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园林湘东苑造园艺术研究
2022-07-02王万喜孙陶泽
王万喜,孙陶泽
(长江大学 园艺园林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1 引言
湘东苑是南朝萧绎于公元547~549年在荆州子城内建造的一座私家园林,古文献中对其有详细记载。现代风景园林学界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汪菊渊先生在《中国山水园的历史发展》一文中对湘东苑做了很高的评价:“……穿池构山而有山水全石,结合地宜进行植物造景,籍景或活动需要而设园林建筑,这样综合组成的园林,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自然山水园的蓝本[1]。”据考证其位置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城内原江陵盆景园。但是随着朝代更迭,“六朝文物草连空”,再现六朝园林的原初风貌,已略无实迹可作对象[2]。对湘东苑的梳理只能依据史书文献资料记载和文学作品中的描写,细作剔择,加以逻辑推理,运用陈寅恪先生治魏晋南北朝史所用的“文史互证”的综合研究方法,以文证史,以史援文[3]。
在空间上,荆州是荆楚地区文化中心地,湘东苑是荆楚地区古代重要的私家园林代表。在时间上,根据张义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史年表》[4]一文中统计,湘东苑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后一座有文献记载的私家园林。宗白华先生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难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5]。在艺术形态上,园林在反映时代文化状况有着其他精神艺术形态所没有的优越性。无论是从时间维度上还是从空间维度上来说,湘东苑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长期以来,关于该园的营建、山水植物等造园艺术研究鲜有记录。湘东苑的造园艺术及其在中国园林发展历史中的地位还没有被充分的认识和传播。笔者通过仔细梳理相关典籍文献,对历史事实的逻辑分析,解读湘东苑的造园艺术手法。以期能对之做出相对全面的考察,为古代荆楚园林作以补充丰富和完善,也是维持人类记忆和遗产的一种重要手段。
2 园主生平、思想与造园
萧绎,字世诚,小字七符,梁武帝萧衍第七子,生于梁天监七年(508年),卒于梁承圣三年(554年)。天监十三年封湘郡东王,累迁丹阳尹、荆州刺史、江州刺史。《梁书·元帝纪》云:“普通七年,出为使特节,都督荆、湘、郢、益、宁、南梁州诸军事,荆州刺史[6]”;又云:“(大同)五年,入为安右将军、护军将军、领石头戍军事[6]”“太清元年,徙为使特节、都督荆、壅、湘、司、郢、梁、南、北秦九州诸军事、镇西将军、荆州刺史[6]。”;又云“承圣元年冬十一月丙子,世祖即皇帝位于江陵[6]。”按此,则萧绎在荆州的时间共20多年,湘东苑的营造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和游憩的需要。园林功能以陶冶情操和排遣心情为建设宗旨。
在历史上萧绎是一个很特殊的人物,以儒家的立德、立功、立言作为立世的根本。然因他所处时代,人士竟谈玄理,不习武事。受此环境的沾染和影响,萧绎在《金楼子序》云:“闲斋寂寞,对林泉而握谈柄;虚宇辽旷,玩鱼鸟而拂丛著,爱静之心,彰乎此矣[7]”,表现出崇尚虚静的意趣。同时他熟悉佛学思想、广交僧徒。总体来说萧绎思想呈现出儒、释、道杂糅的特征,但杂糅中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由于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萧绎的思想也表现出清静寂寞的隐退思想[8]。萧绎极高的文化素养以及文化内涵,必然决定着园林的营造和审美。
3 园林景致描述
关于湘东苑景致的描述,既有他人的描述,也有萧绎本人对园林中景点或景观元素的诗歌吟诵。如据(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六》居处部二十四园囿记载:“渚宫故事云湘东王于子城中造湘东苑。穿池构山,长数百丈,植莲蒲缘岸,杂以奇木。其上有通波阁,跨水为之;南有芙蓉堂,东有禊饮堂,堂后有隐士亭;北有正武堂,堂前有射堋马埒;其西有乡射堂堂,安行堋,可得移动;东南有连理树,太清初生,此连理当时以为湘东践祚之瑞;北有映月亭、修竹堂、临水斋。前有高山,山有洞石,潜行宛委二百馀步,山上有阳云楼,极高峻,远近皆见。北有临风亭、明月楼。颜之推云屡陪明月宴并将军扈义熙所造”[9]。从该段文字描述,能够感受到湘东苑的构思精巧,景致丰富。该园穿池构山,长达千米,假石为山,借岩成势,形成以水中心,以山为屏障的格局。环水设置楼堂亭榭,或临水,或掩映在花木从中,或居高而远眺周围景色。聚石构山,峰洞相连。另据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蔷薇部纪事载:“《寰宇记》:梁元帝竹林堂中多种蔷薇,康家四出蔷薇,白马寺黑蔷薇,长沙千叶蔷薇,并以长格校其上,花叶相连,其下有十间花屋,枝叶交映,芬芳袭人[10]”。可以看出该园收集有来自不同地区的精品蔷薇品种,并且建造花架使其攀援其上,可以想见当蔷薇花盛开之时,枝叶交映的丽景,花香芬芳袭人令人陶醉。关于蔷薇,萧绎还有一首诗《看摘蔷薇》“墙高攀不及,花新摘未舒。莫疑插叠少,分人犹有余”。来描述花开时节,蔷薇花美,用花比喻人,以花衬人,表现看花、摘花的愉悦心情。为了阐述方便,其他有关湘东苑的描述用表格统计如表1。
表1 有关湘东苑文献记载统计分析
从表1中的文献描述来看,大部分都是植物景观,赏景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也说明植物最佳观赏期是春华夏荫。
4 景观营造手法
以历史文献所提供信息为基础,结合绘制的平面展示图(图1),对湘东苑景观营造分析如下。
图1 针对湘东苑叙述过程的示意空间关系结构
4.1 空间布局:集中向心式布局
湘东苑位于荆州,因地处荆楚区域的中心江汉平原,水资源丰富但园林无山势可借,该园又位于子城内,属于城市园林,造园面积相对有限,因此园中缺少因地形变化所产生的空间序列感。为弥补该缺陷,其一,采用以水为主的向心型布局模式,水周环峙楼、堂、亭等各种园林建筑,形成远近不同的临水游赏空间。如与水景有关的景点有芙蓉堂、通波阁、临水斋、映月亭。其二,人工堆叠假山既可以起到划分空间的作用,同时在立面上营造形成高低错落的视觉景观空间。山上建的阳云楼,远近景观皆可一览无余,达到一览众山小的感受效果。因此,以水景作为中心,利用开阔的水面可以达到旷达致远的景观效果。
4.2 叠石筑山:假石为山的洞庭居意
山是基本景观存在形式,从秦汉时期开始由于宫苑的兴建,人工筑山作为园林景观元素以模仿自然界中的山水形态出现。园林中筑山以土山为主或土石结合,表现石材本身的形态或色彩纹理。如据文献载茂陵富民袁广汉,于北望山下筑园,“构石为山气“高十余丈,连延数里”是园林石山之始[12]。主要仿写山体的高大气势。《魏氏春秋》记载魏文帝建景阳山,使用太行山与谷城的白、紫石英及五色大石,用石掇山,重在石材的色彩表现。《三国志》中魏书·高堂 隆传载,魏明帝修芳林园时“凿太行之石英,采谷城之文石”[13]。注重山石的纹理美感。筑山主要是作为审美对象,或表现山型气势或山石本身的色彩或纹理之美。而湘东苑载“前有高山,山有洞石,潜行宛委二百馀步,山上有阳云楼,极高峻,远近皆见”。 可以被视为开创了中国园林中掇群石为山,构石为洞,峰洞相连的居游之山,具有洞庭居意。以山洞与山台来标识居游胜处,拱顶的洞穴与露天的山台,类似于厅堂与庭院,洞穴密径的空间迷宫,时隐时现,以供人穿山行游[14]。
假山不仅作为观赏对象,而且作为重要的空间营造手段,实现可观、可赏、可行、可游的目的和景观效果。
4.3 建筑营构:籍景而成的时空诗意
中国园林建筑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同自然景观融洽和谐。自然景观是主要观赏对象,因此建筑要和自然环境相协调,体现出诗情画意,使人在建筑中更好的体会自然之美。同时自然环境有了建筑的装点往往更加富有情趣。湘东苑中建筑营造籍借山水日月等景观元素,从而达到山水有思、花木有情的精神境界。
“通波阁” 是在水中跨水凌波而建的,利用水的自然条件所建造的楼阁,阁对水体起到点染的作用,而水又对阁起到烘映的作用。萧绎有诗《夕出通波阁下观妓诗》:“蛾月渐成光,燕姬戏小堂。胡舞开春阁,铃盘出步廊。起龙调节奏,却凤点笙簧。树交临舞席,荷生夹妓航。竹密无分影,花疏有异香。举杯聊转笑,欢兹乐未央”[11]。建筑周围竹影摇曳,花树飘香。“芙蓉堂”建于水池南面,池水清澈明亮,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香扑面,是赏荷的佳处。“临水斋”水边依水而建的。“禊饮堂”是临水设置的满足宴乐活动的场所。魏晋时期,把农历三月初三正式定为“春褉”,不仅是举行沐浴消灾求福仪式,更是为了享受临水宴乐的好时光。“映月亭”是明月之夜天上之月与水中月影相互映照,给人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阳云楼”籍山而造可以登高望远的胜景之处,从山下望向山上可以感受楼阁的巍峨高耸,增加山体的气势。从楼阁眺望四周则远近皆可尽览。
5 结语与讨论
园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综合载体,具有非常丰富的研究空间和内容。一方面,从时代背景角度来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受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形态、功能和精神内涵与之前的朝代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园林建造的目的是供人游赏,是精神满足对象,而不是为了实现物质欲求[1]。而且园林中山水形态摆脱对某一实体山水的模仿,而是表征为广义的山水。另一方面,从地域角度来讲,设计是属于地块的,如同在土地中生长起来的,而非强加于某块土地的[16]。以上仅对湘东苑园主及该园营造艺术手法作了初步的探析,湘东苑的景观营造充分尊重荆州所在的荆楚地域环境多水的特征,以水景作为主要景观特色,同时按照主体的自适意愿来增加建筑设施,美的合主体目的性特征非常鲜明。希望对这一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园林作出认识上的推进,一些地方也只是某种可能推测,还有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诸多方面。
随着现代社会日益严峻的生态失衡、地域特色的丧失等问题,还需从传统园林的研究中找到和发现更多人对自然的态度以及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营造思想理念。任何土地都有属于它的特征,设计师可依据地块中或是更为广泛区域内的地域特征来寻求景观设计的形式语言,从地域特征上生成的景观形式,必定是属于地区的属于民族的也是属于中国的,这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