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博物馆
2022-07-05吴志勇
吴志勇
2007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1届大会在维也纳召开,大会通过了经修改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新章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博物馆定义进行了修订,其修改的定义为: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简称传媒博物馆)于2009年开始筹建,是集传媒历史与文物、传媒产品与展示、传媒教育与研究、传媒技术与陈列于一体的专业性博物馆。作为我国首家国家级传媒类博物馆,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播传媒文化遗产和传媒科技重要成果以及开展传媒素养教育的国家级平台。传媒博物馆的建立,填补了我国博物馆缺少传媒类别的空白,在积淀、保护、传播、传承中国传媒历史文化,讲述党的新闻宣传历史发展、开展党史教育、激励传媒学子不断开拓创新等方面,将发挥积极而又独特的作用。
传媒博物馆作为传媒行业的文化工程、传媒高校特色工程、传媒人的精神工程,集中展现了中国传媒行业特别是党的传媒事业的发展成就、奋斗精神和文化作用,不断提升传媒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影响,成为讲述中国传媒文化和传媒历史的国家基地。
传媒文物征集功能。中国广播电视事业诞生近百年来,由于战争、动乱、设备更新、人为损毁以及缺乏保护意识等方面原因,传媒类文物、图片、音像、资料、报刊等物质、非物质遗产没有得到很好的保留、保存。所以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问题研究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传媒博物馆自建立以来积极利用学校品牌、社会影响和校友资源从全国各地征集1万多件传媒文物,包括镇馆之宝:1958年产熊猫牌1501国庆献礼特级收音机;1958年第一批国产北京牌820型17英寸电子管黑白电视机,该电视机被誉为华夏第一屏等。这些文化遗产具有巨大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教学科研价值和资产价值,而且随着时间变化其价值与日俱增,功在当代,泽被后世。
传媒遗产保护功能。建馆以来,传媒博物馆通过完善库房建设、加强库房管理、推动人才合作等方式来加强传媒遗产的保护工作,让征集到馆的藏品得到妥善的保存,有效的保养、维护和保护,确保传媒文物能够更长久、更完整地传承下去,让后代人能够看到、认识、了解传媒文化、技术和艺术的变迁。同时以传媒文物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为原型进行各类文创产品的创意和开发,促进传媒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
传媒学术研究功能。传媒博物馆研究功能是让传媒文化遗产价值得到充分发掘和合理利用的基础,也是博物馆核心实力。因此,建馆以来,传媒博物馆积极利用各方面资源开展科研工作,“《梅益日记(1948-1966)》的释读与研究”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国家级社科项目资助;完成了国家广电总局无线局口述历史项目《中国无线传输重要人物口述历史》;同时每年配合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编辑出版学术论文集《智慧文博——高校博物馆理论与实践》、《文博创造力——高校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等。
传媒科普传播功能。为了发挥博物馆的传播功能,传媒博物馆对传媒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挖掘藏品背后的故事,并借助沙龙、讲座等活动向公众宣传、介绍传媒历史、文化、人物、艺术和科技的发展;借助传媒高校的人才优势,选拔培养优秀讲解员队伍,向公众讲解传媒文化;建设博物馆融媒体矩阵,借助各种新媒体传播传媒文化文化、普及传媒科技、展示传媒艺术。
传媒文化展示功能。展览是博物馆的叙述形式和文化传播渠道,也是博物馆综合实力集中展现。多年来,传媒博物馆通过自办展、合作办展、引进展览的方式每年举办各类展览20余个。这些展览具有非常明显的传媒特色,在文博行业中具有独特性、唯一性;在内容、展品、策展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成为展示、宣传传媒历史文化艺术的重要阵地。传媒博物馆的展览也得到文博行业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产生了积极社会反响,也逐步树立起了传媒博物馆在传媒文化历史艺术领域研究和展示的引领地位。例如,传媒博物馆举办的“永远的怀念——温济泽生平事迹展”、“赤诚中国心——刘瀚与中国广播展”、“科技改变生活——现代通讯技术一百四十周年专题展”、“机械时代的声音——机械钟、八音盒、留声机专题展”等主题展览得到了业内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肯定。
传媒素养教育功能。传媒博物馆通过参观讲解、博物馆进课堂、博物馆公选课、大中小学联合思政课建设等方式,积极参与社会文化活动,向大中小学学生、公众提供认识传媒、了解传媒,提高信息传播能力和把控力,提高公众的传媒素养水平,同时也提升青少年群体对传媒理解、把握和使用能力。
传媒博物馆建馆十多年来,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大力发挥在“展示、收藏、研究、教育和社会服务”等作用,在博物馆建设、运行、管理和提供服务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
赢得行业荣誉。2017年2月,传媒博物馆入选“北京市科普基地”;2018年9月,被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评选为“国家三级博物馆”;2019年12月,荣获“全国博物馆陈列艺术成果交流展(2009-2019年)”50强称号,成为国内文博界唯一入选的高校博物馆;2020年5月18日,“传媒行业和传媒教育发展历程展”荣获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十七届(2019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精品奖,这是该活动创办23年来首个荣膺该奖项的高校博物馆,为全國高校和北京市赢得了荣誉。2020年12月,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22年,先后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等重要基地。
树立三大品牌。十年来,传媒博物馆积极打造三大文化品牌,即“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高校博物馆优秀案例展示推介”、“中国传媒大讲堂”。
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文物局指导,北京高校博物馆专委会、传媒博物馆打造的我国高校博物馆高级别、高水准的学术交流活动,自2014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了七届。通过举办论坛,促进了全国高校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高校博物馆理论和业务水平的提升,为博物馆发展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博物馆学会的指导下,2017年9月,传媒博物馆策划推出了“全国高校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展示活动”,到现在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该活动集高校文博优势资源,借助传媒特色优势、行业协会协调优势,成为一项重要展示活动,成为全国高校博物馆讲解员业务交流、优秀案例展示学习的全国性平台,在全国高校博物馆行业产生极大的影响力,获得广大同行的高度认同。
“中国传媒大讲堂”的宗旨是以办有思想的博物馆作为指导,为公众提供“全媒体、跨领域”思想文化交流平台,打造具有文博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该讲堂打破传媒学科之间、学界与业界之间、传媒与文博之间的界限,邀请相关各领域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做演讲,让公众享受多元化的文化资源,从而开阔学术视野,提高思想深度,增强文化底蕴,提升文化修养。
搭建四大平台。一是新生教育平台。传媒博物馆重视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努力让更多传媒学子接受生动、深刻、正确、完整的党的新闻思想教育。每年9月开学季,传媒博物馆成为校内外新闻传媒专业学子参观、学习首选之地,年接待新生参观人数达8000左右,成为京津冀地区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
二是文博实践平台。为了实现传媒与文博专业的有机结合,传媒博物馆利用校内外教学、实践资源,创建传媒文博实践教学平台,开设了《博物馆讲解实训》、《博物馆策展实训课》、《传媒文物保护实训课》等特色实践课程,通过专业教师的讲解、亲自动手实践等形式,结合教、学、思、行、成等环节的配合,进一步来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三是创新教学平台。鼓励相关学科教师将传媒博物馆作为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重要教学和实践平台,把课堂从教室搬到传媒博物馆中来,本校动画学院、电视学院、播音主持学院教学单位的教师每年都会带领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到馆内进行现场教学课程;同时,以本馆教师作为核心讲解力量,为来自全国各地广电系统及其他政府部门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讲解。
四是专业教育平台。“文博管理国际硕士”是传媒博物馆与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合作创办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2017年正式开始招生,已经连续招生5年。通过邀请文博和传媒业界权威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探索、建立融合中英文博教育理念、适应新时期博物馆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
基于传媒博物馆十年来的建设和运行经验,结合当前博物馆建设、发展的新实践和新理念,以及新科技革命带技术变革,笔者认为未来博物馆主要呈现以下几种特征。
智慧化。智慧化是博物馆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是博物馆发展的必然。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博物馆必须借助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云技术等新科技成果来建设自身的智慧化系统,实现对博物馆建筑、场馆、藏品、设备、展示、安保、观众、人事、温湿度、空气、水电气暖等方面智慧化监测、管理、维护和更新,从而提升博物馆运行管理的效率,同时也保证博物馆运行、管理和保障等工作更加科学、安全、有序、高效、节能、环保和人性化。另外,智慧化博物馆将作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打造博物馆元宇宙或者元宇宙博物馆的技术基础和支撑,从技术层面来看未来博物馆是基于智慧博物馆系统技术上的新形态博物馆平台。
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化在这里主要体现在对博物馆资源的数字化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媒介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现实需要。将博物馆保存的文物、文献、图画、艺术品乃至其所存在的空间环境进行数字化处理、保存,并借助互联网等全面、立体的展示、链接,提供数据信息服务,从而进一步突破博物馆服务的时空限制,不断拓展博物馆的服务人群、内容、形式,更好、更便捷地满足人们现实的教育、研究、审美和文化娱乐等多种需要。博物馆社会作用也因此得到更全面、更充分、更有效的发挥和体现。博物馆借助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将直接融入个人生活空间,成为广大群众身边的朋友。
故事化。现代化实现了对传统社会颠覆性的变革,也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工作竞争加剧、社会关系紧张等,从而导致人们的信息接受、知识获取呈现碎片化特征,人们需要更多简短、新奇、有趣的内容消费,所以博物馆针对这种时代特征和现实需要,应该对自身展览、宣传和教育内容进行故事化的设计、组织、实施和传播,推出一个个简短、新奇、有趣的故事来赢得观众的兴趣和关注,满足人们对博物馆相关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内容的需要,更好实现博物馆的文化传播、科普教育和美育教育等社会功能。
特色化。目前,中国拥有备案博物馆总数达6183家。从主题类型看,我国历史文化类博物馆数量最多,占比37.54%。革命纪念类、综合地志类博物馆占比也分别达到14.89%和14.7%。还有艺术、自然科技和考古遗迹等类型的博物馆。此外,一些“小精尖”领域的博物馆也逐渐走入公众视野,如中国海盐博物馆、中国乒乓球博物馆等,满足了观众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未来历史文化类博物馆的数量很难再有更大的突破,但是特色化、行业化、类型化的博物馆由于其特色鲜明、运营灵活、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物需求,数量会不断增长,将成为未来博物馆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群落化。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博物馆建设呈现群落化特色,如德国柏林、法国巴黎、英国牛津、西班牙巴塞罗那等城市都有众多类型博物馆聚集的区域,形成具有文化、教育、休闲、旅游的博物馆群落。这种博物馆群落化、聚集性的形成,能够更好提升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服务力,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相关区域的经济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因此,为了更好發挥博物馆在地区、城市中的独特作用,未来我国博物馆群落化将是一个发展趋势。
体验性。但随着展览展示技术、策展理念、安全保障科技的发展和更新,以及公众对于文化的深度需求,博物馆的展览展示和文化传播活动将更多注重其体验性、互动性,特别是在虚拟现实技术基础之上的元宇宙解决方案的不断发展、成熟,使人们能够更加接近真实状态的贴近珍贵文物去观赏其具体细节,感受质感、纹理等,从而让人们能够以全感官状态去认识、发掘文物蕴藏的信息。观众可以借助相关设备进入到虚拟历史时空中开展观察、体验和参与某一具体任务。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将成为未来博物馆展览展示和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方式。
休闲性。根据相关报道,2021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博物馆仍接待观众7.79亿人次;策划推出了3000余个线上展览、1万余场线上教育活动,网络总浏览量超过41亿人次。从这些数据中 ,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到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机构进行文化休闲将成为人们日常节假日,特别是有儿童家庭的一种非常重要且时尚的生活方式。所以,面对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博物馆未来发展必将针对这个大趋势开发更多文化服务、休闲、消费内容和形式来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公众性。博物馆的作用或目标就是利用馆藏、场馆及相关设施来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促进文化传播与传承,实现公众社会化教育。因此博物馆的建设、运行工作要有明确的公众性,针对公众的文化、娱乐、休闲和教育等方面特点、需要来开展相关展览、沙龙、讲座、教育等文化活动,从而满足公众文化生活需要,也潜移默化地将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主流文化、主流思想在公众中传播、接受、 理解和传承,实现社会和谐和发展进步。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副馆长
【编辑:左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