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健脾法提前干预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2022-07-04王向东廉海红陈陆泉
屈 静 王向东 廉海红 陈陆泉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 100730;2.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 100029;3.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 100029)
变应性鼻炎(AR)是易感个体接触变应原所诱发的鼻黏膜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1-2]。目前,全球有超过10亿的AR患者[3-4]。近年来我国AR患者的数量亦不断增加,据研究报道,AR在国内中心城市的患病率由2005年的11.24%升至2011年的17.6%[5]。AR按变应原种类分为季节性AR(SAR)和常年性AR,SAR症状发作呈季节性,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有些地区SAR占AR一半以上[6]。北京地区花粉播散存在春秋两季高峰,春季主要是树木花粉,秋季主要是草本花粉[7]。SAR一般发作症状重,与季节相关,反复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针对SAR除常规治疗,预防性治疗有望成为突破点[8]。在2015年天津指南[9]首次推荐在花粉播散期前口服抗组胺药或肥大细胞稳定剂等来预防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其实预防性治疗符合中医“治未病”原则,也是优势所在。前期应用清肺健脾法治疗AR取得满意疗效,此次探索在花粉季前2周预防性治疗,取得不错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西医SAR诊断标准参照《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制定。中医肺热脾湿证候诊断参照《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10]《中医耳鼻咽喉科学》[11]拟定。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至少2年在同一季节发病,每年发病季节基本一致,且与致敏花粉传粉期相符合;年龄18~65岁;自愿参加本实验研究,自愿终止所有可能影响受试药物评估的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近2周内服过类固醇药物和1周内服过抗组胺类药物或外用类固醇制剂者;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急性鼻炎,或者合并严重哮喘重鼻中隔偏曲、肥厚性鼻炎疾病者;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对本药物过敏者;妊娠、哺乳期或准备妊娠女性。
1.2 临床资料 受试者来自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同仁医院中医变应性鼻炎专病门诊及鼻过敏科的季节性变应性鼻炎门诊患者60例,用SPSS软件按两组1∶1比例生成随机数字表,制作随机信封,受试者按就诊顺序领取信封,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18~64岁,平均(45.20±8.70)岁;病程3~7年,平均(6.70±4.50)年。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受试者年龄21~62岁,平均(41.30±10.30)岁;病程3~8年,平均(4.30±3.70)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在实施前已经北京同仁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花粉季前2周开始给予清肺健脾治法中药,对照组花粉季前2周空白,花粉季开始均使用清肺健脾中药汤剂4周。根据患者所对应过敏花粉的预报开始用药。药物组成:生麻黄1 g,生石膏15 g,黄芩10 g,桑白皮10 g,炙枇杷叶10 g,辛夷花10 g,炒苍耳子5 g,生薏苡仁20 g,茯苓15 g,炒牡丹皮10 g等。由北京同仁医院制剂室统一煎制,每日1剂,每剂200 mL,早晚温服各100 mL。
1.4 观察指标 1)变应性鼻炎症状和体征评分。据指南[12]建议,以四分法评价4个鼻部症状(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以及2个眼部症状(眼痒、流泪),即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度,症状轻微,易于忍受;2分为中度,症状明显,令人厌烦,但可以忍受;3分为重度,症状不能忍受,影响日常生活和(或)睡眠。2)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标准版,用于18岁以上成人,包括7组28个问题。3)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肺热脾湿证候评分,参照方案拟定标准[10-11]。4)血清特异性IgE树木花粉即杨、柳、榆树花粉血清特异性IgE测定。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入组受试者60例,因生活工作变动,脱落受试者3例,其中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其余均完成本试验。
2.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1。入组2周即发病时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4周、6周比较,两组均较入组时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表1 两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0周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下同。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29 28 0周1.24±1.46 1.35±1.52 2周5.17±5.22*△8.82±4.97*4周5.36±5.72*△9.12±6.29*6周2.93±3.12*△5.37±5.57*
2.2 两组治疗前后RQLQ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入组2周即发病时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4周、6周比较,两组均较入组时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表2 两组RQLQ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RQLQ评分比较(分,±s)
组别n 0周2周4周6周治疗组对照组29 28 4.38±3.67 5.43±4.21 42.92±25.46*△78.11±20.16*56.57±30.54*△80.72±29.87*19.21±13.45*△28.87±18.94*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见表3。入组2周、4周比较,两组均较入组时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6周时,组内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表3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s)
组别n 0周2周4周6周治疗组对照组29 28 2.46±1.78 2.57±1.24 4.87±3.83*△8.65±5.89*5.12±5.25*△9.23±6.36*3.27±3.16*4.87±5.21*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特异性IgE比较 见表4。两组入组时树木花粉即杨、柳、榆树花粉血清特异性IgE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入组2周比较,两组均较入组时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6周时,组内有显著差异,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表4 两组血清特异性IgE比较(kU/L,±s)
表4 两组血清特异性IgE比较(kU/L,±s)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29 28 0周0.45±0.53 0.51±0.36 2周0.98±0.51*△1.87±1.12*4周0.87±0.46*1.08±0.76*
3 讨 论
预防性治疗成为目前SAR研究的热点和可能突破点。Ciprandi[13]提出了AR最轻的持续炎症反应期,即AR患者的鼻黏膜一直存在相对较轻的变应性炎性病变。Storms等[14]发现SAR患者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鼻黏膜内已经发生炎症性浸润。张罗、欧阳昱晖等[15]提前2周口服孟鲁司特钠,对照组空白,花粉期两组均用糠酸莫米松4周,结果提前干预组打喷嚏、流涕和鼻痒等过敏症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改善。目前,西药预防性治疗SAR对预防用药的具体药物和提前治疗时间均没有具体规定,多提前2~4周开始预防用药,且持续用药4~8周至花粉期结束[16]。变应性鼻炎在中医属“鼻鼽”范畴,季节性鼻鼽在非花粉季无明显症状,而提前干预即“未病先防”能够改善患者肺热脾湿证候,改善发作期的症状。罗超等[17]将60例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预防性治疗组和正常干预组,治疗组在花粉季开始前2周予口服中药配方颗粒,对照组仅在花粉季开始服用中药6周,结果显示提前用药可有效缓解患者发作期鼻部症状。这些研究采用主观评价,未提供实验室客观检查。
本研究对SAR提前2周干预,观察症状、生活质量、中医证候评分,纳入客观检查杨、柳、榆树花粉血清特异性IgE,以评价提前干预的优势。变应性鼻炎是IgE介导的鼻黏膜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18],血清特异性IgE能直接反应受试者对特定过敏原的变态反应炎性程度,是药物治疗效果标准评价指标。研究结果,两组症状评分、RQLQ、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特异性IgE在入组2周即发病时有显著差异,提示提前2周用药能减轻发病时症状、生活质量,降低花粉特异性IgE。两组症状评分、RQLQ、中医证候评分在4周即发病高峰期有显著差异,提示提前干预能减轻发病高峰期症状等。两组症状评分、RQLQ在6周时有显著差异,提示提前用药能改善受试者整个花粉季症状、生活质量。
清肺健脾治法是笔者传承燕京学派“石膏孔”孔嗣伯、支楠教授在同仁医院诊治AR的多年临床实践中,突破传统的“虚”“寒”辨证,总结提出,认为变应性鼻炎“郁热伏气”是发病基础,“脾虚湿聚、湿郁化热、阻于肺经”是发病关键。“肺热”“脾湿”是变应性鼻炎发病的重要病机,前期运用清肺健脾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此次研究对SAR提前2周干预,在清肺健脾治法方药[19]的基础上微调药物,具体药物有生麻黄1 g,生石膏15 g,黄芩10 g,桑白皮10 g,炙枇杷叶10 g,辛夷花10 g,炒苍耳子5 g,生薏苡仁20 g,茯苓15 g,炒牡丹皮10 g等,继续应用生石膏这个孔门特色用药,认为其非大寒之品,而是性凉而微寒、咸而微涩,凡内伤外感,病确属热,投无不宜[20]。羚羊角粉调整为炒牡丹皮10 g等药。整方有清肺健脾、抗敏开窍的功效,治疗变应性鼻炎肺热脾湿证候效果佳。
研究证实了对肺热脾湿证候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提前2周应用清肺健脾法汤药,较发病时干预,能降低发病时血清花粉特异性IgE,改善受试者全花粉季的症状、生活质量。提前干预是目前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治疗的热点,也是提高疗效的可能突破点,与中医理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不谋而合,既往相关研究也有证实,但缺乏客观检查,而此次研究提前用药,全过程监测,进一步证实了提前干预的优势。下一步研究应针对免疫机制,扩大样本量,采用随机双盲研究方法,进一步证实清肺健脾法提前干预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优势和机制,为制定了路线和指南提供有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