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化馆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有效路径

2022-07-03张忠良

文化产业 2022年17期
关键词:辅导工作馆内文化馆

张忠良

随着我国迈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台阶,我国城市化扩展速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基层群众的物质需要也因此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但在精神需求层面仍存在种种不平衡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馆建设现已承担起城市精神文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职责,是基层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具有极强的公益性表征,可以有效服务于我国群众的精神境界培养工作。考虑到上述时代背景,当下城市建设需要重点关注国家层面对基层群众精神世界与文明气度的培养需要,充分挖掘社会层面可用于群众基层文化服务工作的各类资源,从文化馆建设入手,有针对性地提高现有城市居民文化教育辅导工作的实际效果,以全面改善当下城市居民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现阶段基层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知识型城市。

文化馆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概述

文化从本质上说是社会上层建筑的关键一环,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是民族独立性与精神力量的重要象征,在当代更是展现我国软实力的显著标志。如今,文化自信,以政策的形式进入国家思想建设工程领域,我国基层建设越发关注文化教育对群众思想政治层面教育的滋养作用,突出体现为全国各类文化馆建设浪潮所掀起的基层文化培训的繁荣景象。事实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务的达成作为我国当代政治经济建设发展的里程碑,必然会推动相关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同时,当下开展的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代表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也会成为中国在世界变局中稳定发展的力量源泉。对于共产党的发展而言,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事务始终将基层人民群众视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因此只有达成了处于基层的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辅导工作的美好向往,才能体现出我国在社会文明领域的真实进步。对于中国复兴的伟大梦想而言,全党、全国不但要从政治与经济层面下足苦功,而且要改善精神文明落后于物质文明的现状。

工作内容

文化馆是以满足基层群众在精神层面的发展需求为目标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建成后的核心工作内容为以文化辅导组织的形式帮助区域群众提升自身文化修养与知识水平,同时区域间搭建的文化馆还可以以教育基地的形式辐射服务于地方各级基层干部团体,成为党内学习、会议开展的重要场地依托。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文化馆可以借助地方行政机关的身份在民间广泛搜集各类文艺作品,而后通过组织公开义务展览的形式,帮助本土艺术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向基层群众进行艺术鉴赏与文化宣传,从而在对民众开展美学教育的过程中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性宣传。此外,文化馆还可以定期为区域民众组织集体性文化培训以及实践参与活动,在为社会离退休老年群体提供社交场地的同时,将全民文化素质培养的概念落实到民众生活的实处,充分发挥有益的文体艺术活动对市民精神生活的滋养作用。

工作意义

在地方文化馆内开展基层民众文化层面的辅导培训活动,目标在于通过多元优质的教育服务,满足区域内广大人民的精神文明需要,同时,借助多样有趣的项目组织服务,还可以起到提升当地机构文化服务质量,打造城市文化建设名片的作用。对群众进行的文化层面的辅导培训活动可以充分体现出文化馆自身的公益性单位性质,其作为文化馆内部最核心的工作内容,同时也是支撑地方文化事业长久发展和永葆活力的基础。在当下互联网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此类活动的开展将为地方群众提供由文化欣赏者转变为文化参与者的渠道,从丰富人民业余生活的角度为区域文明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文化馆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问题

内部进行文化辅导的形式过于单一

为了让文化辅导活动在开展时保持有序和稳定,当下在文化馆内开展的文化辅导形式主要以举办展览及开设课堂为主,导致在实际辅导过程中基层群众的教育主体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而缺乏互动感的教育体验,往往会令参与其中的基层民众与文化馆内部辅导工作产生一种强烈的疏离感,仿佛同场馆及馆内工作人员有着一堵不可逾越的大墙一般。但需要注意的是,当代教育理念要求强化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同时,在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指导下,我国一切事业工作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魂之魄以及无根浮萍。当下,由于文化辅导主体体验感的缺失,现在相当一部分的基层民众已不再对文化馆内所举办的活动保有新鲜感与好奇心,这最终导致目前文化馆内的文化辅导工作由于脱离群众而效率低下。

民间群体文化辅导缺乏科学机制

健全的制度和体制是当下各类工作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首要支撑,可以在文化馆实际基层教育工作开展中起到秩序化导向作用。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部分欠发达区域尚未建成科学的运行体系与完善的管理机制,进而造成目标文化工作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出现诸如培养目标涣散、培养流程杂乱、推卸培养责任等文化教育机制规范性方面的问题。其中尤以文化馆内馆员的文化教育理念对群众基层文化教育的影响最大,倘若支撑文化馆基层教育工作开展的管理机制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与推陈出新,将直接造成内部馆员在工作中的懒散现象,进而严重影响馆内实际服务质量,阻碍基层群众精神文明培养工作的高效开展。

馆内专项辅导人才队伍相对空缺

伴随我国脱贫攻坚任务的圆满完成,文化馆建设工作在当下“扶贫先扶智”理念的指引下不断向乡村区域渗透,但考虑到我国农村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范围较大,为满足广大基层群众的需求,文化馆内需要配置相当数量的基层培训人才与教育工作者,以便为日后开展的各类精神文明工作提供专业且全面的支持。但考虑到我国基层工作现阶段的发展实际,以及受到复杂政治因素的影响,当下在基层文化馆任职的馆员大多并未在文艺领域接受过专业的高等教育,其本身便存在艺术素养、文化水准及工作经验缺乏的情况,这种有限的工作能力难以真正对文化馆培训辅导工作起到支撑作用,自然无力承担起独立引导基层群众参与馆内文化培训活动的责任,从而严重拉低了馆内文化工作开展的效率,致使受众对馆内各类辅导活动的体验感与满意度较低,导致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文化组织单位的身份一度受到苛责。与此同时,带有基层组织性质的文化馆还因其内部僵化的员工制度,近年来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然而,为了馆内活动的正常开展,大多数文化馆选择对本就种类不多的培训项目进行进一步缩减,极大地降低了文化馆在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最终形成了文化馆影响力低下—基层民众对文化馆的认可度不足—文化馆辅导工作开展不到位—文化馆影响力低下的恶性循环。

加强文化馆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路径

多元发展民间群体文化工作的策略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大繁荣的时代,为了提升当下文化馆内辅导工作的效率,充分利用媒体技术必不可少。文化馆应当尤其关注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利用网页平台、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媒体平台向区域内受众进行不间断的文化渗透。同时,结合地方的实际发展条件,文化馆还可以在辅导过程中为区域基层群众提供VR技术设备体验,以更沉浸式的教育形式唤起民众参与文化辅导工作的积极性。另外,为了打响基层教育的知名度,文化馆还可以利用其公共服务性质定期举办各类文艺项目比赛活动,如手机摄影展览、对联书法评选及团体合唱比赛等,在利用奖励的方式激起区域内文艺爱好者参与激情的同时,对馆内现有文化教育项目进行宣传,创建馆内文化工作健康生态。

健全培训制度,共建优质文化辅导

以农村区域为代表的文化馆建设虽然在行动上积极响应我国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尽全力为地方区域打造了可供文化辅导工作开展的场地,但受限于其薄弱的文化工作基础以及不足的文化制度体系建设经验,文化辅导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难免会因其混乱的体系设置,令群众的文化活动处于不可控、不规范的状态,无法对目标受众提供有序且高效的辅导服务。

为了改善上述不良情况,现阶段文化馆建设除了要关注基础服务具体设施的配备外,还要重视上层建筑对现有文化馆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使用健全的约束制度确保馆内各项文化活动合理有序进行。一方面,文化馆可以根据地方实际经济特点与文化资源现状,以城镇广场、社区服务站以及乡镇服务平台为轴心,为地方文化馆建设谋取更多的专业业务指导与活动经费支持,给予馆内更好的制度运行条件。另一方面,文化馆还应对馆内现有杂乱的活动项目进行科学整合,取缔涉及赌博的恶俗活动项目,同时根据服务受众群体的不同性别、年龄特点补充健康向上且多元的活动项目。如针对广受老年女性群众欢迎的广场舞活动,增加由男性参与共舞的交谊舞舞种教学;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青年受众开展的歌唱、绘画活动,增加带有中华传统文化色彩的民族歌曲、國画教学。最大可能地以更专业且质量更高的文化馆教育培训活动满足基层群众个体因年龄、文化水平、性格偏好所造成的差异化文化培育需要,力图以馆内高质量的精神层面服务在区域城镇现代化建设中为地方打造更为多元丰富的基层文化底色。

打造现代培训团队助力馆内工作

考虑到文化馆本身的公益性质,其作为对基层民众开展文化教育与培训辅导工作的关键场地,在实际现代化改造中必须从自身的服务能力和辐射范围入手,在充分把控文化馆教育重点及培训目标的前提下,以专业全面的馆员团队吸引当地基层民众对文化馆内教育活动的重视与依赖。与此同时,文化馆还应利用高质量人才队伍的能力支持,对馆内现有活动项目与开展流程做出顺应时代及民众需求的现代化革新优化,从而在基层群众范围内谋取良好的服务口碑,甚至成为区域文化建设的品牌标杆,促进区域基层文化思想建设项目的有序高效开展。

为了打造出具有上述功能的高质量团队,文化馆需要从现有馆员培训和后续人才招募两方面入手,吸引并培育出更多文化类专业人才,同时充分提升馆内工作团队的行动力与凝聚力。在实际人才团队建设中,文化馆可以以季度为周期为馆内工作人员安排岗位培训活动,具体活动方式可以包括文化大家专业讲座、跨区域交流学习、参加地方论坛及学术活动等。此类活动可以将馆内人员集中组织到对岗位未来发展的技能学习项目中,并通过对前沿工作理念及实操办法的学习,为当下馆内文化活动赋予更具时代性与效率性的元素。参照上述方法,文化馆在员工素质及工作能力方面的缺陷可以得到整体改善,使目标机构在服务工作中充分彰显出其内部人员坚实的业务能力,以一批可以担当起群众文化活动组织者的专业团队保障日后基层文化辅导教育工作高质量运行。

通过研究得知,在基层开展的文化馆辅导教育文化活动需要时刻坚守以人为本和实事求是的工作理念,需要结合现有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当下工作开展问题,用以深层次分析和拆解城市普通居民参与文化馆文化培训活动的真实需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与辩证思维指导下对目标受众群体进行适应性更强、专业度更高的大众文化培训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出文化馆在城市中的文化服务公益职能,促进我国城市文化事业现代化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蒋琴.浅谈各地文化馆对基层群众文化的辅导培训[J].大众文艺,2015(04):11.

[2]朱继娟.浅谈文化馆应如何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工作[J].丝路艺术,2018(02):51.

[3]刘辉.浅谈文化馆群众美术辅导工作的有效开展[J].神州,2020(02):27.

[4]戴艳.浅谈各地文化馆对基层群众文化的辅导培训[J].真情,2020(02):197-198.

[5]覃妮.浅析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深入实践的策略[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05):178+180.

[6]石江亚.浅谈如何高效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作用[J].赤子(上中旬),2014(24):128.

[7]刘宪权.浅谈各地文化馆对基层群众文化的辅导培养[J].中华辞赋,2019(07):245.

[8]怕提玛·艾力木汗.试析各地文化馆对基层群众文化的辅导培训[J].明日风尚,2018(13):346.

[9]高丽.各地文化馆对基层群众文化的辅导培训的研究[J].山西青年,2017(24):213.

猜你喜欢

辅导工作馆内文化馆
跟着“五老”学科学
印象·福州新馆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深入实践策略分析
对文化馆做好群众声乐辅导工作的建议研究
大爱有光
新时期文化馆在群文辅导工作中的价值作用探讨
试析文化馆的培训与辅导工作的发展建议
一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