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进作文里的“高分模板”

2022-07-03焦文林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事例议论文苏轼

焦文林

高考议论文主体段,应该具备“五有”:语段有观点,例前有导语,叙例有方法,例后有分析,语段有引申。即标准语段的构成:观点+议论+举例+分析+小结

从构成的要素来看,主体段有以下常见模式。

1.“观点+事例+分析”式

谁的青春不曾迷茫?曾几何时,80后被称为“垮掉的一代”,90后被称为“佛系青年”,我们00后最近又迷上了“葛优瘫”。然而在一片质疑声中,许多不懈奋斗的80后已然成为栋梁之材:运动员刘春红在北京奥运会夺金,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清代学者唐斌劝诫学子:“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你的青春里,也必然有许多颓废的声音,但请相信:执着追梦,不随波逐流,终能绽放青春的风采。——一考生《愿逐明月,待你前来》

这是一个采用了“观点+事例+分析”的议论文完整段。这段文字先用反问句提出观点,然后列举刘春红、王亚平的例子加以证明,最后分析只有“不随波逐流,终能绽放青春的风采”。

2.“引言+观点+事例+分析”式

孟子曾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们的意志凝聚起来,就形成了命运共同体。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我看见中国生产的口罩运往他国,我看见中国的医疗队员驰援国际社会,我看见塞尔维亚总统深情落泪称赞中国医疗队……这些都是中国在抗疫中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表现,令我动容。——一考生《一苇以航,通彼远方》

这是一个采用了“引言+观点+事例+分析”的议论文完整段。这段文字先引用材料给定的名言,再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用疫情期间中国对国际社会援助的具体事例,证明中国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方面的努力,最后加以论证分析,强调了分论点。

3.“观点+诠注+事例+分析”式

着眼当下,有德有识之人在劳动中定义人生。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中国人民能从温饱不足到富裕小康,正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以汗水换取的骄人成果。袁隆平手中饱满的杂交水稻,让饥荒与贫困离我们越来越远;景海鹏乘坐的载人航天飞船,在浩瀚的宇宙中留下了中国人的身影……他们在劳动中编织人生的辉煌。“天眼之父”南仁东二十年扎根大山深处,为国造望远镜;科学家林俊德在生命最后一天仍坚持工作;还有“三十二年驻守,三代人无言付出”的守岛英雄王继才……他们用自己的人生对劳动精神做出最美的诠释。——一考生《让劳动精神照亮逐梦征程》

这是一个采用了“观点+诠注+事例+分析”的議论文完整段。这段文字先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对观点做简要的分析,再列举袁隆平、景海鹏、南仁东、林俊德等人的例子印证观点,最后加以分析总结。

4.“事例+分析+观点”式

苏轼在扶风,看到甘霖普降,高兴地作《喜雨亭记》。在杭州和广州,他兴办水利、赈灾、治病……他以一己之力对抗着王安石新法留下的遗患,关注着千里荒旱,流离饿殍。针对逃兵变为盗匪的现状,他找出问题的症结,从源头上治理。有些小事,不是难做,而是没人去做。苏轼纵使受人陷害被贬,也坚持做对的事,为百姓奔波,使百姓免于受到新法带来的伤害。苏轼用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不论身处怎样的境地,保持从容豁达,是大器的君子。——一考生《君子大器》

这是一个采用了“事例+分析+观点”的议论文完整段。这段文字先列举苏轼做出的一系列成绩,再分析做出这些成绩时苏轼的处境,最后亮明观点——不论身处怎样的境地,保持从容豁达,是大器的君子。

5.“观点+事例+总结”式

敢于正视,方能砥砺自我。卡夫卡在《变形记》中以格里高尔·萨姆沙之眼,正视了金钱社会中亲情的不堪一击;东野圭吾在《白夜行》中以唐泽雪穗之眼,正视了人性的险恶与卑劣;吕克·贝松在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以马蒂尔德之眼,正视了青春的艰辛与迷茫。伟大的艺术家敢于正视灵魂世界的精神难题,直面自我软弱的本能,审视人生,砥砺自我。——一考生《敢于正视,方得重塑》

这是一个采用了“观点+事例+总结”的议论文完整段。这段文字先提出分论点,然后采用重复中心词的方式,夹叙夹议,以卡夫卡、东野圭吾、吕克·贝松作品中的人物如何“审视自我”为例,并用“以某某之眼”的句式,整齐的排比论证,最后总结,照应分论点。

(编辑:李跃)51F6EE54-FA67-4EAB-B252-366435E9396E

猜你喜欢

事例议论文苏轼
议论文阅读专练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从善如流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