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叶榕繁殖、引种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2022-07-02付金梅

现代园艺 2022年12期
关键词:蓟马小叶越冬

付金梅

(开远市园林局,云南开远 661600)

小叶榕属桑科榕树属,生长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同时,在潮湿的空气中,还可诱发大量气生根,进一步提高植物的观赏价值。由于小叶榕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见图1),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工程中。因此,提高小叶榕繁殖、引种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1 小叶榕绿化效果

1 小叶榕繁殖

1.1 种子繁殖

通过种子繁殖方式可以获得大量整齐的小叶榕树苗,且繁殖成本较低,适宜于大规模微型盆景制作[1]。小叶榕种子一年四季都会有,但在8-10 月成熟量较大,尽可能选择生长状况良好、无病虫害、果大圆润、枝叶繁茂的树木作为母树。对于收集到的种子,晾晒后压碾至碎,过筛去除杂物,清水淘洗、纱布过滤,滤出的种子晾干贮存。通常情况下,可选择在8 月底-10 月初播种,播种后施加农家肥,并视土壤情况浇水,待幼苗长出后进行适当的遮阴和遮雨,积极防治各种病虫害,同时,注意观察幼苗生长情况,待植株高10cm 左右、长出4~6片真叶时就可进行移植。

1.2 扦插繁殖

小叶榕具有较强的萌蘖能力,通过枝条扦插方式繁殖,可快速培育出粗壮的苗木。选择生长情况良好、健康的枝条进行扦插,一般适宜选择一年生的软木质枝条[2]。剪下一段长12cm 左右的枝条,去除枝条底部叶片,并将枝条放入水中,通过水培方式生根。2~3d 换1 次水,将枝条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温度维持在22℃。繁殖过程中应注意插穗生根问题,需密切观察植物生长状况,必要时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促进小叶榕成活和生长,获得理想的繁殖效果。

2 小叶榕的引种栽培

2.1 引种植株的选取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在积极引种栽培小叶榕。通过科学的引种栽培,可培育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生态价值且抗逆性较强的植物,使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园林景观植物种类更加丰富和优化[3]。在选择引种植株时,尽可能选择木质化程度高的植株,引种的树苗胸径应在5cm以上。为确保植株成活率,引种采运过程中应根据植株大小合理控制土球规格。如对于截杆苗木,带较小的土球即可;对于全冠树苗,土球直径应是树木胸径的5~10倍。在运输过程中,应妥善包扎植株根部及截杆处,并对伤口做消毒处理。

2.2 引种时间的确定

引种时间会直接影响最终的引种效果。通常情况下,气温在5℃以上,小叶榕可安全越冬,同时,变种无柄小叶榕还具有较强的低温耐受性,气温0℃以上便可安全越冬。每年的6-9 月,我国大部分城市和地区气温较高、降水量大,此时引种小叶榕存在较高的病虫害发生风险。从10 月开始,各地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此时引种小叶榕,已错过当年生长季,易出现生长不佳、长势较差的情况,同时容易遭受冻害,成活率不高。因此,引种小叶适宜的时间为4-5 月,植株可利用较长的生长季节来储备大量的营养物质,为顺利越冬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引种地点的选择

我国地域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地貌类型十分多样,地形小气候也存在差异,为保证小叶榕植株成活率,需合理选择引种地点[4]。植株的引种地点应具备良好的土壤、适宜的气候、丰富的水源等条件,以满足植株生长需求。因此,各地在引种小叶榕时,应注意调研和考查引种地点,最终选择土质肥沃、土壤深厚、水源丰富,海拔在100m 以下、排水状况良好的区域,能很好地满足引种植株的生长需求。另外,应避免将树苗孤植在旷野地带,可将树苗种植在公园或道路等便于管理养护且冬季不易出现冻害的地点。

2.4 栽种技术

2.4.1 栽植。在小叶榕引种过程中,科学栽种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具体栽植过程中,需结合引种植株的大小挖掘定植穴,定制穴的直径应大于植株胸径的8~10倍。在定植穴底部可覆盖20cm 深的新鲜红壤土,将植株放入穴中,利用新鲜红壤覆盖土球根部,有利于树根部保水,并减少根部伤口感染几率。

2.4.2 加固。栽植完毕后,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和风力情况对植株做加固处理。在栽植的初期阶段,树木根系生长状态不佳,无法抵御较大风力,尤其是沿海地区夏季易出现台风天气,会严重影响树木的稳定性。为此,植株栽植后应对树体做支撑和加固处理,避免大风等天气影响植株成活率[5]。加固后应立即对植株的枝条、树干、根部大量浇水且浇透,之后每天对植物的枝条和树干进行浇水。如果引种栽植时间是在6 月后,还需结合引种地点气候条件对树冠进行遮阴,并用稻草绳缠绕树干保水、防晒。

2.4.3 修剪。小叶榕生长速度快,枝叶繁茂,还应对植株进行必要的修剪:一方面可及时清理枯枝病叶,改善树木整体形态,预防煤污病等病害的发生;另一方面有利于植株通风透光,对植株健康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2.4.4 施肥。为满足小叶榕生长需求,应注意科学施肥,为植株生长提供充足的养料。栽种后每月可施加适量的腐熟有机肥,进入秋季温度下降后停止施肥。

2.4.5 越冬管理。有效的越冬管理是确保引种成功的关键所在,从10 月开始,注意强化水肥管理,秋末施磷钾肥1 次,加强排涝,降低植株枝叶活动能力,促使其存储丰富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越冬需求。在地温低于5℃前浇1 次透水,并结合引种地点的实际情况开展冬灌,适当提高地温。另外,对植株的根部,可适当培土或覆盖稻草,实现保温效果;对于植株的树干,可使用石灰+石硫合剂做涂白处理,也可覆膜或缠绕草绳[6];对于植株的树冠,可覆盖防雪网,确保植株顺利越冬。如果引种苗圃面积较大且相对集中,需结合当地天气条件,在寒潮来临前,在苗圃周边施加一定的焦泥灰,避免夜间霜冻对植株造成不良影响。

3 小叶榕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3.1 主要病虫害

3.1.1 榕管蓟马。又称榕树蓟马、榕管蓟马、榕母蓟马,成虫呈黑褐色,有8 节触角,口器锉吸式,翅膀透明羽缨状,不善飞行(见图2)。榕管蓟马幼虫及成虫会刺吸小叶榕树的嫩叶、嫩枝枝液,植株受害初期,嫩枝和嫩芽上会有大小不一的紫色斑点,随着为害加重,叶面会以叶片中脉为轴心向中间卷折成饺子状半叶形,令叶片失去光泽,同时,受害叶片会呈现褪绿黄褐斑点或长成虫瘿,导致大量叶片死亡,从而严重影响园林绿化效果[7]。

图2 榕管蓟马

3.1.2 菟丝子。又称黄丝藤、金丝藤,属于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茎叶会缠绕在小叶榕枝叶上,并通过吸盘吸取树木枝干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见图3)。其生命力强,生长旺盛,最喜寄生于豆科植物上。在被菟丝子缠绕后,小叶榕极易出现叶片发黄、生长不良的情况,长此以往,极易导致植株死亡。同时,以小叶榕为媒介,菟丝子还会为害树木附近的其他各种林木,导致多种不同类型树木叶片脱落甚至死亡,是一种为害性极强的有害植物。

图3 菟丝子

3.1.3 糖氏粉蚧。在小叶榕生长过程中极易感染糖氏粉蚧,虫体扁平、柔软,体型小,呈椭圆形,为害较为隐蔽(见图4),主要为害小叶榕嫩枝顶端。糖氏粉蚧会在树木的嫩枝顶端部位产卵,导致植株嫩叶或嫩芽处出现大量白色棉絮状物,为糖氏粉蚧的卵囊,同时,会分泌出大量的蜜露,从而引发煤污病。

图4 糖氏粉蚧

3.1.4 煤污病。煤污病也是小叶榕常见的病害类型之一,造成树木叶片大量出现黑色斑点,且斑点还会出现大量聚集的情况,形成霉层,从而严重影响到叶片的健康及树木的整体景观效果。同时,煤污病在全年的不同季节均有可能出现,且在4-5 月梅雨季节较为多见[8]。

3.1.5 灰白蚕蛾。灰白蚕蛾的幼虫会采食小叶榕的叶片,通常情况下,幼虫会伏在树木叶片的背面取食叶肉,导致叶片出现大量的残缺(见图5)。随着幼虫的不断生长发育,采食量不断增加,对树木叶片的损害随之加大。在灰白蚕蛾病害较为严重的区域,甚至会出现整棵树叶片被吃光的情形,严重威胁到树木的健康,也影响了整体的园林绿化效果。另外,在进入结茧阶段后,老龄灰白蚕蛾会将虫茧结在树干上越冬,待来年天气转暖后继续为害小叶榕。

图5 灰白蚕蛾

3.2 相关防治技术

3.2.1 合理栽植。小叶榕生长速度快,冠幅宽大,寿命较长,为了避免各种病虫害的出现,栽种时可适当加大株距,将株行距控制在5m 以上,以获得理想的通风、透光效果,从而减少各种病虫害的出现几率。

3.2.2 科学修剪。通过合理修剪:一是植株能有效控制主蔓,促使植株枝蔓合理、均匀覆盖,以获得理想的园林景观效果;二是可改善植株整体通风、透光情况,尤其是对于苗圃栽培,有利于增强树势,降低各种病虫害发生几率;三是可有效清理树木上的各种虫茧,减少越冬害虫数量,能有效降低翌年病虫害发生几率和数量。例如,老龄灰白蚕蛾幼虫往往会在小叶榕树干上结茧越冬,并在翌年继续为害树木,可在冬季通过修剪清除染病枝叶,有效消灭越冬虫源。

3.2.3 树体清洁。在防治各种病虫害的过程中,树体清洁是一种十分便捷、有效的物理防治方法。通过清水冲洗小叶榕的树体,尤其是树冠,可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但树体清洁法的应用对水源和工具等有一定要求,会受到树木种植地理条件的限制,大多应用于道路、公园、城市等处小叶榕的管理中。

3.2.4 药剂喷洒。目前,小叶榕病害防治应用较多的药剂包括大康乳油、氧化乐果乳油、多菌灵、代森锰锌、菌核净、石硫合剂等,可采用药剂喷雾或打孔注药的方式。(1)打孔注药:利用相关设备对树干进行机械打孔,注药孔孔径为4~8cm,之后注入适量的药剂。这一方式具有药效维持时间长、污染小等特点,但也存在工作效率低、工作量偏大等问题。另外,小叶榕树干汁液较多,注药孔积水愈合难度较大,为此,可选择在5 月或10 月打孔注药,并将钻孔直径控制在6cm。(2)药剂喷雾:将药液配置于园林专用喷雾车水箱中,使用专用的药泵和喷枪对树木进行喷雾施药。这一方式工作效率高,可获得理想的喷雾效果,但同时存在喷洒量较大、容易污染环境等不足之处。另外,在选择药剂时,应注意一些虫害极易产生抗药性,需合理控制施药浓度,并定期更换药剂,以获得理想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3.2.5 保护虫害天敌。在小叶榕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除了应用化学防治方法外,也可通过保护虫害天敌的方式,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目前,榕管蓟马的天敌主要有小花蝽、横纹蓟马、窄姬猎蝽、蜘蛛、赤眼蜂、草蛉等;糖氏粉蚧的天敌主要有瓢虫、草蛉等;灰白蚕蛾的天敌主要为赤眼蜂。各地区应充分调研、保护、利用小叶榕主要虫害的天敌,减少各种药剂的使用,实现生态防治效果,能有效地保护环境,降低防治成本,从而获得理想的生态、经济效益。

4 结语

综上所述,小叶榕是一种十分优良的树种,具有良好的绿化效果和生态功能。近年来,在很多城市和地区园林绿化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为了确保小叶榕顺利成活,最终获得理想的园林景观效果,提升城市整体形象,需做好树木繁殖、栽种及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城市应结合本地区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植物养护工作,以提高小叶榕成活率,从而获得理想的城市绿化效果。

猜你喜欢

蓟马小叶越冬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萝卜萝卜快显形
蓟马防治难的原因及综防措施
水蛭越冬技术
千奇百怪的石头
小叶樟树下的遐思
昆明地区危害苹果的蓟马发生初步调查
如何防治大棚茄子葱蓟马
对捕食螨在蓟马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和司机抢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