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邹竞让中国人的记忆“底片”有了色彩

2022-07-04胡春艳刘晓艳

华声文萃 2022年8期
关键词:胶卷天津大学底片

胡春艳 刘晓艳

2022年6月9日,天津大学教授邹竞走完了她多彩的一生,享年86岁。

很多人印象中,最后一次见到邹竞是在2021年天津大学126周年校庆那天。她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天津大学北洋广场,女儿谢红举起手机为她拍照留念。照片定格了85岁邹竞的笑容和光彩——一头银发,化了淡妆,身着她喜欢的红色上衣。

这色彩,是她一生追逐的梦。她从上世纪70年代起,先后主持开发了三代乐凯彩色膠卷,实现了国产彩色胶卷从无到有的巨大突破,让中国人的记忆“底片”有了更多色彩,也正因此,她与“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一同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邹竞生于上海,在幼年经历战乱,又在充满革命理想的年代成长,中学时期的邹竞就确立了人生理想:像居里夫人那样,去探索奇妙无穷的化学世界。

随后,邹竞赴苏联攻读当时国内尚属空白的电影胶片制造及洗印加工专业。

留学期间,邹竞得知国内第一座大型现代化胶片厂——保定电影胶片厂(现为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筹建,这是被列入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学成回国后,她直接来到了北方古城保定。

当时的保定刚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新建的电影胶片厂位于西郊杂草丛生的荒芜之地。进厂后,吃饭是用粗黑陶瓷大碗盛饭,碗里只有碜牙的地瓜干和胡萝卜汤,睡的是十几个人共用的大通铺……比生活条件更艰难的是,还没有建成的胶片厂正面临苏联撤走专家、停止供应关键设备的困境。

邹竞被分配到刚组建的特种感光材料研究室,从事军工胶片的研究。她接受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特种红外军工胶片的研制,这是国防科委下达的紧急军工任务。而此时,刚24岁的她面临的科研条件却是:没有资料、没有设备,实验室工作条件极差。

看上去文文弱弱的邹竞带着两名18岁的青年工人,就在夏天像蒸笼、冬天像冰窟的暗室中,开始了高、精、尖特种红外胶片的研制。依靠在大学里学到的胶片制造基础理论知识,在攻关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她带领团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从1960年底到1965年底,5年间先后研制成功了多种型号的红外胶片,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了当时国防军工的急需。

1978年,当时世界上能生产彩色胶片的只有美国、日本和德国。中国刚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研制国产彩色影卷的蓝图开始绘制,邹竞正是这幅蓝图的主画手。

为了完成这份“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邹竞带领团队经过7年的科研攻关,1985年研制出中国第一代国产高温快速加工彩色电影负片和民用彩色胶卷。1986年,乐凯100日光型彩色胶卷(Ⅱ)正式投入工业化生产,实现了国产彩卷零的突破,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彩色胶卷的历史。

(摘自《中国青年报》6.10)

猜你喜欢

胶卷天津大学底片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简介
旧底片
一座城的70年时光底片
商业摄影师的胶片情怀
为什么数码相机不用胶卷也能照相
学生写话
保护光明的“底片”
Foma与Rollei黑白胶卷试拍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总目次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