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力吸管(大班)
2022-07-04虞冰魏敏华
虞冰 魏敏华
设计思路:
吸管是幼儿在生活中较常接触的材料,幼儿都有使用吸管的经验。该活动以问题“用什么方法才能让吸管把瓶子提起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发幼儿持续的探究,让幼儿在改变材料的位置和形状、折叠吸管、运用相关原理验证等操作中建构新的认知经验,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
目标:
1.尝试通过改变吸管的形状把瓶子提起来。
2.在操作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
3.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体验用吸管把瓶子提起来的成就感。
准备:
1.物质准备:空塑料瓶(瓶身光滑)、吸管(一般的塑料吸管)、记录表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对吸管的用处和使用都有一定的经验。
过程:
一、思考如何用吸管把瓶子提起来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根吸管和一个瓶子。吸管我们一般是用来干什么的?
幼:插进牛奶瓶里,用来喝牛奶的。
幼:吸管是用来喝水的。
师:是的,吸管一般是用来帮助我们喝东西的。
师:今天,我们要给吸管赋予一种超能力,让它变成一个大力士,把瓶子给提起来,你们猜吸管能把瓶子提起来吗?
幼:不能提起来。
师:为什么吸管不能把瓶子提起来呢?
幼:因为吸管很细,瓶子是粗粗的。
幼:因为吸管是直直的,没办法提起瓶子。
(教师现场操作验证,将吸管直直地伸进瓶子里,证明这样做确实不能把瓶子提起来。)
师:怎么做才能用吸管把瓶子提起来呢?
幼:将瓶子放倒,把吸管插进去,横着提起来。
幼:我觉得可以把吸管系在瓶子上,这样就能把瓶子提起来了。
(析:在该环节,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对材料的兴趣和思考。教师以开放性的提问促进幼儿充分发挥想象,遷移各种把瓶子提起来的经验。在幼儿猜测前,教师的操作让幼儿有了直观的认识,发现吸管直直地伸进瓶子里不能把瓶子提起来,以此引导幼儿产生改变材料形状的想法。而各种方法的分享则能为接下来的操作做好铺垫,以便幼儿更好地验证猜想。这有利于幼儿在动手操作前有所思考、有所计划,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自主尝试用吸管把瓶子提起来(第一次操作)
1.介绍材料,讲解要求。
师:每个人拿一个瓶子和一根吸管,手只能提吸管,不能握瓶子。你们先试一试,如果成功地用吸管把瓶子提起来了,就把自己成功的方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2.引导幼儿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想法。
幼:我把瓶子提起来了。
师:你用了什么方法?
幼:我把吸管放进瓶子里,把它撬起来。
幼:我把吸管系在瓶口,这样就能把瓶子提起来了。
幼:我把吸管折成像夹子一样的形状,把瓶子夹起来了。
幼:我发现把吸管折起来伸进瓶子里,就能把瓶子提起来。
幼:我也是把吸管折起来伸进瓶子里,才把瓶子提起来的。
3.分享交流成功的方法。
(教师引导幼儿将记录表贴在黑板上,交流各种用吸管提起瓶子的方法。)
师:这些都是大家试过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成功地把瓶子提起来吗?
师:我们请这张记录表的主人向我们介绍一下他成功的方法。(教师随机抽取一张记录表,请幼儿上前介绍。)
师:说一说你用了什么方法?
幼:我用了两种方法。第一次我把吸管系在瓶子上,把瓶子提起来了。第二次我把吸管折起来,用吸管的两头撑住瓶口,然后就把瓶子提起来了。(幼儿边说边演示。)
师:你想到了把吸管折起来提起瓶子的方法,很棒!
幼:我用了三种方法。第一种是用吸管撬起瓶子,把它提起来。第二种是把吸管折起来夹住瓶口,把瓶子提起来。第三种是先把吸管折起来放进瓶子里,然后把瓶子提起来。
师:你的第三种方法也很棒!你能找到自己的记录表再来试试这个方法吗?(幼儿操作演示此方法。)
师:这个方法真的很不错!
师:还有谁也用过把吸管折起来的方法吗?
幼:我是把吸管折起来,然后两边撑住瓶口把瓶子提起来的。
幼:我是把吸管折起来,像夹子一样,夹住瓶口把瓶子提起来的。
师:把吸管折起来提起瓶子的方法可真多,到底哪种方法最好用呢?我们来给它们投票,从这几种方法中选择一种最好用的方法。(教师将这几种方法以简笔画的形式集中展示出来,引导幼儿讲述自己选择的理由并用花朵贴纸进行投票。)
幼:我选择第二种方法,因为它可以用一只手提起来。
幼:我也选择第二种方法,因为它看起来很方便。
师:(小结)看来把吸管折起来伸进瓶子里,然后提起瓶子的方法最方便,是最好用的。
(析:该环节将上一环节中幼儿的各种猜测付诸实践,并借助记录表逐步推进探究进程。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自己成功的方法可视化,从记录表中了解各种用吸管把瓶子提起来的方法,并总结出把吸管折起来提起瓶子的各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记录表成了幼儿分享、交流探究过程的媒介。教师则通过递进式的问题“提起瓶子的不同方法”“把吸管折起来提起瓶子的方法”“选择最好用的把吸管折起来提起瓶子的方法”,步步推进,帮助幼儿梳理、整合经验,从而引出下一步将要进行的新一轮探究,验证“用折叠吸管伸进瓶子,然后提起瓶子的方法”。)
三、尝试用折叠吸管伸进瓶子的方法提起瓶子(第二次操作)
师:把吸管折起来,然后伸进瓶子里提起瓶子的方法真的很好用吗?我们都用这个方法试一试吧!
1.幼儿自主探究,教师巡回观察并给予指导。
幼:我用这个方法把瓶子提起来了。
幼:我把吸管折起来伸进瓶子里,但是提不起瓶子。
师:为什么他用这个方法能把瓶子提起来呢?
幼:我发现我跟他折吸管的方法有点不一样。
师:哪里不一样?
幼:我折得多,他折得少。
师:你再来试一试,哪种方法更好用呢?
2.分享交流。
师:你们都用这个方法把瓶子提起来了吗?有什么发现?
幼:我的吸管有时候能提起瓶子,有时候不牢固,瓶子会掉。
幼:我发现如果把吸管折得长一点,就提不起瓶子,折得短一点就能提起瓶子。
幼:瓶子滑溜溜的,吸管不能把它提起来。
3.观看视频,再次讨论。
师:为什么有些小朋友用这个方法能把瓶子提起来,有些却不能呢?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小朋友用吸管把瓶子提起来的视频,说一说你的发现。
(教师播放幼儿失败和成功的视频,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发现问题:原来他们的吸管折叠长度不一样。)
幼:我看到优优和浩浩把瓶子提起来了,甜甜没有把瓶子提起来。
师:这是为什么呢?
幼:优优和浩浩的吸管折起来比较短,所以能够提起瓶子;甜甜的吸管折起来很长,所以提不起瓶子。
师:为什么吸管要折短一点才能把瓶子提起来呢?
幼:因为折短一点就能把瓶子卡住。
(析:该环节旨在验证将折起来的吸管伸进瓶子然后提起瓶子的方法。教师通过反问幼儿“好用吗”,促进幼儿产生“好用或不好用”的疑问,让幼儿带着疑问操作,发现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主动输入疑问“为什么我的不好用”,然后带着自己的疑问,通过观看操作视频,进行观察比较,充分表达自己的探究发现,从而发现失败和成功的原因,进而梳理出实验成功的关键点,在已有认知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
四、调整吸管折叠长度将瓶子提起来(第三次操作)
师:折短一点就能把瓶子卡住吗?我们再来试一试。这一次,请你们仔细观察,为什么折短一点就能把瓶子卡住,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1.幼儿再次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幼:我折这么短,就把瓶子提起来了。
幼:我也提起来了。
师:为什么折这么短就能把瓶子提起来呢?
幼:因为能把瓶子卡住,瓶子不会掉。
2.分享交流。
师:这一次你们都用吸管把瓶子提起来了吗?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
幼:我第一次折得太短了,没有把瓶子提起来,第二次我折得稍微再长一点就提起来了。
师:为什么第二次能提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幼:因为吸管把瓶子卡住了。
师:卡住瓶子的哪里呢?(教师可以请幼儿现场操作演示。)
幼:卡住瓶子的“身体”。
师:哇!原来折起来的这一截吸管只要能卡住瓶子的“身体”,就能把瓶子牢牢地提起来了。
师:为什么要折差不多这么长才能卡住瓶子的“身体”呢?这一截吸管要跟什么差不多长呢?(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折叠吸管的长度要跟瓶身的直径差不多长才行。)
师:卡住瓶子的吸管看起来是什么形状呢?
幼:像三角形。
师:(小结)是啊,跟瓶子宽度差不多长的这部分吸管伸进瓶子里,就卡在了瓶子里面,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所以瓶子就能被提起来,这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
(析:该环节主要是为了解決第二次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折叠吸管长度的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以追问的形式引导幼儿发现吸管能卡住瓶子的秘密,了解折叠吸管长度与瓶身宽度的关系。虽然实验具有不确定性,但教师没有急于告知幼儿实验的结果,而是给予幼儿充足的探究空间,让幼儿在一次次的操作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
五、观看图片,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也用到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
(教师出示空调架、梯子等图片。)
师:你发现这些东西哪里用到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
幼:空调架是三角形的。
幼:梯子打开是三角形的。
师:还有什么东西也用到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呢?请你们在幼儿园或活动室里找一找。
(析:该环节旨在拓展幼儿的认知经验,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图片中的事物之所以稳定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从而促使幼儿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运用到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进一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体验复杂、深奥的科学原理。)
延伸活动:
1.将瓶子、吸管和水投放到科学区,让幼儿进一步探究给瓶子装入水,在加重的情况下能否用折叠吸管提起瓶子。
2.引导幼儿迁移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认知经验,尝试在建构区的搭建活动中搭建三角形屋顶,并在美工区的活动中制作三角形支架等,从而学会在游戏中运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