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卒中解郁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5-HT及Hcy的影响研究

2022-07-04迟兆明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13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血清评分

摘  要:目的  研究卒中解郁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及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龙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腦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卒中解郁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症状评分、神经功能评分、血清指标(5-HT、Hcy)、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症状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5-HT高于对照组,Hcy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西药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卒中解郁汤,可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神经功能,改善血清5-HT、Hcy水平,持续提升临床治疗成效,有利于患者康复,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卒中解郁汤;脑卒中;抑郁;临床疗效;5-HT;Hcy

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011(2022)-13-0027-04

作者简介:迟兆明(1984.11-),男,汉族,籍贯:山东省烟台市,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

脑卒中属于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病,也是一种全球性多发病,患病率高,且危害性大。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脑卒中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我国是该病的高发国,现有患者约150/10万人,且受人口众多与老龄化的影响,其患病率出现了持续上升的发展趋势[1]。从临床角度来看,脑卒中具有突发性,且具有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等特点,并且大部分患者在接受相关治疗后,出现后遗症的几率较高,并且出现生活质量下降、诱发负面情绪等系列问题。为应对这种情况,医疗机构需要从实践角度出发,采取系列化、高效化的治疗举措,对患者开展必要的干预,以此来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最大程度实现治疗的有效性。抑郁作为脑卒中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也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质量,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继而威胁生命安全[2]。因此,及早诊断、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非常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分析卒中解郁汤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价值及对血清5-HT及Hcy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龙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56~83岁,平均年龄(69.33±7.54)岁;脑卒中病程3个月~7年,平均病程(2.95±1.02)年;抑郁病程1~19个月,平均病程(10.13±3.76)个月;疾病类型:缺血性脑卒中28例,出血性脑卒中16例;病灶部位:颈内动脉系统25例,椎-基底动脉系统19例;发病部位:左侧30例,右侧14例;抑郁严重程度:轻度7例,中度25例,重度12例;合并症:高血压10例,糖尿病9例,心脏病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18例;患者年龄56~84岁,平均年龄(69.39±7.52)岁;脑卒中病程3个月~7年,平均病程(2.98±1.00)年;抑郁病程1~19个月,平均病程(10.15±3.74)个月;疾病类型:缺血性脑卒中27例,出血性脑卒中17例;病灶部位:颈内动脉系统26例,椎-基底动脉系统18例;发病部位:左侧29例,右侧15例;抑郁严重程度:轻度7例,中度24例,重度13例;合并症:高血压10例,糖尿病9例,心脏病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充分了解研究相关内容后,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龙口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病历信息完整者;②临床症状符合《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019》[3]中有关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且处于恢复期者;③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症状,系列症状得到了全面论证,满足ICD-10诊断规定者。

排除标准:①脑出血;②既往有抑郁史者;③合并颅内感染性疾病者;④合并主要脏器病变者;⑤合并恶性肿瘤者;⑥存在治疗药物过敏反应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完善各项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环节严格按照临床治疗的相关要求,对患者开展系统性的用药治疗,整个治疗包括营养神经、调节水电解质紊乱、纠正酸碱失衡、抗血小板聚集、清除氧自由基,控制血压、血糖等。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生产企业: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599),10 mg/次,1次/d,持续治疗1周后调整剂量为20 mg/次,1次/d;睡前口服奥氮平片(生产企业: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500),2.5 mg/次,1次/d,持续治疗1周后调整剂量为5~20 mg/次,1次/d,持续治疗2个月。治疗过程中,指导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避免用药剂量不达标或者频率不符合要求等问题,避免影响治疗成效。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卒中解郁汤治疗。从中医角度来看,卒中解郁汤可以直接对人体的脏器产生影响,实现清热解毒的效果,其药方成分如下:当归、远志、枸杞、川芎各10 g,石菖蒲、香附、熟地黄、半夏、白芍各6 g,1剂/d,加水煎煮,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治疗2个月。用药环节,需要严格控制药量,避免药量过低或者过高,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不符合标准,造成临床治疗效果受影响。7062277E-1061-43A9-84D2-A73687D59077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症状: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于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评估,量表共21项,总分64分,<8分提示无抑郁症状,>20分提示存在轻度或中度抑郁,>35分提示存在严重抑郁,即得分越低表示抑郁症状越轻微[4]。②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运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于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评估,总分42分,≥8分提示预后较差,即得分越低提示神经功能损伤越轻微[5]。③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指标:包括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于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检测,晨起采集空腹血,离心处理后提取血清,分别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微粒子酶免分析法,借助AXSYM Hcy检测仪(生产企业:美国Abbltt公司)进行检测[6]。④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根据HAMD评分进行判定,分为:治愈:HAMD评分减少>75%;显效:HAMD评分减少51%~75%;有效:HAMD评分减少25%~50%;无效:HAMD评分减少<25%;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7]。⑤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头晕、口干、便秘,计算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恶心呕吐+头晕+口干+便秘)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清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5-HT高于对照组,Hcy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抑郁作为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可达40%左右[8]。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的原因,主要在于:该病的预后差,患者常遗留吞咽障碍、偏瘫等后遗症,导致其自我护理能力、生活活动能力下降,出现明显的心理负担,继而引发抑郁。而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缺乏统一定论,可能为:①原发性内源性机制,即和大脑损伤造成去甲肾上腺素与5-羟色胺失衡有关;②反应性机制,即受生理、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病后的生理、心理失衡[9]。通过必要的饮食控制以及药物控制等相关举措,有助于全面实现治疗方案,为后续药物治疗营造出良好的治疗条件,为后续各类用药治疗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方向性引导。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与奥氮平是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前者为新一代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过与5-羟色胺转运体异构点结合而发挥作用,对5-羟色胺的选择性强,作用时间持久,且效果稳定;后者为羟色胺能抗抑郁剂,可抑制α2受体,调节5-羟色胺水平,口服后2 h起效,具有药效吸收快、抗抑郁作用强大的特点;两种药物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体现“1+1>2”的药效特点[10]。但不足的是,长时间使用西药易引发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的依从性降低[11]。

在中医理论中,脑卒中后抑郁属“郁病”范畴,因情志失调使肝失条达、心失所养、气血失调、气郁痰结所致,主要病机为气郁血瘀痰阻,治则疏肝解郁、理气活血、化痰宁心[12]。卒中解郁汤的药方成分为当归、远志、枸杞、川芎、石菖蒲、香附、熟地黄、半夏、白芍,其中当归、白芍可活血补血,远志可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枸杞滋补肝肾,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石菖蒲理气、活血、开窍,香附疏肝理气,熟地黄补血养阴,半夏燥湿化痰,全方可解肝郁、清肝火、化痰浊,从而神明得用,病证得治[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治疗后的抑郁症状改善效果更明显,分析原因,与卒中解郁汤的解肝郁、清肝火功能有直接关系。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是临床评估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的主要参考依据。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更好。5-HT、Hcy均为神经递质指标。5-HT在脑组织中具有较高的浓度,是调节神经活动的重要因子,其表达水平的异常变化,和精神疾病、脑损伤的发病与发展均有一定的相关性[14]。有研究報道指出,5-HT水平的升高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诱发高血压疾病的主要原因,严重时会损伤阻力血管与容量血管内皮细胞功能[15]。血浆Hcy水平与脑卒中预后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16]。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治疗后的5-HT高于对照组,Hcy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更为明显。由上分析验证,卒中解郁汤能够促进脑卒中后抑郁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且能改善抑郁症状、神经功能以及血清5-HT及Hcy水平。而安全性方面,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提示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相当,说明加用卒中解郁汤不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增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7062277E-1061-43A9-84D2-A73687D59077

综上所述,卒中解郁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神经功能,改善血清5-HT、Hcy水平,有利于患者康复,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智恩,卢萍,徐向文,等.安神解郁汤联合针刺百会穴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陕西中医,2020,41(3):390-393.

[2]李金明.自拟解郁无忧汤联合调神养心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2):341-343,350.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019[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9, 52(9):710-715.

[4]许敏,郝丽霞,陈改花.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舍曲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症候积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6):2722-2724.

[5]梁婉桂,汤瑞珠,傅晓芸,等.行气解郁方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20,47(11):130-133.

[6]刘德芳,邓燕春,梁汝沛,等.养血清脑饮协定方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5-HT,IL-1,Hcy水平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8,39(1):47-49.

[7]张骞,刘雪景,张泽.柴胡疏肝汤对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及血清神经递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9, 36(1):41-44.

[8]余志辉,胡建芳,陈朝俊,等.针刺联合疏肝活血汤治疗对卒中后抑郁病人认知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18):2706-2708.

[9]赵宾彦,李长聪,焦雪蕾,等.疏肝解郁活血通腑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7):176-177.

[10]郑庆浩,钟伟文,曾胜.疏肝解郁通络汤联合早期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4):401-402.

[11]吴龙花.解郁合欢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9):34-35,38.

[12]李赛赛,胡斌,吴毅明.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活血解郁汤加减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3):491-494.

[13]杨谦,陈楠.活血解郁汤联合针刺四花穴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浆5-HT,DA和NE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20,37(4):117-121.

[14]陈劲新,翟青,李劲图.脑心通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5-HT,NE水平的影响[J].海峡药学,2020,32(8):171-172.

[15]祝善尧,葛伟,张欢,等.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睡眠障礙现状及与血清IL-1,IL-2,5-HT和Hypocretin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3):475-480.

[16]苏显都,林明利,符步远,等.血清miR-17-5p与Hcy水平联合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价值[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20,27(4):298-302.7062277E-1061-43A9-84D2-A73687D59077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血清评分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 Hexon、FierⅠ、Fiber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幽门螺菌感染胃炎患者血清miR-155表达与IL-6表达的相关性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