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浙江历史选考略谈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落地策略

2022-07-05楼宏峰

考试周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作者简介:楼宏峰(1970~),男,汉族,浙江金华人,浙江省杭州第四中学,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育。

摘 要:浙江历史选考主观题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凸显了历史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文章以“辽夏金元的统治”为例,从课堂的维度、厚度、效度、深度和温度五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力求历史核心素养能落地生根。

关键词: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18-0127-04

材料解析题是浙江历史选考的两大题型之一,分值占到总分的一半(50分)。考查学生如何成功获取信息以及正确解读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还重视学生灵活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合理应用概念以及所学原理成功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在对试题材料进行科学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正确阐释某一事物,这就需要学生对试题文字以及相关图表材料等内容间的关系进行理顺;要求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主动组织以及表达自己的观点,借助相关的事实资料对自己所提出来的观点进行科学论证,在此基础上有效探讨问题,培养较强的陈述能力以及推理能力。高中历史课程要求大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就是说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科育人价值,要求学生在学科学习中,不断积累知识,形成科学价值理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良好品质。所以提升學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因素。

一、选考主观题分析:以2022年1月浙江历史选考第28题为例

该题的材料贯穿古今,弘扬改革主旋律,主题鲜明,立意高远。

1. 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改革关乎国运”为主线串联起主干知识:商鞅变法富国强兵,虎狼之师扫灭六国统一天下的磅礴气势,在秦陵兵马俑军阵中得以生动再现;国共内战时国民党币制改革掠夺百姓导致国统区经济崩溃民生凋敝,中国共产党土地改革赢得民心从而建立新中国。一成一败彰显民心向背以及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重要道理。

2. 引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重大举措的认知,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以史为鉴、以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既重视时政热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历史热点(1952年土改基本完成70周年)问题的考查,也刻意回避猜题押宝行为。

3. 此题充分体现了出题者立德为本、价值引领的出题思路,突出时空转换特征,从战国时期秦国经变法而富国强兵、秦始皇陵兵马俑,到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再到土地改革和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考查了六大知识点,全面考查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五大要素。

此题给高中历史教学指明了方向。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呢?

二、历史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的策略

朱汉国教授强调,在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解读中,要求学生在进行某一学科知识学习的时候,应该将知识技能作为学习的基础,然后对情感以及态度等内在的技能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进而形成符合个性特点,可以快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价值观念,能够真正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呢?文章以部编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中“辽夏金元的统治”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五度并举”(效度、厚度、维度、深度、温度)方针,最终使历史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

(一)时空观念,延展历史课堂的维度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时空观念进行阐述的时候,提出时代观念应该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那就是特定时间联系以及特定空间联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就事物实施科学观察以及详细分析,最终获得正确的思维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讲,历史学科教学必须基于一定的时间因素,要求准确把握时序观念以及空间观念,并借助历史思维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增强学习者的历史意识。当学习者能够顺利把握历史纵向联系的时候,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来龙去脉也就非常容易掌握了。与此同时,历史学科学习期间,还要求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辩证统一;只有掌握了历史的横向联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与事件、局部与全局、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引领学生在“长时间、远距离、宽视界”下探究历史。

课堂上笔者首先提出唐代“小中国”、元代“大中国”的观点,并创设中国是如何由小变大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展示图片、地图、文字等不同形式的史料,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并最终得出结论:辽、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不仅从疆域上拓展了中国,而且改变了传统的中国观,“中国”实现了从内涵到外延的转变。展示如下材料:

材料一 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

——张帆《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

笔者通过设疑导入新课,点出本课主旨,然后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找出“小中国”和“大中国”分别对应的朝代。元朝之前,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是如何发展并融入“大中国”的?接着给出各政权具体的位置地图,并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整理归纳出宋元时间表,强化学生的时间意识,梳理这一时期的历史轨迹。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直接在地图中标注时间,造成视觉的冲击感,做到时空的结合。

时空观念是学科素养的基础,也是历史课堂设计和教学的起始点。“历史认识、历史知识既然都有时空的限定,那么历史教学也应当注意时空的定位,避免教学中的时空错位。”辽宋夏金元时期,既有不同民族政权的对抗,又有民族间的交流,而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民族交融”在不同的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的地区又显现出不同的地域性,历史课堂中,有意识地将历史事实进行时空联系,在时空视野下思考、理解历史,可以极大地延展历史课堂的维度。

(二)史料实证,增加历史课堂的厚度

史料是历史学习的基础,梁启超先生认为:“史料为史之细胞组织,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课堂上需要史料作为媒介,使它成为师生触摸历史的桥梁。本课蕴含着丰富的史料资源,教学中要充分结合教材,梳理不同类型的史料(见下表),认识不同史料的价值所在。

考古发掘的第一手实物史料价值更高,如教材中的辽墓壁画《契丹人饮马图》,反映了契丹人的游牧生活方式,西夏王陵发现于贺兰山东麓,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王陵不仅吸收了秦汉以来尤其是唐宋皇陵之所长,同时又受到佛教建筑的影响,将汉族文化、佛教文化與党项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我们研究当时的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教科书编撰期间,往往会受到教学体系以及课堂时间等的影响,进而出现史料结构缺乏完整性等问题,最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产生消极作用,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度把握。基于此,历史教师必须要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提前收集相关史料,对课文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实现史料内容的前后照应,在完整闭环知识体系的保障下,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正确理解。

在介绍辽与北宋关系通使频繁,贸易活跃时,还可以补充辽对“中国”的认识,中国是包含了少数民族在内的“大中国”。

材料二 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辽人自称炎黄子孙,并不否认宋人也是炎黄子孙。……第二,辽人自称“北朝”,称北宋为“南朝”,认为“南朝”“北朝”是一家,具有“南朝”和“北朝”都是“中国”的思想认识。……第三,袭用“中原”即“中国”“九州”即“中国”的理念,以为自己部分进入中原地区且在“九州”中国之内,应该属于中国,同时,也承认宋朝在“九州”之内,也是“中国”。

——赵永春《“中国多元一体”与辽金史研究》

教材中,孤立地介绍辽的历史和官制,缺少对这一时期民族认同融合的体现,如果不对教科书史料进行必要的补充,在教学中容易出现误区,因此,运用适量的、精选的史料进行有益的补充是十分必要的。

(三)历史解释,提高历史课堂的效度

从内涵上进行分析,历史解释主要是指将史料作为依据,然后围绕历史理解,强化对历史事物的客观理性分析,并培养学习者的客观评判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很多历史事实往往会隐藏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对历史事件以及相关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论述,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增强观点的科学性,做到有理有据;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历史解释发挥的真正价值,通过历史表象的迷雾看透历史的本质。

本课讲授少数民族的制度时,容易浮于简单的罗列,导致重点不突出,泛泛而谈,学生难以理解领会。基于此,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适当增加一些自由讨论时间,要求学生畅所欲言,然后从自己知识掌握的情况出发,谈谈对“大中国”的认识,引导学生剖析史料、充分思考,做出合乎情理的历史解释。

此外,对历史教科书中相关的文字史料标注,必须要做到具体化以及科学化。具体来说,历史教师可以将史料作者以及朝代等相关信息告知学生,然后在此基础上便于学生按图索骥查找相关史料,对感兴趣的历史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解释。有的史料不像《史记》和《资治通鉴》那样被学生所熟知,教师需要求学生探寻其来源语境,然后多角度、全方位地有效解读主干材料,最大限度掌握材料更加丰富的内在价值。

(四)挖掘历史课堂的深度

历史教材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条红线贯穿始终,准备把握唯物史观中的相关理论,比如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理论等,准确分析出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并认识到人民群众在整个历史发展期间的关键性等。

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在学习辽夏金元时期相关政治层面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辩证客观地对相关政治现象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例如,蒙古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形成了蒙古民族。元朝统一后,难以用游牧时代的经验去统治广大的中原地区,故忽必烈采取了劝农的政策,而这种政策的推行,有利于游牧经济和农耕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民族交融。

材料三 (忽必烈)设立管理农业的政府机构。中统元年(1260年)设劝农官,次年设劝农司,以姚枢为大司农,派劝农使到各地考察农业情况。

——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

又如,元朝的制度创新也有利于打破传统的统治格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层层剖析行省制度。

材料四 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一般是依据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来确定,即所谓“山河形便”。从元朝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线以及经济区域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

——李治安《元史十八讲》

从“山河形便”到“犬牙交错”,突破了民族间自然疆界形成的地域限制,是对传统“共同地域”的突破,有利于民族交融。

(五)家国情怀,提升历史课堂的温度

家国情怀素养不仅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也是历史课程目标中的最高层级,是历史教育的根本旨归。家国情怀,可以说是生命的底色。历史教师应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教育情怀,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挖掘历史教育的营养元素,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宋、辽、夏、金、元这些政权的历史地位是平等的,少数民族政权为我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一时期,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技术、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各民族之间的商品贸易联系增强,少数民族政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先进文化的影响,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进程,各民族进一步融合。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统一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即使是分裂时期,也存在着局部的统一,孕育着新的统一因素。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使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兼并战争、分裂割据使人民更加渴望统一。比如,蒙汉民族间的双向互动,使民族交流空前加强。

材料五 蒙古人受汉文化的影响,表现在诸多方面。比如取名的时候,采用汉人的字、号习惯,或者像汉人一样取俗名小名……在道德观念上,部分蒙古人接受了汉人的习俗。

在色自人、蒙古人受汉文化影响的同时,汉人也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元代汉人受蒙古文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学习和掌握蒙古语言文字。汉人使用蒙古名字。汉人受蒙古婚姻、服饰等习俗的影响。

——李治安《元史十八讲》

最后强调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任何破坏统一的阴谋都是不可能得逞的,其中可以穿插讲述目前任何搞独立势力都将一步步滑向以武拒统、以武谋独的万劫不复的深渊,这必将遭到爱好和平、珍视统一的全体炎黄子孙的强烈反对,注定了搞独立势力内外勾连分裂祖国的阴谋终将失败。从而达到深化主题,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作用。

雷戈说:“当人们学会并习惯于教科书式的思维时,他实际上就已无法正常思维了。”学生历史视野的开阔,有赖于我们教师能先冲破蒙蔽视野的迷雾。本节课通过培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丰富了历史课堂的维度,使高屋建瓴的课程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臧铁军.考试评价分析及诊断基础与实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8.

[2]朱汉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释义[J].历史教学,2018(5):3-9.

[3]张耕华.历史教学中的时空问题[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8(2):16.

[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商务印书馆,1947:54-55.

[5]张汉林.史料研习中的三层次对话[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8(11):31.

[6]雷戈.第三种历史:一个历史新闻学的文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89.

猜你喜欢

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从官商关系角度解读民族资本主义兴衰
我们解释一个奇迹的时候,不必害怕奇迹失踪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以“史料实证”为中心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从未知到已知: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