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与对策分析
2022-07-04章雪平
章雪平
摘 要: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着慢就业比例增高、毕业生期待岗位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毕业生就业流动性大等问题,高校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就业指导、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社会需求、家国情怀引导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毕业充分就业是国家安定、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凸显。通过阐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意义,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探索做好大学生就业的可行性措施。
一、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性
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强烈的冲击,当前,稳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对于个人和家庭的价值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1.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助推经济高速平稳发展
经济发展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充分就业也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充分就业的实现程度影响着经济的持续增长。首先,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意味着确保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这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条件。其次,还缓解了政府及家庭的财政负担,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减轻了压力。第三,更有利于提高购买力,刺激消费需求,促进发展投资,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掌握现代科技的人力资源主要来源于高等学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
2.高校毕业生就业助力社会和谐发展
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不仅是家庭和谐发展的重要一环,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我国人口基数巨大,大学生的数量也非常之多,结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大学生就业岗位面临着一定的冲击与挤压。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長期以来将学习摆在首位,与社会交集少,抗压能力普遍较弱,如长期处于失业、待业状态,难以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可以有效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大学生是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大学生充分就业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成功转型。发挥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切实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学生是高等学校教育办学的主体,大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状况是高等学校教育质量、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志。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信心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对社会的贡献,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反映了学生的就业理念、高校的教育理念、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情况,高校毕业生如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人民群众也会丧失对高等教育的信心,进而影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
就业作为人们谋生的手段,高校毕业生可以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降低对父母的金钱依赖性,建立独立自强、自力更生的优良品质。同时,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能够让他们尽快融入社会,锻炼自身的能力,将校园中学习的书本知识通过实践加以检验。大学生在校园中的职业规划是基于资料查询、课堂学习、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做出的设想,只有通过就业,才能真正选择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相匹配的职业,才能全面了解自己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慢就业比例高
近些年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竞争压力大、大学生在校期间职业规划意识薄弱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现象日渐凸显。“慢就业”成为当前大学生毕业后较为突出的问题,毕业而没有立即就业,对于就业的积极性低,对于毕业后就业的紧迫性不强,对家庭的经济依赖程度高,毕业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稳定收入。
2.高校毕业生期望就业岗位与社会现实匹配度低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不是“无业可就”,而是存在着部分社会需求提供的就业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期待的岗位不一致的情况。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相对偏高,但满足条件的岗位又有限,在生存需求逐渐淡化的情况下就业意愿不强。这一问题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通病”,为什么有这样一种说法,并非是因专科高校的普遍含金量比本科高校高,而是部分本科高校毕业生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境地。按照他们的综合能力,市场上能够给出的薪资待遇其实并不高,也正是因为薪资待遇达不到预期,导致他们迟迟不肯就业,一直在等待着所谓的“合适”机会,然而拖到最后才选择向生活妥协。即部分本科高校毕业生,虽然拥有本科文凭,但是综合实力并没有那么地突出,然而即便是这样的状态,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对于求职岗位有着较高的期望,最终出现理想与现实差距大的现状。
3.毕业生就业流动性大
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收入高、福利好、就业机会多,成为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工作意向地,大城市人口与日俱增、生活成本和就业竞争压力大,普通高校毕业生在经济发达地区未必可以获得理想中的工作机会。经济发展较慢的城市,则往往是人口流出地区,少有外来的高校毕业生问津,虽然各地出台了很多吸引人才的政策,但是效果并不好。高校毕业生步入社会后,从事自由职业的人数增多,全职就业比例持续降低,这既体现了毕业生就业多样化状态,也反映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不稳定的现象。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较差,表现为流动性高、离职率高,毕业后就业岗位与专业不符等。
三、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1.考研二战人数逐年增多
很多毕业生在校期间对职业规划没有明确想法,临近毕业时,受家长观念、社会环境、学生自身就业观念的影响,会选择考研,将提升学历作为实现目标的一块浮木,考研人数不断创历史新高,考研难度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加而增大,第一次考研失利的学生因为错过了就业的黄金时期,寻找符合自身期望的工作的机会降低,因此部分学生选择考研二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学生自身就业理念的偏差
现代大学生身处社会高速发展、科技快速进步的时代,面临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感受的就业压力日渐增大,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容易产生偏差。首先,就业目标理想化,网络的普及,大学生了解的信息增多,对于热门行业、高薪职业、优势企业的期待增高,期望毕业后能够去发达城市的热门企业就业,对于偏远地区、处于发展阶段的公司的积极性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其次,就业期望一步到位,高校毕业生在初次就业求职时就期待可以得到高层次、高薪资的岗位,不愿意去基层岗位。最后,就业盲目攀比,部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不能清晰认识自身的能力水平,无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而是一味的追求与其他同学待遇相同、职位相同的就业岗位。
3.家庭就业理念的影响
家庭观念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根深蒂固,部分家长因自身受教育程度有限,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子女身上,期待子女能够有着体面的工作,对于基层工作的观念落后。父母的高期望值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子女不愿让父母失望,因此,不愿意从事让父母失望的职业,家庭一味给子女们灌输此类就业理念,导致毕业生们在找工作眼高手低,难以就业。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应对措施分析
1.高校人才培养方向适应社会需求
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人才模式应该充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社會对于人才的需要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所变化。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多倾向于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优越的创新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多种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高等学校应时刻关注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完善专业培养方向、课程建设体系、理论指导方向等方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高校加强就业指导
高等学校教育应将就业创业指导贯穿在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树立全面、科学的就业观、创业观、择业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大一阶段,学生刚刚进入大学,对于就业的概念处于懵懂阶段,可以通过讲座、报告的形式,让学生们对于就业有个初步的了解;大二阶段,学生们从懵懂阶段进入迷茫阶段,可以通过使用现代化教学方式,让学生们直观、生动的了解不同的就业方向和就业趋势;大三阶段,学生们进入考研、就业、创业的抉择期,可以通过一对一指导、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大四阶段,学生们即将步入社会,可以通过礼仪培训、面试指导,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学生们进入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多渠道帮助毕业生了解社会现实需求
就业体制的变化以及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影响,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双向选择,企业对于求职者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的要求也逐渐增高,高校毕业生要了解社会现实需求、明确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方向、人才市场的走势,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找准定位,实现人才高度匹配市场的目标。
4.家国情怀引导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通过分析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发现,部分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前往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就业,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城市,学生们的就业意愿大大降低,导致社会人才分布不均匀。部分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社会奉献精神淡薄的现象。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让学生认识到,正是因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基层、经济落后的区域更需要有知识、有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去奉献自己的力量,帮助经济落后地区走向富裕,让大学生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树立哪里需要人才,自己就投身到哪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迎鑫.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06):47-48.
[2]王涵映.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政教育的实现与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8(03):143-145.
[3]郑剑飞.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8(03):152-154.
[4]邓琨,唐永,单思佳.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问题与途径研究——以嘉兴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J].黑龙江科学,2022,13(03):4-5.
[5]王玉荣,马翔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