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分析
2022-07-04陈亮
陈亮
新时期的媒体融合,为初中古典诗词教学提供更多新渠道,让古典诗词教学大受裨益。基于此,本文将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与融媒体结合,挖掘更多教学可行性,使用创新手段体现古典诗词价值,更好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一、借助视听媒介细致诵读,引导学生品味古典诗词音乐美
进行古典诗词教学时,教师要借助诵读,引导学生了解文意,借助工具书,掌握基本内容,在学生们感悟与积累下,提升欣赏品位,培养学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还要带领学生用耳朵捕捉诗词的音乐性,形成良好的鉴赏习惯。
诵读教学时,教师要先把握诗词中哪些字词应该重读、轻读,要使用怎样的语气节奏,这就要教师精准把握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与情感脉络。一些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扎实,如普通话不标准,就容易在诵读时,削弱古诗词的表现力,影响了学生对古诗词情感的把握,降低学习效果。融媒体时代下,多种媒介平台的产生,解决了教师诵读不到位的情况,众多名师在网络中上传自己的朗诵篇目。现在随着文化类节目的盛行,更多播音主持人参加古典诗词类的节目,教师可在网络中搜索此类视频或者音频作为教学资源,为学生播放,让学生注意诗词诵读时的语气、节奏与情感变化等,并通过模仿诵读,自然增强诗词的感染力。例如七年级语文上册的《观沧海》,是诗人曹操北征乌桓胜利后,在返乡途中创作的。曹操在战争胜利后心情愉悦,在登上碣石山之后,面对辽阔苍茫的大海,内心激动不已,于是创作了该诗词。网上关于《观沧海》的朗读音频较多,教师可以选择撒贝宁主持人朗诵的《观沧海》,通过清晰的吐字与洪亮的声音,带领学生进入诗人创作的意境中,传递情感。还可为学生播放著名朗诵艺术家方明的诵读,通过饱满的情感与轻重缓急的节奏处理,诠释了诗人登上碣石山后,开阔的胸襟和激昂的情绪,充分调动学生情绪,引发情感共鸣。
通过细致的诵读,不但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诗词的理解,还能增强语感。成功的诵读在情感与节奏、语调上都要精准把握,所以诵读技巧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教师点拨与细致的讲解。引导学生投入情感,了解内涵。利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激发朗读兴趣,获得良好的语感与素材积累,为后期学习难度更大的古典诗词奠定基础。
二、借助视听媒介创造情境,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意境美
情境教学是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突破口,通过课堂开始、中间、结尾或者整节课情境的贯穿,可助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最佳状态,快速内化古典诗词知识,提升教学效果。基于融媒体背景的古典诗词教学情境的构建,可从下面几点进行。
(一)构建画面情境。在写景或者抒情类古诗词教学中,可借助图画的形式,呈现作者诗词中的画面,让学生置身实际情境中,获得审美体验,在“诗如画”中体现诗词的核心。如果教师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将抽象性的语言和实际事物联合,将“诗中之境”变为可见的“眼中之物”,可以助学生快速理解诗词的内涵与作者的情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竹里馆》,通过实物幽篁、明月、深林自然景物和作者长啸、独坐、弹琴等内心独照,体现即使作者一人在深林中独居,没有官场的黑暗与功利的追逐,也不会感到孤独。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呈现作者一人独坐竹林享受明月光影的画面。或者教师制作动态画面,让学生在真实感受中体会作者创作的意境。
(二)构建视频情境。视频情境教学,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使用特定的视频资源,引导学生在观看中产生学习兴趣,建立与作者相同的情感体验,对古典诗词的学习产生渴望。视频资源直观性较强,所以可以借助特定视频资源的播放,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与遭遇,达到延伸课堂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目的。例如《龟虽寿》教学中,以曹操生平为切入点。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多样化,有“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胸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悲凉、“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的决绝。在不同的影视剧中,对曹操的解读也不同,如《三国演义》中呈现的是曹操狠辣决绝的形象;《三国》中呈现的是胸怀大志的形象;《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曹操格局高远的形象等。通过较多影视资源的导入,学生可以从多方面了解《龟虽寿》的作者,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让学习效果更连贯和高效。
三、借助媒体互动构建自媒体语文学习平台,丰富教学形式
自媒体指微信、QQ、微博等交流软件,其有很强的便捷性,是现在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部分。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借助自媒体,自主发布信息。教师可以结合自媒体学习平台,为学生发布学习资源,与学生在网络上互动,让语文古典诗词课堂从线下延伸到线上。教师可以借助媒体学习平台,结合第二天要教学的内容,提前发布语文知识点,引导学生提前预习;还可在一节课教学结束后,为学生发布重难点知识,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平台留言,交流收獲与建议,分享困惑与心得。
例如,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唐诗三首》教学中,有白居易和杜甫的诗歌,作为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学生对其还不了解,所以在教学前,教师先在自媒体学习平台中,为学生分享现实主义的概念,然后与李白的创作风格作区分。教师介绍《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安史之乱未完全平定为写作背景,再向学生讲述安史之乱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在课前就知道,诗人杜甫正是因为安史之乱受到影响,才创作此类诗歌,以此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情感。通过自媒体平台,为学生介绍古典诗歌创作背景与有关概念,学生们容易理解,并能结合个人的能力掌握。再如《木兰诗》作为北朝民歌的代表,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一直被传颂,并被转化为多种艺术形式,如电影、戏曲等。教师可以在互联网媒介中,挑选木兰替父从军的影视资源,然后在教学前通过自媒体为学生分享,同时介绍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加深学生对《木兰诗》的了解,对替父从军的举动产生共情。教师可布置让学生完整观看有关木兰诗的动画片、电影与戏曲等艺术作品的作业,让学生在自媒体平台中分享自己的观后感想,进一步体会花木兰的传奇故事。
自媒体下语文学习的构建,可以为学生创建更自由与轻松的学习环境,因为在自媒体平台中,每一名学生都能作为“新闻记者”,观察生活,评论社会问题;或者是情感记录者、话题热点组织者。在设置作业方面,教师可以借助自媒体平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引导学生自学,查漏补缺。
综上,古典诗词教学中融入融媒体可帮助教师扩展教学资源途径,创新教学模式,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融媒体与初中古典诗词教学的结合,为古典诗词教学开辟新的路径,丰富了古典诗词教学形式,更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文化底蕴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