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属于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

2022-07-03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刻度时钟流速

最近在某网络平台上,超过5万人加入“逆社会时钟”小组,小组里的很多人都没有遵循人生的“寻常节拍”,没有按照世俗的“既定路线”来过自己的人生。

什么是“逆社会时钟”?社会心理学将社会时钟定义为“个体生命中主要里程碑的心理时钟”,通俗来讲,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什么年龄要做什么事”。而“逆社会时钟”, 就是不再遵循“什么年龄做什么事”的成人法则,尝试摸索自己的生命节奏。

文本解读

角度一:在社会时钟里,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

按部就班是很多人的人生预设,他们会给某些特定的年龄段赋予各种“应该”。在各种“应该”的安排、支配中,人生就像一台被拧紧发条的时钟,年龄就是表盘上的刻度,督促人们终其一生,都在“赶趟”“完任务”,慌张且匆忙。 但“赶上”了就是对的人生、正确的节奏吗?并不尽然。有人在父母的指导下选择了“有用”的专业却发现并不适合自己,有人听从安排获得了别人眼中的“好工作”却发现并不喜欢……完成了“规定任务”却平添人生苦闷,这种“按部就班”的结果显然事与愿违。

角度二:掌控自己的人生节奏。

即便社會对于重大生活事件的适宜年龄有其一致性,但人是多样性的生物,无法被安放在社会时钟的精密刻度里,而且社会的发展也让人们有了多样选择的可能。正因如此,很多人选择慢一些,不再“按时完成规定动作”,而是掌控自己的人生节奏。

角度三:悦纳多元选择。

对于“逆社会时钟”,我们不要美化,也没有必要带有偏见。人生选择原本多元,有人喜欢快,就有人喜欢慢;有人喜欢按部就班,就有人喜欢随心所欲。无论是选择“顺社会时钟”还是“逆社会时钟”,只要不违背法律法规,不违反公序良俗,只要自己内心充盈,便不必有早和晚的纠结。

运用示例

每个国家针对重大生活事件的适宜年龄差异巨大,不同社会文化环境形塑了不同的社会时钟流速,裹挟了个人选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自己的节奏生活,他们的每个决定并不只是关乎自身,也在默默地改变着社会时钟的走势与流速。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不用嫉妒或羡慕,生命就是在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所以,放轻松。你没有落后,你没有领先,在属于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郭慧岩,《中国青年报》

(编辑:王冠婷)

猜你喜欢

刻度时钟流速
别样的“时钟”
古代的时钟
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流体压强与流速
欧姆表的刻度真的不均匀吗?
——一个解释欧姆表刻度不均匀的好方法
爱虚张声势的水
被吃掉刻度的尺子
谁大谁小
时钟会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