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育人视域下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新探索
——以“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习主题为例

2022-07-04吴佳盈

教育观察 2022年17期
关键词:研习水资源协同

吴佳盈

(杭州市临平区临平第二中学,浙江杭州,311100)

一、引言

协同育人是基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背景提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的迫切要求。[1]协同育人涉及教学、管理、资源利用等多方面的工作,是指承担着育人任务的各方在系统内分享资源、汇聚能量,有效培育人才的多方互动过程,要求教师将学习课堂向社会延伸,实现做中学、学中做。[2-3]换言之,协同育人要求教师整合学校、政府、社会与企业等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以历史、人文地理和相关学科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全球视野和环境意识。整合历史与地理两个相互关联的学科领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整体规划内容目标的设置与实施,是历史与社会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4]历史与社会课程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注重史地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要求教师在统筹相关学科知识、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因此,教师积极建构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方式,是历史与社会课程对协同育人理念的创新。本文将以“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习主题为例,整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下两册的内容,探索历史与社会课程如何运用协同育人理念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价值观念。

二、实践探索——以“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习主题为例

(一)整合教材,选定主题

协同教育理念主要由目标一致性、要素互动性、时空接续性、效果 1+1>2四个要素构成。[1]《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该课程的内容目标可分设三个主题,并将主题一设定为生活的时空,即“以时间和空间为框架,帮助学生从生活的区域、生活的变化两个视角观察和感受生活的意义,同时获得有关地理、历史探究的专门技能和综合能力”[4]。因此,在“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习活动设计阶段,秉持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这一目标,笔者先整合教材的章节知识,选取了和“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题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和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主要与区域认知有关,要求学生着眼于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了解不同区域的人文景观。整合教材内容是促进协同育人的生发点。教师将“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两个章节的内容结合起来,开展“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主题的研习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契合协同教育理念要求的目标一致性、要素互动性的特点。根据研习主题的设定,本次研习内容分组如下:第一组“稻作文化的印记”与“富庶的四川盆地”,第二组“水上都市”与“水乡城镇”,第三组“逐水草而居”与“草原风情”,第四组“沙漠绿洲”与“丝路明珠”。在此分组下,学生可以选取气候条件相近或气候条件不同的两个地区进行探究性学习。

表1 教材章节内容

(二)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协同

1.课内教学

协同育人可以丰富和拓展教育教学模式。在“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主题的研习活动中,笔者从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两方面入手,设计了如下研习活动,以促进协同育人理念和历史与社会课程的融合。在课堂教学环节,笔者设计了“气候条件相近/不同的两个区域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活动,让学生从水文情况、水利工程、农业发展等区域发展条件对比气候条件相近/不同的两个区域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两个区域水文形成的原因。如表2、表3所示,通过对比以色列和我国新疆地区的区域发展条件,学生得知以色列和我国新疆地区的自然条件,了解到以色列人民与我国新疆人民如何因地制宜,创造性地使用海水和冰雪融水,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措施,依托有利的市场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创造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叹为观止的奇迹。如表4、表5所示,通过对比气候条件不同的两个区域的发展条件,学生明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论是水资源稀缺的地区还是水资源充沛的地区,人们只要遵循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通过创造与实践,各自发展适合本地的经济特色。因地制宜是社会经济发展应遵循的准则,只有趋利避害,促使不利因素向有利因素转化,才能发挥人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既美化环境又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5]

表2 气候条件相近区域的水资源利用情况

表5 “丝路明珠”与“天府之国”的自然条件对比

在人地关系中,空间位置与自然条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在以“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主题的研习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水资源同样稀缺的两个区域或水资源充沛区域与水资源稀缺区域的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也可以让学生对比水资源同样充沛的两个区域的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加深学生对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认知。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降水同样充沛、河网同样密集的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在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异同点,以加深学生对人地关系和谐的理解。除横向比较外,教师还可以开展纵向比较,如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与享有“苏湖熟,天下足”美誉的太湖流域之间的对比。纵向比较更侧重学科间的协同育人,契合协同育人要求的时空接续性,也更能让学生明白人类社会发展脉络,明白人并不是被动地消极地适应自然,而是主动地积极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6]

2.课外活动

协同学理论强调组织内部协同努力,以及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达到有序的逻辑结构,积极推进各项系统中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过程,从而实现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协同效应。[1]与传统教育相比,协同育人的目标是培养既懂得相关理论又具备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劳动者,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方面突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可以说,教材内容是协同育人的生发点,校外实践是协同育人的自然延伸。因此,在“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习主题的教学探索中,除在课内教学环节注重活动主题、活动内容协同外,笔者还开展与课内教学协同的课外活动,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调查身边的水资源污染情况,分析成因并提出治理建议。在教师带领和引导下,学生调查了学校周边的水资源利用情况,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丰富了直接体验,提高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社会参与中涵养了家国情怀,增强了水危机意识,提升了综合素养。由此可知,校外实践的活动方案只有根据教材内容设定,才能做到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协同。

(三)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协同

协同育人需要充分发挥各主体和资源的集中优势,促进各要素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主要由校内资源机制、校外资源机制、家校资源机制三部分组成。协同育人的校内资源机制是指构建教学科研育人、管理服务育人、文化熏陶育人、实践体会育人、网络引导育人等“多位一体”的格局。协同育人校外资源机制是指学校与政府机构、企业、实践实习基地等进行无缝对接,构建协同育人的稳定实践网络。协同育人的家校资源机制是指运用系统论思维,匠心探索校园内外、课堂课余、网上网下相互串联的实践路径。[7]杭州市临平区是浙江省创新经济的排头兵,产业结构较完善,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临平第二中学办学历史有四十余年,知名校友众多,在当地有不少优秀的企业家,他们对母校的发展鼎力支持。这些为学生深入企业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临平第二中学还与科技馆、图书馆,以及街道与知名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为学生的校外实践与研究性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习主题的教学探索中,笔者特别注重在校外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真实体验,多方邀请有关人士积极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校外实践强化课内习得的知识,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知识充分融合起来。可以说,学生之所以能充分、有效地开展并完成社会实践,历史与社会课程协同育人之所以能取得1+1>2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实践活动得到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的广泛支持。例如,在调查某村河道污染情况的实践活动中,当地某知名企业不仅让学生实地参观他们的污水处理流程,而且委派专业人员全程讲解,为学生答疑解惑。在撰写调查报告前,校内某科研素养较高的教师专门为学生讲解如何撰写调查报告,以及帮学生批改调查报告。在成果展示环节,学校、街道、相关企业还专门开设宣传墙,广泛宣传学生的实践成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校外实践直接、体验深刻,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提升了家国情怀素养,实现了历史与社会学科育人与实践育人的价值。

三、结语

历史与社会学科协同育人以典型的教材内容为主题,以课内学习与校外实践为方式,以体验与感悟为升华,整合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全方位涵育学生核心素养。教师立足课堂,引导学生进行综合研习,将典型的内容放在一起集中探究,可以突出主题。教师努力建构学校与企业、有关部门协同育人的新格局,突破学校围墙的限制,组织学生深入街道与社区,为学生研学创造条件。这样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探索,使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深刻,有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猜你喜欢

研习水资源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研习新媒体: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拥抱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泰拳的研习方法及身体的生物适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