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视角下高校馆藏利用现状与应对举措评估
2022-07-03张玲
张玲
摘要:馆藏利用率是评估馆藏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从馆藏总体借阅、用户借阅方式、用户群体借阅、用户借阅倾向四个方面对馆藏利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对该馆的优化借阅规则、嵌入式服务推荐、调整馆藏布局、创新阅读推广四种应对举措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期为馆藏优化建设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馆藏利用 馆藏调整 优化借阅规则 创新阅读推广 嵌入式服务
随着大数据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面临馆藏纸本资源不断激增,但利用率却逐年下降的困境。为此,高校图书馆通过多种途径完善业务工作,以期提高馆藏利用率和读者服务水平。然而,现有研究多停留在单一举措的实践研究,鲜有基于各类举措效果的综合评估与对比分析。本文以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事实数据揭示馆藏利用现状与读者借阅需求变化,总结近年来图书馆应对利用率不断下降而提出的各类举措,并对举措实施的成效进行数据评估,以期为馆藏优化提供指导借鉴。
一、文献调研
利用中国知网平台调研得知,关于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举措研究的文献在2013年达到发文顶峰,多从提升图书馆自身条件角度进行阐述,2013年后相关研究较少。截至目前,关于如何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第一,用户行为研究方面。陈添源对读者借阅行为数据的分类号、主题词、题名、借阅时间等进行深入挖掘分析,指明讀者借阅行为的季节性变化,并将馆藏情况、学科特性、专业方向、读者借阅等情况相结合,从而精准化地促进读者发生借阅行为。胡乃菲等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收集读者借阅行为数据并进行统计,通过调查结果分析读者阅读需求现状,并指出图书馆优化服务,提升资源利用率的策略。
第二,优化借阅条件方面。杨巍等对国外各高校图书馆预借投递服务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指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必须立足实际,从业务设计、实施路径、投递系统、服务推广等方面进行优化,从而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时元凤对“你选书,我买单”图书荐购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指出要从发挥馆员在荐购中的主导作用、利用大数据分析的新方法等方面做好图书荐购工作,提升图书馆资源利用与服务效益。
第三,创新阅读推广方面。王炬颖等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不足之处,指出精准化阅读推广开展的必要性,并指出策略和具体路径,从而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提升阅读推广的实效性。黄运红等对“第二届全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大赛”获奖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创新经验,讨论推动创新的关键要素,提出阅读推广的创新方向。
第四,调整馆藏布局方面。夏军辉以中南大学图书馆为例,计算不同校区馆藏图书结构失衡的差距,并指出馆藏调整的优化方法,得到良好效果。蒋文梅等基于GAP差距分析方法,从藏书数量、经费、结构、利用、复本5个维度,对馆藏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采购与典藏工作中的调整策略。
虽然研究提升馆藏利用率相关对策的文章不少,但大多数文章仅提出了相关方案,而本文侧重于对提出的对策进行数据评估,验证对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提升馆藏利用率提供数据支撑。
二、高校馆藏利用现状分析——以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
1.馆藏总体情况。截至2021年底,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本馆”)馆藏总量已达70.2万种、270.8万册。如图1所示,2003—2021年,各年新入馆藏种册数情况呈曲线变化。馆藏种册数在2005年和2006年显著增加,原因是受本科评估影响,学校购置了大量图书。评估后,馆藏种数基本保持平稳,在2017年达到峰值;馆藏册数呈曲线下降趋势,这与近年来数据库等电子资源的购买比重增加有关。
选取2015—2021年借阅数据为样本进行馆藏利用统计(见表1),近7年入藏量在2017年达到峰值,2021年入藏量不足2017年的50%。借阅量在2015年达到峰值,在2017年后下降趋势较为显著。馆藏比=当年入藏量/7年入藏总量×100%,2017年最高。利用比=当年借阅量/7年借阅总量×100%,流通比=当年借阅量/当年入藏量×100%,利用比曲线下降,流通比逐年降低。
2.用户借阅方式。用户借阅方式包括借出、归还、续借、预约、委托和荐购。以2015—2021年借阅数据为样本(见表2),借阅总量逐年降低,7年降了近50%,进一步说明馆藏利用率明显降低。借出、归还、续借、荐购这四种方式在2015—2020年呈逐年下降趋势,2021年有所回升。本馆在2019年开通委托借阅服务,故委托行为数据从2019年开始,预约和委托行为在2021年达到峰值,原因在于本馆自2021年进行了大规模馆藏布局调整。
3.用户群体借阅情况。选取2017—2021年借阅数据为样本,对各类用户借阅比进行统计,借阅比=各类借阅总量/全部借阅总量×100%,由图2可知,相同借阅时间内借阅比情况为硕士生>本科生>博士生,其中博士生外借情况远小于本科生和硕士生,外借比最高的硕士生是同时期博士生的近5倍。此外,近5年硕士生、博士生借阅比曲线呈现增长,本科生借阅比则逐年降低。
对2017—2021年各类用户零借阅率进行统计,用户零借阅率=零借阅用户人数/有效用户总人数×100%,由图3可知,近五年不同用户群体零借阅率呈曲线上升趋势,虽然2019年、2021年较上一年有所降低,但总体零借阅率有所增加。其中本科生零借阅率增加较为显著,其次是硕士生、博士生。
因此,如何针对本科生用户群体开展相关工作,同时保持硕士生和博士生借阅兴趣,是读者服务工作的重点。
4.用户借阅倾向。根据2017—2021年各学院借阅情况统计结果,借阅总量位列前5(由高到低)的为民商经济法学院、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法学院。年均借阅量都在2万册以上,其中民商经济法学院年均借阅量达3.8万册。
选取民商经济法学院、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近五年借阅数据进行深入统计分析,各学院借阅倾向如图4所示,虽然三大学院借阅比第一学科类别均为D类,借阅比第三学科类别均为F类,但各年的数值均有差异;借阅比第二学科类别差异较为明显,民商经济法学院和法学院借阅比第二学科类别为I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为B类。这说明,用户的借阅倾向复杂多变,因此需要开展针对性服务,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2018年以来,本馆定期向学校各学院推送该院学生的借阅行为数据分析报告,以期引导用户产生借阅行为。
三、提高馆藏利用率之应对举措的数据评估
1.优化借阅规则。为满足读者借阅需要,提高馆藏图书利用率,本馆分别于2018年、2021年两次调整借阅规则,读者借阅、续借、预约等权限均有所调整。如表3所示,2018年本科生单次最大借阅册数由10册增加到15册;2021年所有读者单次最大借阅册数均增加到30册;2021年读者最大续借次数由原来的3次,改变为多次续借,单次续借周期为20天,总续借期不超过110天。
由图5可知,2018年修改借阅规则后,2019年借阅总量较2018年略有提升,但效果不明显;2021年9月对借阅规则进行再次调整,2021年借阅总量与2020年相比有大幅度提升,虽然借阅总量不及2019年,其原因是2021年9月对借阅规则进行调整,还未到一个自然年,此外,2021年图书馆进行新馆搬迁,有一段时间处于闭馆状态。尽管如此,从续借量来看,2021年调整借阅规则后4个月的数据与2019年数据持平,且是2020年的近3倍。因此,增加续借次数能够增加续借量。
2.嵌入式服务推荐。为了给读者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图书馆自2018年起,于当年年底或第二年年初向各学院推送本院年度读者借阅行为分析报告,针对各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借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为各学院了解和管理学生的学习研究情况提供科学依据。
从数据层面来看,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统计其近5年读者借阅情况,借阅读者比=当年借阅人数/5年借阅总人数×100%,图书借阅比=当年借阅总量/5年借阅总量×100%。如表4所示,2017年—2019年借阅读者比与图书借阅比逐年递增,2020年受疫情影响,借阅整体情况有所下降,2021年逐渐恢复。可见,为学院提供精准服务报告,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该学院用户发生借阅行为,从而提高馆藏利用率。
3.调整馆藏资源布局。为促进馆藏资源利用最大化,拉近馆藏资源与读者需求之间的距离,2021年5月—8月,本馆对学院路校区图书馆馆藏资源进行大规模调整,采用三线动态典藏模式,调配馆藏资源,对一线开架图书进行重新排架、定位。
以学院路校区中文图书为例,对馆藏一线书库布局调整前后资源利用情况分析可知,利用率=借阅量/馆藏量×100%,虽然调整后,一线书库的馆藏量和借阅量比调整前少,但利用率是调整前的4倍,调整效果较为显著(见表5)。
进一步对一线书库调整前后的各类图书借阅情况进行分析,如图6所示,馆藏A、B、C、D、F、G、H、I类图书借阅量均有增加,其中D类图书借阅量增加最为显著。D类图书是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最主要的藏书类型,该类图书借阅量的增加从正面说明了馆藏布局调整的合理性。剩余类别图书均有小幅度降低,由于馆藏量本身较少,并不会对馆藏借阅总量产生影响。
4.创新阅读推广活动。2020年受疫情影响,本馆开始借助微信公众号开展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反响较好,2021年延续开展。近两年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情况,如表6所示。
图书馆运行数据变化、读者参与及反馈、社会效应是评价阅读推广服务成效的三个一级指标。
图书馆运行数据方面,以“新书荐读”活动为例,往年图书馆也会开展相关活动,但专题荐读活动较少,效果微乎其微。相关研究表明,新入藏图书在入藏第一年的利用率并不高,因此2021年本馆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新书荐读”活动,每周一期。活动开展前后情况如表7所示,利用率(种/册)=当年新入藏图书借阅量(种/册)/当年新入藏图书总量(种/册)×100%,活动开展后新入藏图书的种利用率和册利用率均高于活动开展前。可见,“新书荐读”活动有利于提高新入藏图书利用率。
读者参与及反馈方面,以“你选书,我买单”主题活动为例,2020年4月13日该活动一经推出,就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阅读量高达2.8万人次,点赞量300余个。上线运行两个月共有4636名读者注册,1300名读者通过汇采平台选购2700余册图书。
取得社会效应方面,以抗“疫”专题报告活动为例,2020年初图书馆在抗“疫”背景下发布了《“哄抬物价”之与“非法经营罪”相关的司法案例数据分析》报告。报告推出后,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市场监管报等多家媒体转发报道。
因此,创新阅读推广活动形式,制定系列且切合當下社会主题的推广活动,能够提高馆藏利用率,强化图书馆传播知识与文化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客观数据为依据,优化借阅规则、嵌入式服务推荐、调整馆藏布局和创新阅读推广活动均能使馆藏利用情况有所改善,只是见效程度有所差别。优化借阅规则、调整馆藏布局、创新阅读推广的实施效果较为显著。例如,增加续借次数后,第二年的续借量增加到前一年的近3倍,说明增加续借次数能够满足读者借阅需求;馆藏布局调整后,一线书库图书利用率提升了4倍,说明了馆藏布局调整的合理性;专题“新书荐读”活动后,新书利用率提升了60%,说明创新阅读推广活动的有效性。相对而言,嵌入式服务推荐与另外三种举措相比收效较小,原因可能是这项服务借助各学院管理机制,受学院管理程度的影响,对读者借阅行为只能起到间接作用。
提高图书馆馆藏利用率应多措并举,要以读者为中心、以数据为依据,激发读者学习兴趣,调动读者积极性,从而使馆藏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同时,图书馆也要对读者利用馆藏行为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制定切实有效的应对方案,满足不同时期不同读者的借阅需求,从而提高馆藏利用率。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资源调配中心副主任、中级馆员
参考文献
[1]陈添源. 基于学科特性的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行为实证研究[J]. 图书馆界, 2020(3).
[2]胡乃菲, 郭文希, 姚天泓. 基于借阅行为数据的大学生阅读需求分析及服务策略研究——以东北大学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学刊, 2020, 42(10).
[3]杨巍, 叶兰. 国外高校图书馆预借投递服务实践与启示[J]. 图书馆学研究, 2021(6).
[4]时元凤. 图书荐购模式下读者借阅分析与思考——以青海省图书馆“你选书,我买单”活动为例[J]. 出版广角, 2021(12).
[5]王炬颖, 刘根厚. 高校图书馆开展精准化阅读推广的策略与路径[J]. 新世纪图书馆, 2021(11).
[6]黄运红, 于静. 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创新——以第二届全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大赛为例[J]. 图书馆论坛, 2018, 38(10).
[7]夏军辉, 陈春颖. 数据驱动的多校区馆藏文献资源调配实证分析——以中南大学图书馆为例[J].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9, 34(6).
[8]蒋文梅, 苏志芳, 熊拥军. 数据视域下高校馆藏图书结构配置优化实证研究——以中南大学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学研究, 2020(20).
[9]高凡, 欧阳娟, 吴秀明.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对读者个体影响力的评价研究[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21, 39(6).
[10]王姝, 马家伟, 蒋振喜, 等.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影响力及评价研究[J]. 图书馆, 2021(12).
[11]郑勇. 话语视角下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利用现状与对策[J]. 图书馆建设, 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