普遍或相对反应,这就是说,审美神经的加工过程包括审美认知、审美情感体验、审美判断、奖赏的过程[4]。观众从自身社交需求出发,在对网红展览进行审美体验的过程中拍摄照片视频并分享到朋友圈、小红书、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获得点赞评论,这一过程也可视为审美奖赏的积极反馈行为,从而引起对审美追求的积极情绪。根据积极心理学家弗雷德利克森提出的“积极情绪的扩建理论”,构建了在审美提升视阈下的审美积极情绪扩建图(如图1)。

四、網红展览的多面性

(一)网红展览的消极面:形式主义与过度商业化

与传统艺术展览相比,网红展览不需要对艺术知识的基本了解,也无需深入思考艺术作品背后的内涵。部分观众忽视了展览传递的艺术思想与社会意义,还没踏进大门,手中的相机就已经准备好,等待着拍出精美的照片。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于2018年展出的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的《忆所》展上,艺术家出于探讨“死亡”和“人类境况”的目的,将在二战中去世的犹太人遗像挂置在天花板上。这本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场景,但是一些不明所以的观众却把遗像当作了背景板,摆起了拍照姿势,上演了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无法否认的是,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来看网红展的观众大多数不会关注展览本身的艺术价值。多数观众更加在意网红展的装置能否让他们拍出满意的照片,以满足社交需求。对那些一进展馆就没放下过相机的观众来说,网红展就相当于一个自带滤镜的“共享摄影棚”。在新媒体环境下,大众尤其是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媒介依赖性[5]。青年群体更倾向通过“朋友圈”“微博”“小红书”之类的社交平台来了解对方,照片成为了新型的社交货币,那么网红展览就是一台巨大的印钞机。商业主办方利用这一点,将过往的创意重复使用,网红展的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看似梦幻的场景背后,承载了一个个空洞又渴望被关注的内心。过度追求形式就会失去对于内容的思考,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红展览,最应该关注的是展览的艺术思想,毕竟这才是展览的本意与核心。7FCA4B55-7592-4EF3-B3F2-79BF872C8189

(二)网红展览的积极面:引导观众走出审美的第一步

大众对于网红展览的争议一直存在,然而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表示:“观众能到博物馆、美术馆拍照本身也是好事情,欣赏美需要时间积累,拍照是培养大众对博物馆、美术馆感情的起点。”每年大大小小的展览倾注了艺术家的许多心血,但是来看展览并能够真正驻足享受的仍只是一些业内人员[6]。艺术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审美”的本义是“感性”,其主要意蕴是指“可以经由感官察觉的实质性东西,而非那些只能经由学习而得的非物质、抽象之事物”[7]。美育不能追求一蹴而就,艺术家的培养尚且要经过几十年,更何况是普罗大众。大众在闲暇时间愿意走进艺术展览,就已经是一件积极的事情,无谓是“网红打卡”还是传统艺术,于他们而言都是在追求艺术道路上前进了一步。大众从被动地接受日常建筑、产品、环境带来的审美感受这一状态转向了主动去寻找、追求更美的体验开始,就已经在意识形态上积极前进了。

美术馆内的警示标语从“禁止在馆内拍照”到“欢迎拍照”,并且鼓励大众将照片发布在社交媒体中,这些举动就是美术馆在经营压力和利益面前,选择向大众妥协。这并非坏事,商业上的效益带来经济价值,进一步推动了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艺术家、设计师们试图在兼顾艺术性的同时,让自身的作品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所传播。艺术家和策展人在通过不断的让步,试图让更多人能够走进艺术展览。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艺术家运用科技手段让展览更具互动性,使这些艺术展览能够以更亲民的形式去吸引观众。如果“网红打卡”现象能够被好好利用起来,先将大众吸引进艺术场所,然后再利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一步一步培养人们对于审美的认知与追求,将消极面引导为积极面。同样地,网红打卡式展览在发展初期可能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经过艺术家和设计师们的策划,弥补展览中艺术性的不足及文化内涵的缺陷,将网红这个属性转化为大众的期待与关注,就能够获得巨大的社会效应及美育价值。

在艺术文化消费的背景之下,网红展览的未来发展方向应是内容与形式相辅相成、齐驱并进的。在网红展览中,审美客体从静态的艺术转为变化万千的创意实践,刺激并强化了观众的审美图示。网红展览为观众带来了参与体验式的审美经历,提供了一个短暂逃避现实压力的空间,满足了用户的娱乐体验、教育体验和审美体验。网红展览的形式已然成为传统展览所学习的范式,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加强内容价值建设,给观众带来思想上的启发或是知识的传授。用理性的眼光看待“网红效应”,在利用其优势的同时改进缺漏,相信网红展览的未来会渐入佳境。

五、结语

网红展览是一把双刃剑,既反映出了社会压力之下青年人空洞的精神生活和浮躁的社交表象,也能够在大众审美的提升上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在互联网传播语境中,我们必须正视网红在社会生活中的存在及其作为网络文化供给者的意义,并努力促使其发挥正面积极作用[8]。网红展让大众踏出迈向艺术的第一步,它的美育价值是值得被借鉴与重视的,特别是在当代青年如此重视自我社交形象的背景之下,网红展览能够做到使观众进行自发式传播,我们必须肯定它的存在及意义。时代在改变,网红展览用一种与以往不同的路径提升大众审美,让更多的人关注、热爱艺术生活。

参考文献

[1]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M]//沈善洪.蔡元培选集(上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210.

[2]岡布里奇.艺术与幻觉[M].卢晓华,等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3]波果斯洛夫斯基.普通心理学[M].魏庆安,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4]胡俊.审美发生、过程及美感性质的神经美学阐释[J].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1(9):39-49.

[5]卢懿,尤潇文.美育视阈下新媒介素养教育提升路径策略研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2):20-24.

[6]马琳.审美焦虑与大众审美能力提升的可能性路径[J].新世纪剧坛,2014(1):21-23.

[7]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语汇[M].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8]胡一峰.丁真这样的“网红清流”不妨再多些[N].科技日报,2020-12-04(8).

作者简介:侯珂,深圳大学艺术学部设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意策划与设计管理。7FCA4B55-7592-4EF3-B3F2-79BF872C8189

猜你喜欢

美育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德润童心 雅美育人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回顾青年学者们的思考
新时代我国美育研究的进展与使命
挖掘绘本美育功能 培养幼儿审美能力
试论文学美育中的审美评价能力——兼论“多元解读”和“多元有界”
“研教”转向“研幼”的三个着力点——以基于本土资源的幼儿美育课程构建为例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