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运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的实践探究
2022-07-04翟大志
翟大志
摘 要:科尔·波普尔曾经说过:“知识与科学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这无疑指出了问题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新课改也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的问题教学法。数学作为一种思维艺术,需要学生具备超强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中职数学在原有的数学基础上增加了难度,从学生的数学思维角度出发,去培养学生理解能力。为此,中职数学教师要积极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本文主要从中职数学角度出发,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实践策略。
关键词:中职;以问题为导向;数学
中职数学的学习难度有所提升,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要提升。所谓“知识是问出来的,学知识不如问知识”,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宛如数学的心脏。自“双减”政策提出全面落实“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后,“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兴起。对于当前中职数学教学来说,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最重要的一步,将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打造轻松愉快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知识求知欲,让学生养成“敢问、好问”的习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一、以问题导入新课,调动参与积极性
我国作为教育大国,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一直受到国家、社会、群众的关注。在教育改革这几年来,中共中央、教育部门纷纷提出一系列教育新方式,推翻应试教育,清除应试教育思想留下的“余毒”。在“双减”当道的现在,仍然有很多中职数学教师用应试教育方式进行教学,没有及时地更新教学思想,一直用“说教式”教学方法传授数学知识,没有设置提问环节,一上课直接进入教学主题。而学生由于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加上新旧知识没有过渡期,从而对不懂的问题不敢问、不会问、害怕问,问题越攒越多,最终形成学习压力。“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改善当前中职数学教学现状,从问题出发,教师用问题做教学导向,经历师生、生生互动学习,最后再回归问题,全程都是围绕问题而学。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提升学习效率。所以,中职数学教师要积极采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模式,响应“双减”号召,用问题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让新旧知识有一个过渡期,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
例如,在人教版《复数的四则运算》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投入到学习状态中,为了有一个学习过渡期,教师可以将上节课《复数的概念》所学的知识内容進行提问,如:“与复数一一对应的有?”“下列复数1+5i,5-2i,8,i+5,i-0.5在复平面中落在哪象限?”等到学生都答对后,教师要用问题去导出新课,如:“请在练习本上,随意写出两个四则运算。”学生根据教师说得开始写,紧接着教师提出:“在你写的两个四则运算中加入复数,并进行计算”学生根据教师说的加进了复数,发现算起来存在困难,此时教师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带动学生参与课堂预习活动,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放在数学题上。
二、以问题为导向,构建生活问题课堂
教育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数学作为一门生活规律学科,像买菜卖菜、乘坐公交车、商场折扣等,这些种种都在证明数学与生活是相互依存的。加之,素质教育提倡生活化教育,要求教师从生活出发扩大教学范围,不要一味地局限于课堂教学,在课本教学基础之上去延伸生活,再将生活现象用问题的方式引进课程学习中,构建生活问题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此,中职数学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将数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真正落实“理实结合”教学,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数学体系,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等差数列》一课时,在做应用题时,教师就可以采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模式,将抽象的数学语言转换为大白话,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去出题,降低应用题学习难度。如国际象棋就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应用点。教师可以先问学生是否下过国际象棋,学生答案不一,对于一些下过的学生教师可以继续问:“在下棋过程中是否发现过数学知识?”学生摇摇头,接下来教师引出国际象棋中隐藏的等差数列数学知识,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随后教师引出应用题:一盘有64方格的国际象棋,用铅笔从第一格开始填写1,第二格填写2,第三格填写3,以此类推到最后第六十四格,然后用橡皮擦去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字,问还剩多少个数字?数字的总和是多少?学生开始与小组展开激烈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正反方向都思考一遍,选出最简单最好算的方式。有的学生将题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字之和,另一部分是剩余的数字总和。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最后求出所剩数字的总和是1387。最后教师让学生将应用题举一反三,有的学生将数字变动了一下,成为一道新题目。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经验对解题方法探索,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遇到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响应新课改“合作、探究、互动”学习方式,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自主探究和反思,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为此,数学教师要积极施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从根本出发,注意问题的数量和难度,遵守问题设计的现实性、开放性、适度性、针对性原则,使学生潜移默化下提升了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推动中职数学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玲. 以问题为导向的数学教学设计实践与反思——以等比数列起始课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21(27):2.
[2]邵爱国. 以问题为导向,落实探究学习——以用向量法研究三角形的性质为例[J].中学数学:高中版,2021(12):3.
[3]丽刘. 以问导学,让思维可视化———浅谈通过问题导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科学发展,2021,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