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怀与能力

2022-07-03杨巧茹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破圈青年人尝试

杨巧茹

文题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北宋嘉佑六年,26岁的苏轼参加考试,写下《教战守策》一文,文章开头有言:“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苏轼所言具有启示意义。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写作指导

材料中苏轼之言的意思是当今的隐患,在于只知平安却不知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接受劳苦。隐患虽还未显现,但将来会显现。若不谋划应对策略,将来会无法挽救。

这是一则思辨性任务驱动型作文。以苏轼饱含忧患意识的文字引导考生在“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之间进行思辨,引导考生居安思危,勇于奋斗,同时观照自身成长与民族复兴。既能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又能引导考生思考个人与时代、今天与未来、奋斗与担当等问题,引导考生坚定文化自信,提升道德品质,厚植家国情怀。

参考立意:居安思危,努力奋斗;防患于未然,才能行稳致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贪图安逸,必然倾覆;常怀忧患意识,时记青年担当。

作文选段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诚哉斯言。君子必须“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才能行稳致远。(观点句)于个人,忧患意识是生存的必需品,是成功的通行证。一个耽于安乐的人,必将被竞争所淘汰,被时代所抛弃,被安乐所灭亡。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吴王夫差奢侈享乐,最终勾践破吴,夫差落败。这是血淋淋的例子,是鲜红的警示。(正反对比)于国家,忧患意识,是长盛不衰的秘诀。孟子有言:“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引用论证)回望历史,无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事实,提醒我们“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总结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流传千载,“能逸而不能劳”的“躺平”姿态只能让人走向衰弱,奋发有为才是青年人的选择。(观点句)国际歌中唱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引用论证)没有奋斗,脱贫攻坚怎能实现;没有奋斗,深圳、浦东怎能华丽转身;没有奋斗,冬奥会上苏翊鸣怎能一鸣惊人——(排比论证)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要常怀忧患意识,催生奋斗精神,始终铭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用拼搏开辟新的天地,用实干书写新的华章。(总结句)

“计利当计天下利。”(观点句)回首曾经的“立国之战”,“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打了。”影片《长津湖》里志愿軍战士的肺腑之言让无数人热泪盈眶,感动于他们的勇敢无私,感动于他们的责任担当!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家国的屏障。(举例论证)英雄们不负历史,我们定不负未来。让我们勇敢地担起责任,奋发有为,为实现祖国的复兴梦而奋斗。(重申主旨)——河北省曲阳永宁中学 赵金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题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57名18~35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4.6%的受访青年有兴趣圈,仅17.3%的受访青年只想待在原有圈子里,77.4%的受访青年认为应该勇于“破圈”,尝试多元文化。关于如何尝试“破圈”的问题,61.2%的受访青年选择在“传统”圈加入现代元素,54.0%的受访青年认为这是“高冷”圈尝试接地气的方式。其他方面还有“小众”圈走进大众视野(51.2%),“民族文化”圈走向世界(47.8%)等。

材料二:如今,在青年文化圈中,出现了一种“破圈”现象,即原来一些局限于某一群体的圈子,打破了固有的界限,与其他群体相互交流。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参与《当代青年》杂志社举办的“我看青年‘破圈”主题笔会活动。

写作指导

材料一关注的是绝大多数青年都有兴趣圈,而且大多数青年认同“破圈”,勇于尝试多元文化。由此可见当下青年的蓬勃朝气。此外,要关注青年尝试破圈的行为方式。

材料二关注青年“破圈”的本质是打破原有界限,积极主动参与群体互动、交流。考生要在整体感知材料的基础上结合笔会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阐述理由。

参考立意:“破圈”,体验多元文化的魅力;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携手“破圈”;用跨界融合“破圈”,打造时代文化高地;以“破圈”实现自我成长、自我突破;以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塑造“破圈”形象。

作文选段

乘时代之风,发掘传统文化宝藏,以“破圈”彰显千年的传承。(主旨句)青年就要心怀梦想,做时代的弄潮儿,以“破圈”彰显传统文化的活力。(诠释句)虎年春晚上身着青绿衣裙的宋代女子们翩翩起舞,步履间尽显优雅。从独舞到群舞,似一幅幅画卷,融入《千里江山图》中。正是《只此青绿》的主演孟庆旸和队友们与传统文化浪漫的双向奔赴,不断超越自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破圈”现象。同样“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的《唐宫夜宴》火出圈,高科技元素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把历史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这就是创作团队对历史文化不舍的情怀,“破圈”的路上充满坎坷,青年的毅力是打不败的,尝试就要有困难,有困难就要去突破。(列举事例加扣题分析)青年有梦,砥砺奋进,才能领略更广阔的世界,才能展现大美中国的无限魅力。(再次扣题)

互联网时代,青年人“破圈”现象频出,展示了青年蓬勃的文化创新力,我要为青年“破圈”点赞。(观点句)青年强则国强,充满活力的青年人,勇于探索新知,敢于大胆创新。青年人若只沉溺自己的小圈子,终会被高歌猛进的时代甩掉。(反面论证)青年人在传统文化中加入现代元素,让“高冷”圈接触地气,“小众” 圈走进大众视野,“民族文化”圈走向世界舞台,依靠的不仅是热爱和坚守,还有敢于想他人所未想,做他人所未做,以不断尝试、不断创新终“破圈”。“破圈”使民族文化绽放光彩,从而实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因果论证)我要为他们的“破圈”点赞。(重申观点)——河北省曲阳永宁中学 张向美《为“破圈”点赞》

(编辑:李跃)0B8B5975-20E4-4D4A-A812-F0D7F35EAAB9

猜你喜欢

破圈青年人尝试
让更多青年人与博物馆实现“双向奔赴”
露营“破圈”背后,这家房企解锁了新社区美学
棉花娃娃强势“破圈”
从《惊·鸿》看传统戏曲的“破圈”传播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尝试
青年人痤疮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