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转变与发展研究

2022-07-03萧龙

文化产业 2022年16期
关键词:陈列文物形式

萧龙

陈列和展览是服务社会大众的实际窗口,是博物馆与群众之间联系的纽带。博物馆应发挥区域的社会职能作用,不断彰显出自身的文化职能,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底蕴。博物馆的主要任务是不断转变策略,优化博物馆的陈列和展览,打造特色的旅游业,进而带动经济的飞速运转。因此,博物馆应通过不同形式的优化创新,完善引导,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认识到形式的变化、陈列转变与发展的意义。博物馆有针对性地对工作计划进行调整,以实现上述目标。

博物馆面临的形式上的变化分析

群众的需求和品位有所转变

当前,博物馆已经成为旅游行业的重要资源,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通过研究发现,博物馆中陈列的相关文物或者具有相关文化气息的物品会吸引诸多游客。

但是,随着目前社会形势的转变,人们获取新鲜内容的机会较多。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得人们在旅游和参观博物馆时的真实需求和品位有所改变。

博物馆中目前陈列和展示的方法无法吸引大众的眼球。因此,面对该形势变化,陈列和展览的方法应有所改变。

群众的需求改变是博物馆在对外窗口和服务窗口日常工作环节中面临的重大形势。博物馆应通过方法的调整,现状的分析,计划的整改,促进各方面工作时效性和整体成果的呈现。借助相应形势的变革带动博物馆展示和陈列成果的优化创新。

社会发展趋势的变化

在新形势下,博物馆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大职责。但是,传统的陈列方法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博物馆也难以在陈列和展览中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传统单纯的陈列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历史背后实际上会隐藏着更多趣味性的故事,博物馆本身在文物陈列或者是展览中会给群众带来枯燥的感觉。乏味性特征的存在,使得博物馆在陈列实践中仅遵循原有的方法,限制了博物馆在日常展览中特色的展现。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社会中新鲜事物不断增多,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与时俱进。博物馆仍然保持原有的呈现形式,无法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与群众的实际需求相脱离。为此,博物馆在进行物品的陈列和展览工作时,一定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满足群众的需求,剔除博物馆在现代化体系发展中的障碍。

博物馆在陈列展览实践中主动转变的意义

夯实对历史文物的有效保护职责

博物馆最为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对相关历史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当前,博物馆针对现实情况,对于不同文物进行陈列和展示,满足群众的观赏需求。对于博物馆实际的发展而言,陈列和展览并非最好的保存方式,然而在新形势下,博物馆既要展现自身的文物保存职能,也要对陈列和展览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有效地转变和发展能够更加夯实自身的责任,博物馆要积极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有效的管理经验,对文物的管理工作、陈列工作进行创新,以体现当代博物馆与社会共同发展和成长的能力。

博物馆承担着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多方位信任。陈列方式和展览方式被群众所接受和认可。以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的脚步为契机,转变陈列展览方式,主动做好发展与转变,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群众对于文物的观赏需求,同时也肩负起了国家对于文物保护的相关职责。保护与鉴赏成为博物馆内部综合工作能力的体现。

与旅游业结合,体现出博物馆的真实文化价值

旅游产业与博物馆的合作历史悠久。二者合作并行,能够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群众的欣赏体验。旅游业能够夯实社会的发展脚步,可以不断挖掘出社会在历史发展中的相关特征。与旅游融合的博物馆陈列和展览方式,可以挖掘出该地区呈现出的特点,进一步促进博物馆内部旅游价值体系的建设。在博物馆实践工作环节中价值体系的彰显,以及陈列方法与陈列形式的转变最大限度地与社会实际发展相结合,可以带动整个行业的良性运转,塑造群众的文化价值观念,彰顯出综合发展的实力和整体的综合水平。

博物馆在陈列展览中呈现出的不足分析

创新环节欠缺

博物馆实质上是非营利的。博物馆的主要职能是开展相关文化的宣传和教育。群众了解博物馆的真实发展历程。同时通过博物馆中陈列的不同物品了解发展历史。博物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若创新程度不够,就无法吸引群众的眼球。博物馆在实践和运行中呈现出形式较为单一的状态,展览中出现的相关物品呈现的方式也无法激发群众的兴趣。这直接阻碍了博物馆中相应工作的开展,严重影响了博物馆在发展中的脚步。创新度不够,形式较为单一,就难以激发群众的兴趣。博物馆难以与相关形式相契合,创新度不够成为其发展中的最大阻碍。

陈列展览和文化内涵之间呈现出脱节的问题

在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的公益平台体系中,人们能够很好地进行文化上的交流和互动以及对知识内涵的探究,其可以在真正意义上让群众体会到文化的内涵。但是,实际上陈列的相关物品与现实文化内涵呈现出脱节的相关问题。在具体实践中,成果和陈列物品无法与现实环境相结合,阻碍了各方面的综合进步和整体实效性的凸显。

实践和探索中缺乏完整性的机制,难以秉承新时期、新阶段发展的优势,阻碍了各项领域的优化成果,明显限制了文化背景内涵的凸显。在研究中发现,只有陈列的相关物品与当地的现实社会情况,或者是与当地所处的环境有一定的联系,才能让群众对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然而,文化内涵与陈列物品之间的断裂现象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

陈列和展览的计划比较滞后

在新时期,博物馆对相关文物进行了多方面、全方位的覆盖展览。这就使得不同层次的群众均能够得到满足,以达到精神上的文化营养需求。但是,调查结果显示,陈列的计划呈现出一种相关普遍性的状态,对于相关陈列物品的计划,也呈现出滞后性的问题。这阻碍了相关环节的发展。实践体系中的形式不利于成果的创新,难以增强陈列中的实际成果。陈列的计划相对滞后,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难以发挥出博物馆相关文物展览的宣传和教育作用。陈列的活动方案滞后,未融合先进的信息化模式和目前社会发展中的新鲜话题,阻碍了博物馆物品内涵的呈现。因而,其难以让相关人员在实践中产生共鸣,也难以满足群众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实际需求。

博物馆在陈列展览中的有效转变、发展措施探讨

应用高科技手段推动工作形式的更新

博物馆可以利用5G技术手段促进展览形式和陈列方法的创新。为有效落实展览工作,可以引进多媒体形式,让“声”“图”“动”等不同效果于文物展览中加以呈现,如可以采用环绕型的音响和利用大屏幕显示器进行陈列方式的优化和设计,在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觉上全方位地深入进行展览,满足参观者的实际需求。配备相关信息化设备,深入发掘相关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从而有助于更好地让群众在参观博物馆的实践环节中理解文物背后所珍藏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

此外,博物馆在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情况下,应用上述先进技术手段,能为游客提供较为优质的体验,能在旅游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博物馆在陈列和展览实践环节中主动进行转变和发展,提供自我展示平台,以此优化创新,可以改变原有形式上的不足,带动整个地区群众文化素养的提升,并可以与旅游行业共同进步。

清晰展示重点内容,构建展示主题

博物馆陈列的相关物品在形式上完成了优化,改变了单一浅显的现实问题。设计方案和规定展览计划时一定要注重形式的转变,针对不同的展览主题要做好符合实际情况的规划和建设,以促进整体化发展。要充分展现相关物品的个性化形式,并加以创新,吸引群众的眼球。

再者,设计人员要通过不同的专业化形式“刺激”参观人员的视觉和听觉。形式的创新以及陈列讲解等不同方式,可以让群众留下较为深刻和清晰的印象。以深层次的形式满足群众在参观博物馆时的心理需求,优化其参观体验,践行多样化的方法,可以带动整个行业的运转。形式的优化创新,以及改进以往在实践中的不足,可以促进行业的有效运转。

加大相关人员的学习培训,做好陈列和展览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断提高,群众接触新鲜事物机会较多,博物馆在完成陈列、展览相关工作时,应加大力度做到与时俱进,立足实际,完善创新,降低负面影响。综合分析要基于博物馆陈列中的现实情况,对博物馆内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避免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

博物馆要加强相关策展人的培训工作。以系统全面的学习方式了解先进技术和先进的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策划方案。同时,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明确自身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性,借助有效的陈列和展览提升文物对群众的吸引力,增强文物文化内涵,提升对群众的感染力。

博物馆在组织陈列和展览的实践环节中,应注重展览实践内容与生活周围环境的紧密结合,避免出现脱节的现象;以主题烘托环境氛围的方式,满足群众在文化领域的精神需求。在实践中,相关人员应了解重点,了解发展的基本方向,认清目前社会的现实情况,从发展趋势等多方面考量,完成学习;践行多方面的措施,做好博物馆的陈列以及展览相关规划工作,促进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博物馆充分发挥教育和引导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

以人为本,渲染环境氛围

博物馆在完成陈列和展览实践工作的环节中,应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博物馆是为群众服务,为群众提供文化学习机会和营造文化氛围的机构。因此,各项设施和展览计划、展览措施的践行均应以博物馆自身的现实情况为准,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群众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博物馆应采用立体化的形式和多样化的方式,增强效果,加深群众的实际参观感悟。此外,博物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也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综上所述,在目前发展的新形势下,博物馆如果想通过转变形式满足发展的需求,就必须要践行多样化的措施,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博物馆应根据自身的新常态特征,转变原有的形式,从陈列和展览方面入手,展现出自身的作用和文化特色,吸引参观的群众,带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博物馆能够推动各方面综合成果的强化,可以通过自身的转变和发展让整个城市受益,以及促进该领域的综合性进步。博物馆在实践和运行中可以体现自身的文化宣传能力,拓宽群众的视野,同时最大限度彰显文物的陈列和保护职责。

参考文献

[1]孙淼.西方自然历史博物馆展陈变迁——从以文化和艺术为主的综合性视角出发[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1,6(05):18-29+92-93.

[2]李宝才.传承红色基因 强化使命担当——河北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建设及其发展历程[J].文物春秋,2021(03):3-15.

[3]魏珍珍.中小型博物館设计临时展览困境——以三明市博物馆“客家探秘——福建三明客家民俗文物展”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1):121-123.

[4]薛瑞芳,张春晖.博物馆观众参观服务质量感知评价实证研究——以西安博物院为例[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1,7(01):14-19.

[5]姚艳燕.博物馆研究成果传播方式刍议——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例[J].传播与版权,2021(02):113-115.

[6]姜晔.博物馆临时展览内容设计的思考——以“白色金子·东西瓷都——从景德镇到梅森瓷器大展”为例[J].文物天地,2021(02):92-95.

[7]李燕捷.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数字媒体技术有效应用研究[J].艺术品鉴,2022(02):111-113.

[8]王晓阳.谈数字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应用[J].艺术品鉴,2021(20):131-132.

[9]吴迪珂.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的创新研究[J].大众文艺,2021(07):42-43.

猜你喜欢

陈列文物形式
出售中
组合与构建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贪官“自我量刑”,满足了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文物失窃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