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利用“互联网+急救”提升三级医院急救中心患者就诊时效性的临床研究

2022-07-03蒋明富刘昱江

宁夏医学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科室满意度医生

晏 波,蒋明富,刘昱江

现如今新型冠状病毒进入全球大流行状态,三级医院急救中心是院内防疫的重要关口,因防控需求增加了相应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急诊的救治效率。如何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既能有效应对急诊患者病情复杂多变,避免错过救治时机,又能统筹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成为急救中心疫情期间亟待解决的难题。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全国互联网+医疗的区域中心医院,能否利用“互联网+急救”通过“数据多跑路、医患少跑路”的方法,有效提高救治时效并同时避免患者、医护人员聚集而发生交叉感染[1]。我院急救中心探讨疫情期间通过“互联网+”的应用对三级医院急诊患者救治时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银川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2020年5至7月经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通过该院救护车采用常规流程救治的73例患者为对照组;随机抽取该院2021年5至7月经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通过该院救护车采用“互联网+急诊”流程救治的69例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年龄14~89岁,平均(49.25±16.71)岁;男性39例,女性34例;发病时间均在24 h内,平均(1.95±0.54)h。外伤29例,心血管系统疾病15例,呼吸系统疾病6例,神经系统疾病7例,肾脏及泌尿系统5例,胃肠、肝胆系统7例,妇科3例,产科1例。其中发热患者3例,分别为1例肺炎、1例急性泌尿系感染、1例胸部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研究组年龄14~93岁,平均(51.13±20.81)岁;男性37例,女性32例;发病时间均在24 h内,平均(2.11±0.43)h。外伤25例,心血管系统疾病11例,呼吸系统疾病5例,神经系统疾病9例,肾脏及泌尿系统8例,胃肠、肝胆系统7例,妇科4例。其中发热患者2例,分别为1例急性胃肠炎、1例急性泌尿系感染患者。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①年龄≥14岁;②均自愿参与研究;③具备配合完成调查的条件;④通过拨打120急救电话并由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护车送至我院者。

1.3 排除标准:①不配合治疗;②因各种原因离院;③资料不完整;④入院后24 h 内死亡者。

1.4 方法

1.4.1 常规急诊救治流程: 患者拨打120急救电话,银川市紧急救援中心依照就近原则派车救援。本研究仅限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派出的救护车。患者送达医院后,经过三级预检分诊,进入院内分诊台,进行信息录入,排查新冠风险,根据病种病情挂号分流,急诊医生进行病情评估及启动相应院内抢救,并开具相关检查,由勤务中心工作人员陪同患者完成;急诊医生根据病情,进行处置,或请相关科室会诊后进一步处置;收住患者需完成核酸检测并得到结果。其中,发热或有新冠风险患者,通过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发热门诊,患者进入发热门诊后,处于相对隔离状态,首先完成核酸检查,医护人员需在二级防护状态完成急诊救治流程。常规急诊救治流程见图1(封三)。

1.4.2 “互联网+急救”的救治流程: 我院选择由“紫云急救信息平台+好大夫互联网医院”和院内可视化对讲系统共同搭建一个急诊应急联络救治平台(简称“平台”),由急诊医生为主导,通过院前院内一体化应用逻辑构架场景,当接到120急救信息后,首先院前急诊医生通过紫云系统了解现场情况做好准备,抵达现场后,完成现场急救并利用可视对讲设备迅速将病情传至院内平台,同时通过两码验证初步排查新冠风险。平台将信息传递给分诊台和急诊医生;急诊医生判断是否需要专科会诊;如发出会诊请求,会诊医生立即通过好大夫会诊平台接收同步所有信息,同时反馈专科诊疗意见。

患者或其家属在院前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可加入平台,既可以补充信息、上传音视频、远程问诊,也能够了解诊疗导向;当患者抵达医院,分诊台已完成风险排查,并提前导引挂号分流,由急诊医生安排部署。各环节相关科室均能够在平台中实时接收信息,及时反馈处理。院前医生接诊发热或有新冠风险患者后,信息通过平台同步至各环节相关科室,提前预判做好防护准备。部分情况医生可通过视频会诊完成诊治。“互联网+”的急诊救治流程见图2(封三)。

1.5 观察指标

1.5.1 诊疗效率:从接收到120发出接诊信息开始,直到给出患者最终治疗建议,将此段时间分成五个时间段,对2组进行比较。①第一阶段:院前接诊时间(自收到120接诊信息至患者到急救中心分诊台);②第二阶段:院内接诊时间(自患者到急救中心分诊台至急诊医生接诊患者初步抢救完成);③第三阶段:检查时间(自急诊医生接诊患者至检验检查完成并将结果完整回报);④第四阶段:诊断时间(明确初步诊断并由急诊科或者专科医生给出具体治疗建议);⑤第五阶段:见效时间(自患者到急救中心分诊台至患者病情稳定转出急诊)。此外,统计需要住院患者的院内平均收住时间(自患者到急救中心分诊台至患者收住科室)。

1.5.2 医生有接触会诊频次与患者出入急诊大厅频次:①医生有接触会诊频次,指患者自进入急救中心后急诊医生提出会诊请求,临床专科医生与患者接触的次数。其中,同一医生在不同时间点因为病情需要或检查结果回报重复会诊,会诊频次加一次。②患者出入急诊大厅频次,是指患者部分检查需要通过急诊大厅在急诊科以外进行检查,将患者在进入急救中心后,再次出入急救大厅次数做记录。

1.5.3 好转及治愈率与患者满意度:①好转及治愈率。通过住院病案首页、急诊留观病历以及患者出院2周后随访,分析好转及治愈率。②患者满意度。通过患者出院后2周随访,采用我院急救中心自制的《急诊诊疗满意度调查表》评价。该问卷内容包括院前接诊效率、院内接诊效率、就诊等待时间、治疗效果、服务质量5个方面,每个方面5个条目,每项指标分为非常满意(5分)、满意(4分)、一般(2分)、不满意(2分)、非常不满意(1分),总分25~125分,总分越高,满意度越高。内容效度 CVI 系数为 0.845,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81。

2 结果

2.1 2组患者急诊诊疗效率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在院前接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院内接诊时间、检查时间、诊断时间、见效时间以及平均收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急诊诊疗时间比较

2.2 医生有接触会诊频次与患者出入急诊大厅频次比较: 研究组在急诊救治期间患者的医生有接触会诊频次与患者出入急诊大厅频次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医生有接触会诊平均频次与患者出入急诊大厅平均频次比较

2.3 2组患者的好转及治愈率与患者满意度比较:研究组在急诊救治期间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好转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2组患者的好转及治愈率与患者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在新冠疫情期间,医院急救中心作为防疫第一窗口,增加了必要且严密的防疫环节,随之带来急诊室人员滞留、过度拥挤,给正常医疗秩序带来巨大的冲击,部分危急、重症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2],尤其像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等需要快速反应,并立即处置。大多数危急、重症都有“黄金时刻”,超过急诊的“时间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3]。在疫情期间,各地区急救中心都在摸索一条既能严密防控疫情,又能够高效地处置急诊患者的新途径。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的优势,为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4]。

本次研究基于近年我院应用“互联网+”的经验,首次将“互联网+”引入到急诊医疗,探索在疫情期间如何提高急诊处置的时效。我院选择由“紫云急救信息平台+好大夫互联网医院”和院内可视化对讲系统共同搭建一个急诊应急联络救治平台,由急诊医生为主导通过院前院内一体化应用逻辑构架场景,将院前医生、急诊分诊、急诊医生、相关检验检查科室、相关专业科室、勤务中心以及患者方通过平台进行连接,达到信息实时同步共享,诊疗意见实时反馈。疫情期间相关信息和常规信息的填报均在院前完成,不但节约了入院后分诊的时间,还能实现对疫情常态化防控一级检诊的要求。院内患者病情信息同步,相关专科科室能够提前做出预判反馈,在进行常规检查时同步完成专科相关检查,会诊医生在急诊处置前也能将准备工作做的更好。“互联网+急诊”平台在此起到双向节约就诊时间,并使患者就诊变得更精准。通过2组的对比研究,证实了院内接诊时间、检查时间、诊断时间、见效时间以及平均收住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虽然2组患者的好转及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研究组在急诊救治期间整体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互联网+”在急诊应用过程中不仅对简化就诊流程、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等起到作用,还进一步改善了患者就诊体验,提高了就诊期间的整体满意度[5]。

在探索新的诊疗流程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互联网+”平台模式诊治患者也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发生误诊或者医疗差错的风险可能会增加[6],需要继续探讨和改进。三级医院急救中心是一个需要多科室协作,信息共享和整合的区域,而“互联网+”医疗正是有着跨越时空的信息共享优势[5-8],通过打破传统诊疗流程中诸多繁杂琐碎的环节,让医生获得更多的处理专业问题的时间,让患者在疫情期间急诊诊疗过程中有更佳的时效。

猜你喜欢

科室满意度医生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最美医生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爱紧张的猫大夫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