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文化遗产地基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发展及其实现路径

2022-07-05张永勋,李燕琴

旅游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遗产地旅游业文化遗产

张永勋,李燕琴

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依托于传统农耕文化的农业文化遗产日渐式微,但随着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对保持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及居民可持续生计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然而,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的遗产,由于各种内部性和外部性因素,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仍然面临挑战,如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上升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传统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产业转型下传统农业文化知识的传承危机等1。因此,将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化,以产业发展促保护已得到广泛共识①。过去10多年旅游业在乡村经济和脱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各地乡村发展的重要产业2。从经济学角度看,现代化的程度和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稀缺性是同步增长的,这为农业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契机。而农业文化遗产覆盖范围广,单靠旅游业难以保障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通过“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以点带面”,促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并形成以旅游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新型复合业态是一条可尝试的路径。

一、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的特殊性

农业文化遗产地绝大多数位于生态脆弱的山地丘陵区,交通和通讯相对闭塞,保留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景观。其产业特点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农业基础性。遗产地产业通常以传统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或渔业为主,经济产品以基于农业发展起来的较简单的农产品、食品和手工艺品为主;部分地区依托农业景观、农业活动、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等特异性资源发展观光、体验、研学、科考等类型的旅游,并带动住宿、餐饮、购物等产业发展,同时也驱动特色产品线下和线上销售业3发展。总之,这些产业的基础是以旅游为导向的农业。从产业结构看,目前大多数农业文化遗产地一二三产业构成中,农业比重相对较高,产业链较短,价值链较简单,但因资源产权界限模糊和法制环境欠佳导致利益链十分复杂。

二是季节性与共时性。作物生长具有节律性,农业及其相关产业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因不同季节农业活动类型和劳动强度不同,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同,从而影响到农民就业方式与生计策略,进而影响当地产业形态。此外,农产品生产与供给、农业景观、农耕文化、农业活动等也具有季节差异性。由于农业文化遗产地资源有限和保护优先,导致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产品加工、副食品加工等第二产业,旅游接待、产品销售等第三产业也呈现季节性的特点。农业季节性造成的遗产地不同产业季节性和共时性,使得经济活动“繁忙”和“停滞”交替出现。

三是分散性和多样性。农业文化遗产主要分布于山地丘陵区,自然条件决定了其耕地资源紧缺、田块小而分散、交通不便。相应地,村落规模较小,亦呈散落分布。这种分布特点使得农业难以机械化作业,村镇之间交流困难,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农农业。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类加工业和服务业,由于原料和服务对象分散导致运输成本较高,也呈现空间上的分散性。所以,遗产地长期以来形成了“资源-环境-社会”的紧平衡状态,一二三产业主要以满足本地人的需求为主,呈现出多样性和小规模的特点。即便是在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交通可达性明显提高的今天,资源环境承载力仍然限制了以规模效益取胜的产业发展。

二、农业文化遗产地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农业是社会、文化、景观、传统知识形成的基础,是遗产保护的核心要素。从资源视角看,农业是其他产业的基础。因此,传统农业在遗产地产业融合发展中有着核心地位。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农业与其他产业具有联合生产特性。农业是资源载体,二三产业与其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农业在生产食物和原料的同时,也生产了景观、文化和生态,农业活动终止或不按照传统生产方式进行,这些资源也随之消失1。例如,哈尼梯田种植水稻的同时,塑造了梯田景观和哈尼文化,使得旅游业、红米加工业和电商销售业蓬勃发展,如果农民放弃水稻种植,这些产业也就不复存在。再如,浙江湖州桑基鱼塘在种桑养蚕的同时,依托相关生产工艺和文化发展起了研学旅游、手工艺品加工等产业,如果没有桑蚕种养,相关产业也会消失。

二是农业的多功能性是产业融合稳定器。农业文化遗产地的资源优势在于其特色鲜明的地域特征,需要本土劳动力参与才能保证其产业特色和稳定性。浙江青田的田鱼干和鱼灯舞,贵州从江的侗族大歌和苗族民俗文化,皆需要熟悉本土技术和文化的居民参与相关产业发展2。农业通过其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功能,为当地居民提供经济价值、生态环境、就业机会和社交场所,促进社会结构的稳定,从而保障了產业发展所需的人力和乡村文化资源的稳定供给。此外,由于对家乡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本地人不会像外部资本那样不计环境成本的发展“赚快钱”产业,可保证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是农业保护对象使产业融合路径具有限定性。按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遗产地产业发展需以农业生计功能、生态功能、农业景观、传统知识与技术、社会与文化五大要素的良好保护为前提,故产业发展要遵循保护优先、农业基础性、本地农民为主体、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展现地方文化特点、确保可持续性等原则3。因此,农业文化遗产地产业融合发展不是“任意而为”式的“永无限制”,而是在保护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农业文化遗产地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

世界各地的农业文化遗产地都已将旅游作为遗产地开发利用的动态保护方式,如农业活动体验、农业博物馆、农业文化节等形式,但大多依旧着眼于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这些保护利用方式为我们提供借鉴意义的同时,也提供一些启发:一是旅游业定位应当以科教、研学、文化深度体验等主题的开发为主,既可以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的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也可避免过多游客造成资源环境超载;二是旅游业具有负外部性4,游客享受愉悦的同时消耗当地的资源,对当地自然环境、社会和文化造成了扰动,应通过补偿机制来弥补这种负外部性,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从宏观层面看,旅游业是以点状空间分布为主,能直接开发旅游业获益的地理空间十分有限,但可为遗产地及周边地区的特色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文化产品销售提供旅游市场,实现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的转型,“+旅游”模式是遗产地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四是旅游导向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需要多方的协调参与,农业文化遗产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特性决定了遗产地的开发与保护工作复杂性,遗产地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力量参与,以旅游为核心的遗产地可持续发展更应注重当地社区的参与。

根据国内外实践经验和乡村产业振兴、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要求,农业文化遗产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应当重点考虑4个方面:一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发展直接带动以农业文化为核心的服务业发展,推动遗产地景区开发建设,如农家乐餐饮住宿、特色文创产品、原生态农副产品购物、乡村旅游、户外娱乐活动等各类服务业的发展。

二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融合。旅游带来巨大消费市场,刺激遗产地一二产业融合发展,如以传统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或渔业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生产与游客偏好的本土特色农产品及深加工产品、手工艺品、传统工艺食品、文化产品等产业融合发展,驱动当地农民延伸相关旅游文创产业。

三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可间接带动关联服务业发展,如各类第二产业的兴起(农产品加工等)刺激广告、营销、包装设计与生产、物流、电商、信息服务、医疗卫生和基建等相关产业发展。

四是旅游业作为重要宣传媒介,既可通过游客传递农遗文化,又可宣传遗产地的形象和相关产品,促进遗产地产品的销售。

(第一作者系该所副研究员,第二作者系该院教授、通讯作者;收稿日期:2022-04-13)B5C491F4-DA7B-42B3-AAC4-39FFB4954350

猜你喜欢

遗产地旅游业文化遗产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价研究进展
文化遗产保护
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