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2-07-04孙春花
孙春花,沈 贤,赵 鑫
(浙江安联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杭州 31005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普遍不强,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危害,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大气污染,其直接影响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不可或缺。当前,应加强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实时了解大气污染情况,及时采取治理措施,缓解大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还人们一片蓝天,为人们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本文重点分析了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和应用策略,以更好地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水平。
1 大气污染概述
大气污染成因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特别是人类生产活动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最大,如燃煤、汽车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工业驱动。工业发展中,燃煤使用量逐渐增多,加剧了大气污染。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多,汽车尾气排放量不断加大,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95 亿辆,如此多的机动车势必排放大量尾气,给大气环境带来威胁。另外,各类扬尘也会污染大气环境。大气污染将给动植物、气候等带来极大威胁。而大气污染又具有范围广、污染成分复杂、治理难度大的特点,特别是受空气流动的影响,大气污染极易扩散,很难实现集中控制。
2 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大气成分指标进行监测,了解大气环境质量情况及污染程度。环境监测能够及时了解大气环境质量及污染变化,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治理大气污染提供参考。具体来讲,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有三大作用。
2.1 加强环境监管
随着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环境监管工作开始步入正轨,并在环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环境监管中,一项有效方法便是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借助信息技术对环境质量指标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为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环境监测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能够及时反映环境质量变化。大气污染成因众多,各地要加强环境监测,特别是工业区,及时了解区域大气质量现状,根据监测数据判断未来大气质量的走向。如果监测数据有异常,相关部门可以督促工业企业整改,减少废气排放量。所以,环境监测可以强化环境监管,预防大气污染。
2.2 明确大气污染的责任主体
当前,我国环境治理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噪声污染等不同,成因众多,特别是工业区,几乎每家工厂都会排放废气,大气污染治理责任难以明确。而环境监测通过对大气污染信息的分析处理,了解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进而判断出大气污染的责任主体。相关部门会督促责任主体采取措施治理大气污染。因此,明确大气污染的责任主体,能够大大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率。
2.3 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水平
大气污染治理要想做到对症下药,就需要通过环境监测实时获取大气环境的各项数据,了解大气污染的成因、种类,有了准确、客观的大气污染数据,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理。环境监测能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将大气污染情况完整、客观地展示出来,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水平。
3 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策略
3.1 创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物联网环境监测系统
物联网、大数据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环境监测系统也应朝这两个方向发展。当前,可基于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创建物联网环境监测系统,其功能如图1 所示。物联网可以保证系统硬件设备的通用性和接口丰富性,满足智能设备种类和协议的多样性要求,不管系统应用于什么场合,都能实现环境数据的采集、处理、封装、传输和控制。系统软件具有大数据收集、挖掘、分析与存储的功能,满足海量环境监测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存储需要。物联网环境监测系统不仅实现了对环境的二维监测和巡检,还实现了三维监测和巡检,将环境监测数据以三维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环境监测数据的利用率。物联网环境监测系统应用广泛,不仅应用在人防、消防、区域环保监控等传统领域,还应用在煤矿、化工工程等环境恶劣的场所,实时采集环境参数,提高环境监测效率,减少对人工的依赖。
图1 物联网环境监测系统功能
3.2 基于移动终端构建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机制
移动终端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一大方向,发展迅速,社会应用广泛,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为移动终端应用奠定基础。虽然大气环境监测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但大气环境质量关乎每个人的生活,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理应和公众共享。当前,我国很多地方大气环境监测结果都由环境监测部门发布,公众通过网络可以查询。但是,公众不能实时了解大气环境监测结果,因此应探索一种数据共享机制。在移动终端的支持下,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机制有了实现的可能。可利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为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提供平台,公众通过环境监测部门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就能随时随地了解大气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网络架构如图2 所示。环境监测部门共享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能起到宣传作用,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让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图2 环境监测网络架构
3.3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社会媒体宣传与监督
环境监测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强的工作,应用的软硬件设备较多。为了保证环境监测高质量开展,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为环境监测奠定良好基础。一是加强设备管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物联网环境监测系统应用大量硬件和软件,这些软硬件共同协作才能构建出物联网环境监测系统,满足环境监测的需要。因此,应加强对软硬件的质量管理,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和可靠性。二是加强人员管理,提升人员综合素质。物联网环境监测系统对监测人员的数量要求不高,但对其综合素质提出较高要求,其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环境监测专业知识,还应熟练掌握信息系统,最好有系统维护、系统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技能。三是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环境监测质量决定了大气污染治理决策科学与否,因此从参数设置,到环境监测,再到生成报告等,都应有一套标准、规范的质量管理流程。四是加强环境监测的监控管理。监控管理能够规范环境监测,提高环境监测质量。
环境监测是推进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环境保护离不开社会媒体的宣传与监督,舆论宣传和监督可以让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引导人们参与环境保护。首先,社会媒体应发挥宣传作用。可联合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宣传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强化公众对其的认知,让大气环境保护深入到公众生活中。其次,社会媒体应发挥监督作用。出现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时,媒体应承担其社会责任,还原事情真相,督促相关部门和相关企业及时做出处理。
4 结语
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有重要作用,是推进大气污染治理的有效途径。本文重点分析了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和应用策略。当前,各地要与时俱进,合理地将先进技术融入环境监测中,不断提升环境监测水平,为大气污染治理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