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港回归前的“经济谈判”

2022-07-04邢利宇

华声文萃 2022年8期
关键词:香港回归预算案特区政府

邢利宇

1994年3月11日,时任国务院港澳办一司司长的陈佐洱奉命从北京赴香港,出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代表。从当日至1997年6月30日,他先后担任中方14个专家小组组长,主谈了包括防务与治安交接、财政预算案编制等一系列重要议题,最终全部与英方达成了共识。

1995年,为了给未来香港特区争取一份“家底”,陈佐洱经历了“谈判生涯中最跌宕起伏的难忘一课”。

当年11月,中方参与香港跨“九七”财政预算案编制,在谈判中渐趋务实。此时,港英当局社会福利署署长的一次公开演讲,引起陈佐洱“强烈关注”。这位爱尔兰籍官员说,1995年香港社会福利开支是5年前的2.5倍,年增幅达27%。根据现行规划,还要照此快增5年,到2000年使香港的社会福利达到第一世界国家水平。

当年香港GDP增幅仅为5%,要支撑社会福利开支以27%的速度增长5年再加5年,已经难以为继。陈佐洱认为,这是“末代港督”彭定康临走之前大撒金钱收买人心,同时在为将来接手的特区政府“埋地雷”。

陈佐洱经过请示,即在当月月底举行的第5次专家会议上“开炮”了:“中方主张香港社会福利要不断提高,基本法里也有明确规定,1997年以后也是有保障的。但像这样用比GDP高5倍的速度来增长社会福利,而且要连续10年,就好比在一条崎岖的山路上,开一部高速的赛车。如果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多少年,可能会‘车毁人亡,这个肇事司機就是港督彭定康。”

恼羞成怒的彭定康当天就率领一众港英高官亲自出马,用偷换概念的办法“掉包”,妄称中方说提高福利就要车毁人亡,开车的司机是香港人民等等。

舆论蜂拥而至,陈佐洱面临巨大压力,但有中央和香港同胞支持,他顶住了。

香港回归后不久,遭遇亚洲金融风暴,外国对冲基金把香港当作“提款机”,特区政府动用上千亿元财政储备击退了风暴。

董建华、曾荫权、梁锦松、唐英年都曾动情感谢中央政府、感谢陈佐洱当年主谈财政预算案编制时为香港“看住了这笔钱”。

(摘自《中国统一战线》)

猜你喜欢

香港回归预算案特区政府
藏品见证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25周年
对香港回归二十年的反思
针对香港反对派①“占中”“公投”②行为的对策建议
沁园春·贺香港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