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境在深圳城市道路绿地中的应用
2022-07-02胡美婷
胡美婷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27)
深圳在现代化城市建设期间致力于打造“世界著名花城”,为完成该行动计划,花境设计成为城市道路绿地规划的重点部分。城市道路绿地设计中,大规模观赏性花卉可营造花境景观,在提升道路绿地观赏性的同时,可改善绿化情况,其应用核心在于植物搭配,为设计出符合深圳市实际情况的绿地花境,应立足于实际,考虑气候、四季变化、层次、色彩等因素,以确保花境设计效果。
1 城市道路绿地中花境的应用原则
为保障花境植物有序生长,切实发挥出花境特点,城市道路绿地应用花境时,不可盲目模仿,需结合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当地立地条件及人文条件,尽可能营造多形态绿地花境空间,使道路花境能兼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2)设计期间应考虑到不同花境植物间的生态位差异,需科学合理设计群落,做好色彩搭配与空间布局,以道路绿地花境为载体,彰显人文,强调意境,搭建结构合理的复层植物群落结构。(3)花境植物种类诸多,且色彩形态各有差异,在实际设计时,应明确花境设计目的,根据城市道路实际情况展开细化。(4)完成花境设计后,应根据花境植物特征做好后期维护保养计划,尽可能使道路花境展现出理想效果。
2 深圳市城市道路绿地花境植物应用特征
根据深圳城市道路绿地花境植物调查结果,可将应用较为广泛的花境植物分为花灌木、球宿根花卉、一二年生花卉,以下结合各类花卉展开针对性应用分析。
2.1 花灌木
因气候条件与地理特征,花灌木在深圳城市道路绿地花境设计中应用普遍,对深圳花境植物展开全面调查后,发现常绿灌木主要有吊灯扶桑、蓝雪花、簕杜鹃、冬红、龙船花等,其花型美观、花色艳丽,可全年开花,观赏价值较高;深圳彩叶灌木主要有金脉爵床、红背桂、紫叶山桃草、变叶木等,弥补深圳城市道路秋冬花境景观单调的情况。花灌木具有株型稳定、性状稳定的特征,在花境设计中多作中景、远景植物应用。
2.2 球宿根花卉
该类型花卉景观效果优异且管理简单,在城市道路绿地花境中可呈现出“一年多景”的效果,因此在深圳花境设计中备受欢迎。球宿根花卉色彩艳丽,多在花境结构中作为前景或中景,且多与景石、常绿灌木相搭配。
2.3 一二年生花卉
深圳花境植物中的一二年生花卉主要为菊科、苋科植物,具有栽培简易、生长迅速的特征,在实际应用中,需于花圃中培育,后移栽至城市道路花境中,在花境结构中,多作为镶边或前景[1]。
3 深圳市城市道路绿地花境设计实例分析
3.1 花境营造思路
3.1.1 主要道路应用情况。以深圳前海十月庆典花境设计项目为例,该花境主要为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及国庆节,为衬托庆典氛围,以“叠翠·繁花”为主题设计城市道路花境,用以展示深圳前海的开放包容、热烈奔放及繁花似锦。道路绿地花境色彩以暖色调为主,用以彰显城市活力,配置方面多采用大线条、大色块,用以呈现前海活力四射、阔步向前的城市特质。
以下从主要道路花境设计情况展开分析:(1)月亮湾入口。该路段为进入前海的主要通道,是对外展示前海形象的重要区域,在花境设计时,以红色为主色调,黄、粉作为点缀,采用流线型花带与整齐排列,营造庄重气魄的前海入口景观。(2)前海大道。前海大道中分带、侧分带以红粉色系时花为主(如图1 所示),用于营造强烈的迎宾氛围,并彰显简约大气之感,给人一种花开一路、热烈奔放的感受。(3)前海石公园至观景平台。在该路段花境设计中,将不同色彩花卉设计为弧形纹理,与前海石及波纹状地面铺装相互映衬。(4)前海国际会议中心周边。会议中心为庆典召开之地,因此周边道路花境借助片植时花打造壮阔花海,营造出热情似火的景观氛围。
图1 前海大道中分带、侧分带花境图
3.1.2 注意应用乡土植物。在深圳市城市道路绿地花境期间,应在应用乡土植物花卉的基础上,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最大化发挥出乡土植物特色及优势。在设计深圳道路花境时,应充分考虑深圳前海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并结合时花特征,设计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花境方案。深圳地处华南地区,气候炎热多雨、台风天气频繁,因此在选择花境花卉时,需优先本地品种,充分应用本地彩叶植物,再搭配适量的时花,以确保深圳花境可保持较长观赏期。在前海城市道路绿地花境设计中,可采用多花百日菊、三色堇、毛地黄、紫叶狼尾草、凤仙花、青葙等。
3.1.3 花境植物色彩搭配。深圳前海设计以“一年八景”为原则,即花境景观应在一年内出现八次差异,为实现设计目标,需推陈出新,突出八次花境差异与亮点,色彩为植物重要属性,应做好四季花卉选择。不同道路花境具有差异化主题,为营造出不同花境氛围,需合理搭配花境植物颜色,要求花境设计师凭借自身文学、美学知识合理设计花境主题,并搭配花卉植物。色彩搭配为道路花境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同样为吸引视线的第一要素,借助花境植物色彩差异化搭配方式,打造千变万化的道路花境。例如:借助相似色搭配形成风格统一的花境,或运用互补色搭配给予人们强烈视觉冲击,彰显花境个性与活力,此外结合对比、调和、渐变、重复等方式,使整个道路花境更具层次感。
3.1.4 花境植物配置位置。营造花境需善于运用点、线、面,借助植物形态大小形成强烈对比,进而产生良好的空间效果。例如:将深颜色植物作为花境线条或点状,用以衬托主体花卉,形成形状对比与体量对比。此外,在深圳城市道路花境设计中,应借助石头、艺术装置等辅助材料展开设计,使花境设计更为立体,同时做好花境植物间的开合空间、高差关系。花境植物在景观中分为前景植物、中景植物、远景植物,其中前景植物相对较矮,中景植物次之,背景植物最高,但前、中、远景植物间无明显数据界限。结合深圳道路花境来看,多运用低矮紧凑花卉植物作为镶边、前景植物,起到勾勒花境边线的效果,如万寿菊、金边麦冬、六倍利等,中景植物多采用株型饱满、花叶繁茂的低矮花灌木、球宿根花卉构建花境主景,如百子莲、四季秋海棠、龙船花等;远景植物选择株型较高的致密花灌木,如红马利筋、朱缨花、红鳞蒲桃等[2]。
3.2 实践难点与解决方法
在深圳城市道路绿地花境设计阶段存在两大难点:一是施工图的表达,二是现场处理的能力。(1)施工图的表达。花境设计所使用的植物、花卉品种较多,颜色、形态、花期及生长要求各异,如何将花境植物属性元素准确清楚地表达在施工图中为重点难题。在花境设计期间,为良好表达花境设计思路,给后续施工奠定基础,设计师团队需做大量准备工作,全面调查深圳前海现有花境品种及分布,广泛搜集资料,并充分调查当地花卉市场情况,尽可能缩短花卉与设计思路间的差异。同时,设计师需与花卉供应商保持良好沟通,掌握市场上不同季节花卉品种的供应情况,以此更好地完成花境施工图表达。(2)现场处理能力。为保障花境设计思路良好落地,要求花境设计师具有较强现场处理能力,避免花境施工期间出现偏差。应充分了解深圳城市道路实际情况,并依据花卉品种、场地空间展开合理搭配,采用旁站方式观察花境施工,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使花境最终呈现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效果。
4 未来花境在深圳城市道路绿地中的应用建议
4.1 引进新优花境植物
为进一步提升深圳城市道路绿地花境设计质量,做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需根据深圳实际自然条件引进新优花境植物,丰富深圳花境植物种类,使花境观赏性更强。据现有研究显示,近年来,深圳并未出现新优花境植物,且城市道路绿地花境植物的应用重复率相对较高,导致花境新意不足,出现结构雷同情况,以深圳气候与土壤条件为依据,从杭州、上海等城市选取了适宜引进的新优花境植物,如金边无刺露兜、烟火树、千叶兰、蓝蝴蝶、金叶番薯、杜鹃红山茶、波斯红草等,使深圳城市道路花境设计更为多变[3]。此外,以前瞻性眼光来看,为促进城市道路花境发展,深圳必须加强新优花境植物的引进与培育,深入研究花境植物,引进驯化新优花境植物,但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不可打乱原有植物群落生态,且不可随意降低乡土植物应用率,以此方可更好地开展道路花境设计。
4.2 加强开发乡土植物
相较于外来植物,乡土植物在城市道路花境设计中具有更大优势,不仅对深圳气候土壤条件具有良好适应性,更可彰显深圳特色,并维护当地群落生态,但在深圳前海城市道路花境设计前,发现乡土植物在现有花境中的占比仅达20%,由此可见,在未来城市道路花境设计中,应进一步开发深圳的乡土植物。在花境植物调查中,发现现阶段具有高观赏性的花卉植物尚存在未驯化应用的部分,如五列木、金栗兰、东风草、南五味子、叶底红、天香藤、箬叶竹等,为丰富花境植物种类,应加强对未驯化且观赏性较强的植物进一步开发。
4.3 调节冷色系植物比重
现阶段深圳城市道路花境所采用的植物色彩艳丽,花色以红、黄、橙色为主,但深圳因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一年内大部分时间较为炎热潮湿,若道路均采用暖色系花色,虽可产生较强视觉观赏效果,但若暖色系花色较为密集,则会产生闷热感,因此为增强城市道路花境设计效果,可适当增加蓝、白、紫等冷色系花境植物,如假连翘、鸳鸯茉莉、蓝花草、深蓝鼠尾草、可爱花、迷迭香等花境植物[4]。
4.4 优化前景植物配植
远景植物在深圳道路花境中较为丰富,但覆盖性强、矮小紧凑的前景植物在深圳道路花境中应用较少,而前景植物与行人接触最近,若种类花色较为单调,将无法凸显出花境整体轮廓特征。因此在未来深圳道路花境设计中,应做好镶边植物、前景植物的应用,同时良好衔接中景植物,实现自然过渡,使花境整体更具立面层次感。总结以往花境设计经验及深圳城市自然条件,可将金边麦冬、三色堇、花叶冷水花、夏堇、非洲凤仙、金边吊兰等花境植物作为前景植物,营造良好景观效果,提升深圳道路花境设计质量。
5 结语
综上所述,花境将成为未来城市道路绿地规划的主流方向,在实际应用期间,应结合环境设计项目所在地实际情况展开合理搭配,最大化保障设计效果,做好前期调研,在花境实际应用期间,应明确整体设计思路,针对实践难点针对性处理,并积极引进新优花境植物,加强开发乡土植物,调节冷色系植物比重,优化前景植物配植,使城市道路绿地花境设计更为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