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书籍设计中的手工元素

2022-07-04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手绘设计者手工

文 艺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书籍是人类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两个与书籍有关。广义上的书籍可以从甲骨文算起,从龟甲兽骨到竹简木犊,从丝帛到纸张,从刀刻到书写,从雕版到活字,材料、工艺、技术不断创新,书籍的种类也越来越繁多,而书籍记录与传承人类文明的功能却从未发生变化 ,带给人们体味书韵墨香的美好追求从未改变。

1 手工元素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

蓬勃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引领人们快速进入数字阅读时代。电子读物以其巨大的信息载量和飞快的传播速率,对传统书籍造成了巨大冲击。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更倾向于接受图像和影音作品,而非传统的纸媒读物;纸媒的式微收窄了书籍装帧设计的市场,使得具有手工元素的书籍也越来越罕见[1]。

现代书籍设计在运用现代设计方法的同时,将手工的拼贴裁剪、手工刺绣、立体折叠、混合材料等不同技法结合在一起,使其既能传承手工元素原本的质朴、随性与灵动,又能满足书籍设计所需的内涵与理性,突出书籍的特色,让手工表现元素以承继与创新的形式使书籍设计焕发新的光彩[2]。

①拼贴裁切。拼贴是书籍装订与书籍内容设计当中常用的手工元素,古代的旋风装、蝴蝶装等装帧形式都应用到了拼贴。拼贴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所以可以通过机械进行制作。目前,书籍设计主要将拼贴应用在书籍内页的设计上,其中艺术类、儿童类等类型的书籍应用得比较多。这种形式可以增强书籍的趣味性。如未来出版社出版的乐乐趣童书《过年啦!》是专为儿童设计的中华传统节日体验立体书,书中运用拼贴的方式设计了大量可翻转、可打开、可拉移的小机关,代入感极强。裁切多以异形裁切和镂空等形式被应用在书籍的造型上。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手工裁切已被机器模切取代。现代书籍常以这种多元化多维度的视觉符号丰富书籍层次,展现特别的视觉趣味,优化书籍的视觉效果。

②手工刺绣。刺绣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工艺。将传统刺绣材料的多样性特征与现代艺术的装饰性特征结合起来运用于书籍设计,可以极大强化书籍的立体感。企鹅兰登出版的企鹅手绣经典系列(Penguin Threads),以特殊的创意和工艺展现文学名著之美。这个系列每本书的封面设计均来自刺绣艺术家的纯手工刺绣,整个封面、封底、前后勒口全部覆满刺绣花纹,书封内侧也保留了手工刺绣过程中留下的线头和针脚,使作品在图案上既有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又具有质感多变、层次鲜明细腻、立体感强的特点,极具艺术价值。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朱赢椿设计的《不裁》一书中在封面封底及勒口采用随意的红色缝纫走线,风格极简,这种表现形式极具个性,由设计思维不断转化、深入,促使手工表现元素与设计者思维之间产生互动融合,展现书籍设计的文化底蕴[3]。

③手绘。手绘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从古代的彩画到现代的漫画、插图都属于手绘。书籍装帧设计当中的字体、插图都属于手绘元素。目前手绘主要应用在书籍封面与插图的设计当中[4]。设计人员可以利用书法、涂鸦、漫画等元素设计书籍的封面,增强书籍封面的艺术气息。在信息时代,大量设计者使用手绘板模拟油画、速写等不同笔触,为书籍绘制插图,可节约绘制时间,且最大程度地保留手绘的笔触痕迹,优化绘制效果。

④折叠。传统书籍装帧形式中的经折装、蝴蝶装等都是使用折叠手法的装订方式。折叠因其制作方法简单、效果丰富成为书籍设计中常用的手工元素。设计者通过翻折、旋转或断折等方式来进行塑型,利用纸张的方向变化组合成丰富层次,使视觉效果得到升华。如图1的《红楼梦》内页就采用了传统经折装的设计形式,并利用向内翻折的手法改变了内页的单调,层次饱满,更好地反映出书籍特色。

图1 《红楼梦》书籍内页设计[5]

⑤其他方式。中国古代用以防范机要信函被拆的传统封缄形式——火漆,逐渐在现代书籍设计中得以应用。为优化书籍的艺术效果,在封面用火源熔化火漆,加盖专门设计的印章,既美观又有复古感。早期火漆章的图形以家族标志或个人标志阴文篆刻为主,用在现代书籍设计中则题材更为广泛,多结合运用文字及代表书籍内涵的图形。这种传统手工元素以其悠久的历史、斑驳的蜡印痕迹吸引着读者。

2 手工元素在书籍设计中的特性表现

2.1 艺术性与功能性

手工元素以其朴实自然的特色、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现代书籍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设计者通过运用书法文字和传统手工装订形式等元素来表现民族特色,不仅保留了鲜明的艺术风格,而且更能反映书籍的文化内涵,为读者提供美的感受。同时,在书籍设计中运用手工元素可以强化元素的整合、局部的设计细节等,彰显书籍的功能性。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将艺术与书籍的实用性有机融合,注重书籍内容的可读性,尊重阅读规律,达到审美形式与阅读功能的完美结合[6]。

2.2 主题性与系统性

书籍设计是一个三维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系统工程,设计者需要根据书籍的主题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予以表现,体现设计的主体性与系统性。合理运用手工元素可以体现出设计者的立意,如利用手工折纸粘贴增加儿童书籍的趣味性,或通过手绘插图来表现情节等。图2是全国装帧金奖作品、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小红人的故事》的设计,作者采用剪纸小红人形象,传统线装形式,从右到左的内文版式等,呈现出手工元素的独特魅力[7]。

图2 《小红人的故事》装帧设计

2.3 民族性与独特性

现代书籍设计师开始探索本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风格的融合,以形成既具有民族特色又适应当代审美需求的书籍设计形式。扎染肌理、剪纸等手工元素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或不可复制性,正是这一独特性满足了读者求异求趣的需求。如图3,剪纸艺术家赵希岗在获2015年“中国最美的书”、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兔儿爷丢了耳朵》的内页设计中,创造了最具北京特色的非遗形象“兔儿爷”的新剪纸形象,增添了中国传统节日气息。在这一作品中,作者为适应低幼儿读者需求,打破了传统剪纸的单一色调,设计整体简约大气,是新剪纸元素在书籍设计中的杰出典范[8]。

图3 《兔儿爷丢了耳朵》书籍内页设计

2.4 商业性与前瞻性

在网络技术发达的时代,读者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正脱离原有二维模式,迅速进入创新变革时期。设计者不断尝试以手工媒介为载体,组编信息创新书籍传播方式。书籍的手工化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实践领域,它不再局限于传统书籍信息的二维化形式,而是更加突出“手工加创新”这种表达方式来使图书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从而影响读者的选择。因此,足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对书籍设计的前瞻性尤为重要。

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书籍材质媒介的不断更新,必然导致书籍传播方式的改变。书籍设计以展示文化商品为目的,在设计中要不拘泥于现有的书籍模式,通过使用不同的手工技巧展现书籍的特点等基本特征,为读者提供直观的图书信息和强烈的视觉冲击,以激起读者的购买欲望。

3 书籍设计中手工元素的美学价值

3.1 寓意之美

中国古代美学讲究“寄情于物、借物抒情”,只有注入真实情感的艺术作品才能更加鲜明突出,情理融合。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强烈的趋吉避凶观念,常用谐音字或通假字来传递美好寓意,如用“葫芦”表示“福禄”、用“鱼”象征“有余”、用“蝙蝠”象征“福”等;或利用一种事物的特性来赞美另一事物,如乌龟象征着长寿,回纹由于其连续的特征常用来表达富贵不断的吉祥寓意等。我国传统书籍以线装为主,古朴温雅;在现代书籍设计中,有的设计者继承了我国传统书籍繁复而有仪式感的装订工序:搓捻、打孔、贴皮、选线、贴签,或将“四眼一线”的传统装订方式改进为象征吉祥意义的回纹线装或龟背纹线装等。这种设计“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形式更为美观,意在利用传统纹样传达祝福,满足人们祈福的心理需求,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并用这种设计方式拓展了设计者在利用传统纹样创作时的意象化审美观念,使书籍更增添了寓意之美。

3.2 品味之美

读者阅读品味的提升要求书籍设计者不断提高审美观念,使书籍从文字记录发展为高品质阅读载体。书籍的品味之美由设计者的地域、民族、审美、情感等元素决定。传统手工艺元素应用于书籍设计的主旨在于凸显东方文化气质:如设计者使用中式传统服装手工盘扣工艺于书套的封口处,既起固定连接书套作用,又凸显了图书的独特品味,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

3.3 生态之美

传统印刷业对纸张的依赖对生态产生了一定影响,由原材料和印刷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已引起设计师的重视。为使图书出版印刷产业获得尊重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设计者在作品中表现生态之美和环保理念是题中应有之意。吕敬人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食物本草》一书设计中采用藤编工艺制作书盒外部造型,把传统手工编织工艺融入书籍设计,改变了纸张为书籍唯一载体的传统。还有设计者采用环保不织布结合刺绣方式设计书籍封面,手感温润,质感独特。采用绿色生态的手工艺形式不仅顺应潮流,更可发挥其较为灵活的艺术特点,增加书籍艺术表现的多样性,在书籍设计中释放新的生机。

4 结语

电子读物的猛烈冲击和读者审美能力的提升,使手工元素在书籍中具有了无限的可操作性与创造性。然而将趣味随性的手工表现元素运用于理性的书籍设计中,就必须在分析各种传统手工元素的形式特点、表现方式基础上提炼、创新,用个性化的手工思维弥补计算机设计的僵化重复,使书籍设计呈现出温暖、趣意的独特风格,满足读者视觉和心理的双重感受。

猜你喜欢

手绘设计者手工
手绘风景照
齐心手绘《清明上河图》
2020德国iF设计奖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手绘
手绘二十四节气
手工DIY
杨敬:深水区医改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