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趣味高效·思维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2022-07-02周美云
周美云
摘要:小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发展正处在关键阶段,教师更要采取高效的思维培养方法进行语文教学。在此时,学生已经拥有了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思维课堂的构建能够将语文学习结构进行优化,利用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语文学习效率,提升语文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从思维课堂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思维课堂构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并提出相关优化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课堂;课堂有效性;趣味性
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语文教学的愈加重视,语文考试难度也随之提升。在这种背景下,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重新探索最有效的思维课堂教学策略和趣味化的语文学习方法。所以在小学这个语文学习关键阶段,利用思维课堂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十分必要了。同时,思维课堂的构建不只是着眼于当前的语文学习,还能让他们在未来的语文学习中更加轻松。
一、什么是小学语文学科的思维课堂构建?
思维能力,简单来说是学科思考能力。思维课堂即发展小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课堂。“思考”则是指人们在思维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然后带着严谨、务实的眼光和态度对待我们面临的每一个问题,然后用严肃的求知欲去探索和发现问题的实质,进而掌握正确的认识、处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其是一种与人类认知的基本规律发展相一致的不可或缺的能力,它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科学的思考方式,确保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刻有效,内涵丰富,充分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二、思维课堂的优点
思维课堂是一种直接通过思维情境进行教学的方式,其方法是非常简单直接的。它主要是模仿我们生活中的具体思维情况来展开教学,让学生能够接受,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生活中的应用。这种特定的思维课堂情境,实际上是再现了我们生活中的场景,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与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生活十分符合,另一方面还改变了传统的枯燥灌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地将知识学以致用。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生活运用,就是语文课程的突破点。思维课堂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体验生活中的知识,并且进行思维活动,从而加深了学生的思想深度,增加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意识,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三、小学语文趣味高效思维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发散
小学生处在理解和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学习倾向性和随意性较大。所以教师在设计语文课程的时候,要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环节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发学生的兴趣。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经常有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就可以通过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进行思维延伸拓展,促进语文学习思维发散。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元日》《清明》等诗词教学中,可以以“我国传统节日”为核心,让学生联想相关节日,可以根据季节、习俗、美食进行联想,这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中,学生就可以产生思维联想,如“端午节吃粽子”“重阳节登高”等,这时候语文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乐于参与其中,学习兴趣也十分高涨。
(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在头脑风暴中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小學语文思维课堂的构建,应该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渐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引发学生对教学话题发表讨论,各抒己见,进行头脑风暴,提升课堂活跃度,加深思维深度。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海上日出》内容时,可以合作开展以“旅游和风景”为主题的讨论活动,并融入各种风景的相关因素,比如“大海”“日出”“沙滩”等,学生在进行旅游相关对话讨论时,进行合作探究和头脑风暴,促进语文表达能力和语文实际写作应用能力的提升,进行思维的碰撞和互动。让学生具体了解知识形成的逻辑和过程,亲身体验语文文章的内容和景物,并置身其中感受语言魅力,增加其情感体验,增加学习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展开创造性地语文场景想象,促进语文思维的拓展。
(三)运用对比式的思维导图,实现学生思维的拓展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记忆力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语文作为一个人文学科,面对众多的语言学习知识,学生的记忆力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结构优化,旁征博引,促进语文思维知识网络的不断发展。而对比是最直观、最易理解的思维导图形式。通过简单浅显的思维导图对比,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内容和思想,拓展思维。例如,二年级下册的《村居》和《咏柳》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景色,但是具体所描述的景物又有很大的不同。此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对比式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在学习两首古诗时进行多维度的思维导图对比,包括写作景物、写作对象、思想感情方面的。首先《村居》描写的是春天儿童放风筝的场景,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而《咏柳》主要描写对象是杨柳,表现了杨柳在春天的形态。只有在思维导图中呈现这样清晰的对比,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到提高。
(四)阅读之后开展辩论赛等思维实践活动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后提炼出读后感,其次让学生了解辩论赛的规则。然后要选择符合小学生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特点的辩题进行理解,围绕话题让学生展开辩论。同时在组建辩论队伍时,要考虑到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维发展水平,进行良好的搭配。教师在教学中,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要对教育观念进行更新和创新,要注重在辩论中对学生思维方向的引导。在组织读后感辩论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性,让学生处于辩证活动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积极引导开展各种思维拓展和思辨活动,让学生学会思维表达,助力高效趣味的思维课堂构建。
结语:
总之,发掘有效的小学语文思维课堂构建策略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个人成长产生长远的实践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为了建立有效思维课堂不断努力探索,为学生塑造广阔的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平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通过高效的语文思维课堂,最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文新.以多思善疑,发真知灼见——浅谈小学语文思维课堂训练策略[J].2021.
[2]贺娟.小学语文课堂中语文知识向语文思维转化的有效策略探讨[J].2020.
[3]羊旦.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语文知识向语文思维转化的有效策略[J].学苑教育,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