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创新策略研究
2022-07-03王玲
王玲
社会教育活动的开展依托博物馆本身文物藏品和内部设备,其中的文物标本和藏品是体现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基础。在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博物馆会通过介绍和宣传文物藏品的方式来增强公众的文化体验感,同时使社会大众学习更多的文物历史知识[ 1 ]。同时,博物馆在陈列布展的过程中通常会依托地域特征,故而在馆藏方面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区域价值。博物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当地的文化意义。在履行相关义务的过程当中,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活动运营模式正在被创新。这意味着其可以为社会群体提供更高质量的社会教育服务。
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创新的必要性
促进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传承指的是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传递与转接。对于博物馆来说,文化传承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道德、精神以及思想层面的传承也是重要的内容。通过陈列,博物馆可以对那些拥有历史背景和历史文化的文物的特点进行描绘和呈现,并在这个过程中达到文化传播的效果。同时,根据不同区域的文化特点,社会人员可以通过参加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形式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对该地区的发展形成深刻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树立起文化自信,同时为社会精神文化的传承创造条件。
促进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
与学校组织的教育活动相比,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活动虽然具有非正式性,但仍然可以促进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活动属于非正式教育活动,表现出较强的引导性作用,它能够以第三资源的形式对公众进行教育。与此同时,博物馆组织的社会教育活动通常会面向所有社会群体,是重要的社会教育形式。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当中,社会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群众表现出外向化和物质化的特征。博物馆通过社会教育活动,可以对群众进行教育,使他们获得精神层面的熏陶,进而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
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特点分析
大众性
博物馆属于社会公益组织,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表现出非营利性和永久性的特征。博物馆所组织和开展的社会教育活动也表现出大众化的特性。在活动中,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进馆并参加活动,同时可以在活动当中学习相关知识。博物馆管理人员并不会因群众的性别、学历以及职务等而拒绝接待。这是博物馆人性化服务的体现,可以使人们在优质的服务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获取更多的文化知识。
生动性
近年来,很多博物馆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并将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了社会教育活动当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博物馆可以更好地向公众展示文物藏品,使整个展示过程和活动展现出较强的生动性特征。在对文物藏品进行展示的过程中,社会教育工作者可以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和图片,以便将公众的参与意识调动起来,使他们在面对生动的陈列品时了解文物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树立起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3 ]。
全面性
馆内陈列和展览设计,表现出较强的全面性特征。在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过程当中,博物馆除了要确保藏品储备的丰富性外,还要确保这些藏品具有跨时代的特征,能够代表相关的文化。同时,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活动通常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管理人员会根据公众的参观需求构建一个完善的参观体系。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对展厅进行布置,使陈列展览在时间、空间以及地域等层面的限制被打破,实现展品内容和展厅空间的拓展,在这个基础上为参观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丰富的展品信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社会教育活动社会效益的增强。
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创新策略
創新社会教育活动理念
首先,博物馆要对自身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职能和作用有清楚的认识,除了要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之外,还要做好文物保护和展示性服务,并进行陈列分析。因此,定期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是十分有必要的。其次,博物馆要合理运用现有的资源,并做好资源的开发,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诉求和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可以做好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播等工作。最后,各个地区的博物馆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要突出地方特色,融入地方传统文化。
在对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理念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在馆内融入地方性元素,同时对社会教育活动进行精准定位,这样才能使活动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得到增强[ 4 ]。比如山丹县博物馆于2020年6月13日在博物馆院内及龙首广场依次举办了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为主题的社会教育活动。此次活动宣传主要采取了“展板+讲解”的形式,共展出《山丹县博物馆馆藏文物图片展》《生肖图片展》系列文物流动图片展板近30块。文物流动展板的展出以及馆内讲解人员为观众带来了绘声绘色的讲解,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观看,并博得观众阵阵掌声。观众对于了解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以及文物相关知识有极大的兴趣,讲解人员与观众进行了积极互动,探讨和交流了关于山丹本地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相关知识及保护方法,听完讲解后观众走进博物馆参观。如图1所示。
打造高水平社会教育队伍
博物馆通常会设置专门的社会教育部门。该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涉及的内容比较繁杂,业务范围也十分宽泛。为了实现创新发展的目标,博物馆要在社教部门中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一方面,要提高社会教育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职业修养。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工作中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同时要在这个基础上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传统教育,并发挥创造力对社会教育活动进行创新。因此,社会教育工作人员要从自身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在了解博物馆馆藏资源的同时,也要在业余时间主动学习,掌握更多的文化内容,肩负起提高全民思想素质的重担[ 5 ]。同时,社会教育工作人员还要树立积极向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明确自身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提高社会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民族素质和民众文明意识。另一方面,要提高社会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通过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社会教育工作人员要在博物馆与公众之间架起桥梁。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要表现出专业化的能力,使活动的主题更为新颖、活动的内容更为全面。在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他们需要熟知涉及的历史文化知识,并对其进行灵活运用,这样才能更好地突出社会教育活动的文化传播价值。
创新志愿者服务体系
博物馆具有社会服务性质,在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过程当中,可以将志愿者作为载体,通过这种方式在博物馆与观众之间构建起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以此使博物馆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了实现社会教育活动的创新,要对志愿者服务体系进行创新。博物馆的志愿者需要对展览活动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同时需要表现出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为前来参加社会教育活动的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种方式可以弥补博物馆在专职工作人员方面的欠缺,减少博物馆的费用支出。对于博物馆而言,创新志愿者服务体系可以获得免费的资源,还可以对自身的形象进行宣传,使公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实现社会教育的目标。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青少年是社会最关注的群体之一,也应该成为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关注群体。这是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山丹县博物馆会定期组织“小小讲解员”志愿者活动。在活动当中,小讲解员会在博物馆馆员的辅助下学习展品的知识,形成一套完整的讲解词,并在公众面前进行讲解。
优化机制,增强凝聚力
首先,要在博物馆中设置更为科学的内部结构和机制,并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对该机制進行优化,使其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文化传播的过程当中,博物馆在民众与政府机构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能够向民众传播政府的声音。多样化的社会教育活动,可以对文化进行宣传,使人们感受到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出较强的凝聚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博物馆首先要构建起一套完善和成熟的运营管理机制,并结合实际需要形成运营管理制度。在社会教育活动创新的过程当中,除了要对活动进行管理之外,还要对人才进行管理,重视人才的培养与运用。这样才能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社会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同时,还要对展览机制进行创新,基于现有的资源对传统展览的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6 ]。这样可以形成创新性比较强的展览活动,使社会公众感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增加社会群体的凝聚力。在这个过程中,博物馆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场景复原技术等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增强社会教育活动的效果,吸引观众眼球。2020年4月30日,山丹县博物馆组织开展了“古韵青花”精品艺术线上展活动,利用抖音、快手网络直播平台体现了“特殊时期服务不缺位、内容不打折”的理念,向线上观众展示了国际主义战士路易·艾黎捐赠的精品青花瓷器,并通过网络将博物馆的文化和人文关怀传递了出去。如图2所示。
加强联系,不断创新
作为重要的馆藏机构,博物馆在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通常会面向全体中国人民,结合社会群众的需要对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在这些社会教育活动当中,人民群众可以更好地对文化进行观察、体验以及理解。为了对社会教育活动进行创新,博物馆需要构建起一个与社会共同协作的全新渠道,使社教活动的辐射范围进一步得到扩大。具体来说,博物馆可以与当地的学校进行协作,针对学生开展社会教育活动,以此来加强学生的文化需要,实现学校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的融合。比如在博物馆中开展文化大讲堂、暑期夏令营以及小小讲解员等活动。同时,博物馆还可以与同行协作,通过联合宣传和联合办展的形式增强文化宣传的效果。除此之外,博物馆还可以与其他特殊单位如军营进行合作,扩大社会教育的范围。山丹县博物馆于2019年8月1日组织了“庆八一”流动展览进军营活动,在95876部队进行馆藏文物图片展和馆内干部职工慰问演出。这使广大官兵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更为深刻的认知,激励他们不忘初心,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如图3所示。
总的来说,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目标是体现社会教育价值。为了实现社会教育活动的创新,博物馆要对教育资源进行全面整合,要基于大众需求拓宽文化传播的渠道和范围,并在这个基础上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创造条件。为了实现社会教育活动的创新,博物馆需要创新社会教育活动理念,创新志愿者服务体系,还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社教队伍,在对自身机制进行创新的同时加强与其他组织的联系。
参考文献
[1]黄毅,范怡婷.基于STEAM教育理念博物馆教育项目的构建——以“干栏式建筑”教育项目为例[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1,7(05):451-454.
[2]林晋.儿童科普剧在自然博物馆教育的价值与运用——以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恐龙寻亲记》为例[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1,7(05):461-467.
[3]张奕辰,刘可鸣,刘京莉.基于ASEB栅格分析的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感知研究——以河南博物院为例[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1,7(02):86-91.
[4]李法营,宋琴,石明,等.自然博物馆的生态文明教育功能与发展对策研究——以西南林业大学世界古茶树原产地资源展馆为例[J].农业考古,2021(02):250-254.
[5]刘阳.博物馆教育视角下的观众参观行为调查与分析——以“衣冠流徙诗书粲然:馆藏西南联大民族调查文书资料展”为例[J].博物院,2021(01):123-131.
[6]秦博.博物馆联合举办社会教育活动的启示——以“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精华展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3):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