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柯林斯宇航积极扩大业务布局全力服务中国市场

2022-07-03孙立

航空维修与工程 2022年5期
关键词:柯林斯宇航航空

孙立

时至今日,全球新冠疫情已经进入第三年,在航空业内,各大公司的市场、供应链、劳动力资源等问题此起彼伏。而作为一家由两大行业领先公司合并而成的业务多元化公司,在此期间柯林斯宇航的业务持续扩大,并购、拓展、扩建等举措备受行业关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柯林斯宇航售后市场中国区总监岳明池和柯林斯宇航中国项目与业务发展总监潘力辉,请他们介绍了近年来这一系列举措的发出点及缘由。

AME:众所周知,柯林斯宇航是由罗克韦尔柯林斯与联合技术公司的航空系统部门于2018年11月26日合并而成的一家新公司。其业务涵盖从航电系统和客舱系统,到互联飞机与模拟和培训解决方案,覆盖面可谓是极其“庞大”。所以,请您介绍一下柯林斯宇航自合并以来开展的业务发生了哪些变化?各种类型业务的发展规模如何?旗下业务与亚太尤其是中国的哪些领域有所合作?

Collins Aerospace:柯林斯宇航继承了联合技术航空系统和罗克韦尔柯林斯行业领先的创新精神。

将两家企业的人才汇聚一堂,共同致力于发扬其强大传统,并制定全面战略,助力客户与行业持续发展,迈向未来。

合并后的柯林斯宇航能力遍及于商业航空、支线航空、公务航空等各个领域。我们在6万架商用飞机上有150个主要的产品系列;在新一代飞机上的组件数量是传统机型上的两倍;售后市场方面,柯林斯的产品安装在6万架商用飞机上,共有约50万个零件,这在售后方面给了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今的柯林斯宇航拥有6大战略业务单元,全球共有6.7万余名员工,其中包括1.7万余名工程技术人员,2021年净销售额为184亿美元。

近40年来,柯林斯宇航始终履行对中国的承诺。如今,我们有约900名员工,分布在中国的十余个主要办公地点。

公司在中国的大量投资以及过去多年来与客户建立的紧密的合作关系使我们在中国的业务不断增长。现在在中国建有10家工厂,其中包括2家全资公司和8家合资公司,专注于机载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开发、制造、服务、支持和信息管理,以支持中国业务并拓展到全球市场。

凭借着现代的创新和卓越的品质,柯林斯宇航已经做足准备去交付我们的解决方案,以支持中国未来迅速的发展。

AME:作为本刊重点关注的售后服务保障领域,也就是MRO领域,柯林斯在中国或为中国客户开展了哪些业务的售后服务?售后服务的类型、维修深度和等级如何?

Collins Aerospace:柯林斯宇航在售后市场方面,有着遍布全球的MRO服务网络,其中包括75家MRO车间、36个配送中心,以及6家24/7技术和物流响应中心。中国的客户可以享受我们全球服务网络的售后服务。与此同时,我们在中国也有5家MRO厂,它们不仅能够为中国客户提供便捷的本地支持服务,也能够支持国外的客户的维修需求。它们分布于上海、天津、厦门和香港四座城市,维修业务覆盖了柯林斯宇航几乎所有的业务板块。具体如下。

天津短舱维修工厂,即古德里奇航空结构服务(中国)有限公司,位于天津自贸区空港综合保税区内。作为飞机发动机短舱原产厂(OEM)在中国设立的航空维修企业,古德里奇航空结构服务(中国)有限公司拥有CAAC、FAA、EASA等管理机构颁发的145维修许可证,可为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客户提供包括品质维修、技术服务、备件支持、长期协议的全面解决方案。目前公司的维修能力覆盖空客、波音等各系列飞机的发动机短舱,所提供的优质服务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

上海航电维修工厂,是柯林斯宇航于1997年在上海成立的维修中心,并于2003年3月与东航共同将维修中心组建成合资公司——上海柯林斯航空维修服务有限公司。合资公司位于上海浦东外高桥自由贸易试验区,厂房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持有CAAC和FAA的维修许可证,拥有柯林斯生产的通讯导航、传感器、显示器、飞行控制计算机、气象雷达等先进的测试设备以及其他非柯林斯自动测试台,可为国内外客户提供航电维修、保修和改装等解决方案。

上海内饰维修工厂,即邦翼航空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为柯林斯宇航内饰系统的厨房插件提供MRO服务,包括所有的厨房插件,如冷气机、三模式冰箱、烤箱、饮品机、热水壶和咖啡机等,通过了CAAC和 FAA的认证。

厦门维修工厂,即厦门豪富太古宇航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发动机控制系统、飞行控制系统、传感器及综合系统、内饰和其他系统的飛行关键部件的测试、维修及改装,覆盖约700个LRU,服务于航空公司、OEM厂商、MRO厂商等80余家客户。2020年4月,厦门市政府与中国商飞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围绕整机维修及改装、发动机维修、零部件研发制造、航材支援保障等领域开展全面深度合作。作为中国商飞ARJ21飞机灯光系统的OEM MRO,厦门豪富太古宇航有限公司表示会继续与中国商飞合作并提供更多的ARJ21零部件的维修支持。2021年10月,与厦门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入驻协议,成为了首家入驻厦门新机场“国际航材中心”的航空维修企业。入驻厦门国际航材中心,是我们发展的又一个新台阶。扩容后的新厂房将为柯林斯宇航的多种产品提供 MRO服务,包括燃油控制系统、发动机叶片作动器、直升机救援绞车、疏散滑梯和航空电子设备等。该厂房将支持ARJ21和C919等国产飞机,以及波音787、空客A350、A330neo、通用航空和旋翼飞机。在更新更大的厂房内,我们将配合ARJ21及C919等国产大飞机项目引进更多的维修能力,以高质量高标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香港维修中心,是专门为一系列商用飞机提供轮毂和制动器的维修及大修服务,确保亚太区航空公司机队的营运安全。自1993年成立起,提供碳制散热装置翻新方案;自1999年起,增加了商用飞机的轮毂和制动器的维修及大修服务。1F3890C3-8A7A-49C8-B0DE-876920586D0F

总体来说在客户服务方面,柯林斯宇航主要有4种类型服务,分别为:按工时和材料修理(T&M); 按固定价修理(Flight Sense Repair); 按飞行小时修理(Flight Sense Predicable)和按飞行小时修理加上航材保障(Flight Sense available)。这4种类型的修理深度也都囊括了从简单测试到大修的不同程度。除此之外,柯林斯宇航在中国还大力开展零备件寄售业务(OSS)来为Ameco和南航沈阳维修车间提供零备件服务, 未来此项服务还将延伸至海航技术和东航技术等维修企业,从而帮助中方进一步提升维修能力。

AME:在全球经济进入数字化转型时期,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传统企业的必选项。柯林斯宇航在数字化进程中做出了哪些努力?柯林斯宇航的MRO业务有哪些数字化维修应用实践?

Collins Aerospace:柯林斯宇航在MRO和可靠性管理方面采用了大量的数字化技术来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我们的智能飞机生态系统(Intelligent Aircraft Ecosystem)就是典型代表之一。这套系统通过InteliSight采集及分配飞机数据;然后使用ASCENTIA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提供机队性能分析和预测性健康管理; 最后使用我们的FlightSense维修方案对飞机部件做到精准及智能化维修。

柯林斯宇航很早就启动了数字化进程。以新加坡创新中心为例,2018年,柯林斯宇航为新加坡车间引入了数字操作系统,将所有发动机短舱大修流程进行数字化改造,整合到一个中央系统中。所有相关人士(包括管理层、采购员和生产小组长)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计算机清楚地了解谁在维修哪个组件,以及大修的状态。

2020年末,柯林斯宇航推出了机器人视觉系统。该系统将自动对普惠PW1000G齿轮传动涡扇(GTF)发动机组装快速发动机更换(QEC)套件进行库存检查。这个名叫“Spot”的机器人包含高分辨率相机、协作机器人手臂和自主移动机器人,使整个机器人能够在GTF发动机周围移动,无需任何人工干预。

Spot能够在20分钟内为4页的组件库存清单拍摄56张标准化照片,检查QEC套件上的159个不同的项目,最终缩减70%的工时。之前,这项工作靠手动完成需要花15小时。但柯林斯宇航表示,由于盲点和死角问题,某些区域仍需手动检查。

Spot目前正在为新加坡车间最常见的GTF发动机编程,并且可以根据需求,轻松地针对其他发动机类型进行编程。

同时,该中心的实验室也在验证并逐步推出两个项目。其中包括用于追踪零件的RFID技术和在线客户门户网站,旨在为所有客户提供24/7全天候MRO流程实时更新。

柯林斯宇航有一个延续到2026年的数字化路线图,每6个月进行一次回顾。

柯林斯天津工厂也采取了类似的数字化技术。为提高维修效率,柯林斯宇航天津MRO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现在正在建设的数字化工厂。通过建设数字化工厂,将生产流程进行精益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这样能够缩短整个维修流程。一方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以缩短维修周期。

为了实现数字化工厂,柯林斯宇航开发了一套數字化运营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把客户的需求直接反馈到一线,同时把一线的生产状态直观地呈现给客户,实现信息的实时交流。

在数字化管理的柯林斯宇航天津MRO厂中,现场的库存几乎到了零库存的水平,生产能力、效率以及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AME:在战略发展方面,柯林斯宇航近年来持续完成各类业务板块收购,如收购数字航空技术公司FlightAware、结构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部件开发和制造厂商Dutch Thermoplastic Components(DTC)等等,请问这是基于怎样的战略考虑?对当前航空业内的产业链布局怎么评价?

Collins Aerospace:我们认为,未来的航空业需要更安全、互联程度更高的系统和解决方案。为此,我们在先进结构、自动化操作、互联客舱体验、互联生态系统、电能飞机、集成解决方案等6大战略举措中发力。

不论是收购FlightAware还是DTC,都是契合柯林斯宇航的战略举措的。

全球各地的航空公司和飞机运营商都希望通过数字化航空,掀起航空效率和可靠性的新一轮革命。

作为公认的在数据采集、分析和客户体验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厂商,FlightAware的加入将帮助柯林斯宇航为客户开启互联生态系统的全部能量。FlightAware拥有全球最大的航班跟踪和数据平台,有望为我们的整个业务带来新的能力和创新。

在完成收购不久之前,柯林斯宇航整合了原先公司内的信息管理服务业务,成立了互联航空解决方案(Connected Aviation Solutions)业务部门,并在完成收购后将FlightAware并入该部门,致力于推进柯林斯宇航的互联生态系统解决方案。柯林斯宇航致力于帮助客户将数据转化为价值,使他们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提高运营的可持续性。

对DTC的收购则体现了柯林斯宇航在先进结构方面的战略举措。通过此次收购,柯林斯将扩大先进热塑性塑料的使用范围,从而通过减轻重量,节省燃料、提高可靠性,并且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贯彻可持续的理念。

热塑性塑料部件可以在几分钟内制造出来,而且制造流程可以轻松实现自动化,这使得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成为高速飞机的理想制造材料。热塑性塑料比传统飞机材料更轻,需要的紧固件更少,这进一步减轻了飞机重量,减少了所需的维护成本。1F3890C3-8A7A-49C8-B0DE-876920586D0F

猜你喜欢

柯林斯宇航航空
中国制造的宇航级“降温神器”
《宇航计测技术》征稿简则
《THE DISCUSS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COMPARED WITH WUTHERING HEIGHTS》
良心手术
2016年中国宇航发射将首超20次
澳大利亚“柯林斯”级潜艇将延长服役至2030年
航空漫画
NEW WORDS
盘旋于绝境之上的不屈精神
航空邮票:航空体育--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