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相融,教学相长

2022-07-04周春宝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6期
关键词:顺口溜课文语文

周春宝

都说夫妻在一起时间长了,会越来越像,从长相到脾性。其实,老师和学生也是如此。我常常觉得,相处久了,学生越来越像我,我也越来越像学生。

早读、午读,我从不当监工,而是悄悄捧起一本书,穿梭在学生之间,和他们一起朗读、背诵。凡是要求学生朗读或背诵的课文、古诗词,我必定先朗读、背诵。学生也不待老师提醒,更无须呵斥,而是自觉地拿起书本。师生之间早已形成默契,课堂仿佛流淌着一曲美妙的二部和声,偶尔还有会心的眼神交流。

碰到认不出或拿不准的字音,我从不含混,在家里、办公室、教室都放了字典。学生也学着我,养成了勤翻字典的习惯。一天,一个学生跑到我跟前,眼睛放着光,像发现新大陆似地直嚷嚷:“我有个弟弟,别人都叫他袁汉汶(wén),我特意查了字典,这个字应该是第四声。”忽而,他耷拉着眼皮,悻悻地说:“从出生到现在,从身边的同学到老师,也包括我,都叫他袁汉汶(wén)。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这个陪伴在我身边六年的亲人是谁。”倏地,他又抬起头,用感激的目光看着我:“这一切,都是您的功劳!”

不知是语文教师的职业敏感还是社会责任感使然,每每看到校园里、大街上用得不规范的字词、短语,我总有一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感。很快,学生也学会了咬文嚼字,向我投诉超市招牌把“哈密瓜”写成了“哈蜜瓜”;饭店名“湘依湘味”源于成语“相依相偎”,“湘”和“味”应该要加引号,等等。他们还义正词严地向超市和饭店提出“抗议”,仿佛成了捍卫语言文字规范的小卫士。

统编版语文教材推荐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大多来自课后链接、资料袋及“快乐读书吧”。为了记住这些书名,并且说服家长购买,我和学生合计着把书名串编成一段颇有情趣的顺口溜:我住在《草房子》里,头戴《青铜葵花》,家有一对儿女,男孩叫《小英雄雨来》,女孩叫《海的女儿》,他们整天缠着我问《十万个为什么》,特别想知道挂在墙上的《宝葫芦的秘密》。

第二天一早就有学生笑嘻嘻地告诉我:“老师,还没等我把顺口溜说完,妈妈已经笑得合不拢嘴,连声说‘我的女儿太有才了,必须买!’”时隔数日,一个学生课间追到我,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道:“老师,我也学着您的样子,把第一单元的课文编成了一段顺口溜,请您指正——我捧着《珍珠鸟》,骑着《白鹭》,准备去吃《落花生》,恰逢此时,下起了《桂花雨》。我走过《搭石》,迎面碰到《将相和》,他们给我讲起了《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的故事。”虽说还有些稚拙,但能把这么多篇课文的名称串成一段话,而且还挺顺口的,着实不容易。

无论一天有多忙,我都会挤出时间,把我和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写下来并与他们分享,还起了个名字“我和学生那些事儿”,深受学生的喜欢。渐渐地,学生也养成了勤观察、乐表达的习惯。他们把每日见闻,或喜悦,或烦恼,或困惑,倾诉在笔端,用写信的方式和我交流。一日,我连续读到两封甚感欣慰的信,一封说:“我以前怕写文章,五分钟也想不出一个题目,现在经常写信,终于打通了我习作的任督二脉。”另一封差点儿让我笑出声,信中说:“我经常在好闺蜜面前夸您,说您不像别的老师那样一步步牵着学生走,而是教给我们自学方法,然后用‘聊课’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课堂变得轻松又风趣。不知是听多了还是有些嫉妒,她听完给了我一个白眼,我立马骄傲地回敬:我自豪,我有宝!”(注:“宝”是我名字最后一个字。)

就这样,学生每日向我敞开“信”扉,畅所“语”言:清晨,“小鸟”飞过来,告诉我昨晚做的好梦;傍晚,“小鱼”游过来,告诉我旅行的快乐。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还学会了用写信的方式解决与同伴之间的小摩擦、小恩怨,通过语文的方式化解了成长中的烦恼。

我常在学生面前说,学语言,一向书本学,二向老师学。我深谙这句话的分量。与其说是“自找麻烦”,不如说是自我加压。我把每次说话都当作锤炼语言的契机,而且事先必在脑子里过一遍:是否能说得准确、简洁又让学生明白、易记?是否能说得生动、风趣又带给学生启发与思考?

我也时常提醒学生,和老师说话时,脑子也先过一遍: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最合适的方式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尽量把话说得清楚明白、简洁生动。一日,一个学生正在读的两本课外书让我眼前一亮——《跟任何人都聊得来》《别输在不会说话上》。其中一本书的封面上写道:“一个人的说话水平,影响着他的人生格局;敢于表达,说得明白,说到点子上。”我笑问他怎么对这类书感兴趣,他拍著胸脯说:“我要和您比语言!”

潜移默化中,我的勤读善写、字斟句酌的因子影响了学生,学生的好奇求变、烂漫天真的快乐元素也自然而然地反哺了我。

午休后,从午托室走到教室,我和学生总要同行一段路。没走两步,我便不安分起来,学着鸟儿,踮起两脚,张开双臂,做出滑行的样子,边飞边喊:“飞喽——我要飞上天喽——”顷刻,大大小小的学生跟在我后面,学着我飞行的模样,边飞边叫,好不热闹。飞累了,停下来了,我问:“你们都是谁?”学生齐声高呼:“飞向蓝天的恐龙!”旁边有个声音,不高,但也听得真切:“也像《童年的发现》中那个爱做飞行梦的‘我’。”

其实,学语文不必非得板起脸孔,正襟危坐,可以换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师生相融,教学相长。学生具有“向师性”,尤其是小学生。教师爱读勤写、字斟句酌会让学生效仿,同样,教师不读书、懒动笔、说话啰唆,也会传染给学生。每个语文教师当有这样的勇气和豪言:“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与此同时,教师也应俯下身子,亲近学生,与生为友,甚至拜生为师,学习他们的语言,听懂他们的心声,从而营造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与他们共创彼此信赖、其乐融融的美好境界。

猜你喜欢

顺口溜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巧用顺口溜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背课文的小偷
声母顺口溜
顺口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背课文
我用“顺口溜”讲变化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