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惠金融背景下提高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2-07-04陈如锰

科学与财富 2022年5期
关键词:实体经济普惠金融

摘 要:实体经济和金融之间存在重要联系,两者只有共同发展,才能确保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出现了分离现象,在已有的银行资金体系中产生了内空转问题,对企业未来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新时代背景下,银行服务只有遵循普惠金融标准,才能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全新路径。银行需要重点关注普惠金融的保障能力与组织能力,增强实体经济服务质量,为金融发展创新全新路径。

关键词:普惠金融;实体经济;银行发展;研究路径

在社会改革的背景下,实体经济发展依然遇到巨大问题,在金融体系中需要关注的是资金服务问题,大部分金融资源流入大型企业,小型企业在融资获取方面难度不断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缺乏持久性和创新性。银行作为金融服务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需要做好普惠金融工作,逐渐扩充自身的服务主体,进一步解决实体经济服务问题。银行若想达到高质量发展需求,需要遵循普惠金融要求,增加实体经济服务覆盖面,增强金融服务质量。

一、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形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在金融服务体系中平衡是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社会各阶层发展都需得到金融支持,通过了解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得出,小型实体经济获得金融支持的难度较大,在新时代中,小型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逐渐增加,但是现实的需求并没有得到合理满足[1]。

(一)监管等生态环境未完善

由于监管体制影响,银行业同质化发展,缺乏差异化特色,担保方式多为房地产抵押,银行长期陷入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赚取存贷差的简单粗旷型传统业务中。金融法治环境有所欠缺,束缚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普惠口径小微贷款。银行自身对资产管理能力未能跟上发展需求,对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未能采取针对性的、符合实际的风险控制措施。

(二)“三农”领域金融服务较为薄弱

在金融服务角度来看,“三农”领域实體经济服务一直是关注的重点。虽然贷款方面有所生长,但是金融服务结构无法和现实需求相符,产生了严重失衡问题。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而言,现有的金融服务体系缺乏发展动力,对于经济落后地区来讲,使用的金融发展模式相对滞后,若想针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合理应对,需要改变已有的实体经济服务方案[2]。

(三)企业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实体经济中规模较大企业具有一定议价能力,可以多种渠道获得资金,中小型企业因自身缺陷,存在财务管理、资金运作不规范风险,部分企业存在与民间多头贷款,信息不对称也影响中小型企业融资能力。中小型企业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但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在贷款需求方面,获得的贷款不足实际需求的半数,贷款综合成本相对较高,对日常发展造成了直接影响。

二、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在新时代背景下,银行需要重点关注实体经济服务质量,将普惠金融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解决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银行在增强自身实体经济服务能力时,需要以长远发展视角,解决金融服务遇到的现实矛盾,赋予普惠金融全新意义。

(一)建立普惠金融事业完善的组织保障

在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时,政府需重视改善普惠金融生态环境,及时出台建设的政策措施,推动构建各参与方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数字普惠金融良好生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高效能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并构建对应的风险防控机制。强化监管引领,重视市场监管不足和过度监管问题,推进跨部门的综合监管,提供完善的组织保障,关键要做到信息传到位、政策落到位、服务送到位、荣誉给到位、困难帮到位。

(二)乡村普惠金融将成为主要的发展内容

围绕“乡村振兴”、“三农”问题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和保险保障体系,加强与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合作,加大为缺乏担保或抵押物的农户农企提供增信担保,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积极完成经济结构转型,创新农业担保方式,丰富抵质押物品种,将服务农村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出关于农业活动开展的信贷服务,金融服务凸显地方特色,满足行业运转需求[3]。

(三)银行需要守正创新,快速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数字技术的进步为银行业普惠金融服务带来机遇,银行业牢固树立“抓数字化就是抓未来”的理念,坚持普惠金融服务主体的公平准入,静下心来为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提供“足额、便捷、便宜”的普惠金融服务。通过新兴技术提供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提升金融产品创新与服务水平;充分运用数字技术防控风险,提升普惠金融安全、便捷、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办贷流程,实现贷款“全流程、线上化”办理,切实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和服务便利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普惠金融背景下,提升银行实体经济服务能力的方案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研究方式得出,银行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将实体经济服务作为重点内容,体现普惠金融的多方面优势,为银行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胡英全.积极作为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J].中国农村金融,2021(16):47-49.

[2]王霞.基于普惠金融发展下提高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建议[J].时代金融,2021(10):42-44.

[3]徐子威,徐宏喆.网络金融助力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探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0(06):43-45.

陈如锰 出生年月:1978年7月,性别:男,籍贯:浙江瑞安,民族:汉族,学历:本科,职称: 工程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实体经济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下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剖析
国内P2P平台风险控制比较分析
关于全球低利率问题的若干思考
电商发展过快的成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虚拟资本理论发展探究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浅谈我国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实体经济在金融支撑下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