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审查机制的创新
2022-07-02孙健炜冯讲琴
孙健炜 冯讲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如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抖音等新兴媒体的普及,使得海量数据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既面临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如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审查机制,正确处理审查机制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运用大数据技术贯穿审查调查对象进行信息采集、分析研判、预测行为等过程,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审查机制的创新。
一、精准高效的初核是前提。审查工作初步审核的扎实有效,才能确保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把握住主动权,以据证人、以理服人,充分激发审查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本身就是复杂性、多样性、时代性的群体,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加剧了对象信息的隐秘性和不透明性。一方面,采用传统的方式很难捕捉到对象的交往范围、活动领域、涉事情节等,信息的精准掌握、高效调取和分析是审查取得成效的重要准备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前提和关键;另一方面,在大数据时代这些信息会被当作“原材料”经过智能感知技术自动传输到数据云端,数据分析系统通过本身具有的一整套工序将这些海量的数据自动加工、归类、整理,从而快速、精准地得到审查的初步结果。实践经验的总结得出的结果是,审查工作初步审核的信息越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就越有利;初步审核的信息越精准到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就愈加有理有力。
二、科学分析信息是关键。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根据分析结果针对各个不同“样本”酝酿因人而异的审查工作方法,构思预笔录,列出谈话提纲,预测可能发生的情景,为思想政治工作保驾护航。大数据时代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将海量的对象信息集中在一起,数据分析系统则把采集到的“原材料”作为依据。我们可以根据对信息分析的不同角度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信息内容方面,涵盖审查对象的个性特征、思想意识、情感世界、情绪状況、行为倾向等诸多方面,使我们的思政政治工作对象有了一个整体的“人物画像”,使得工作的开展更具事实依据和内在底气;在信息呈现方式方面,包括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方式,再加上云计算相对人脑来说对于信息的存储量容量和质量都要高很多,且效率更高、分析更精准、提取更便捷,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在信息分析的结果方面,相对之前静态分析结果的单一和呆板,在大数据时代它更为多元化、生动性和灵活性,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主动性。
三、因时而变是创新的路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不但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要时也要采用强制性手段,比如发挥纪律和法律的震慑作用;有时要用强硬的态度,也需要以温情感人;既需要了解对象的心理,也需要掌握足够的事实依据。在大数据时代,照搬照套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往往收效甚微。我们要根据大数据分析系统的分析结果,分析出审查调查对象个性特征、心理素质、行为特点等,针对各个不同审查 “样本”采取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比如对的高冷的对象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对暴躁的对象采用迂回婉转战术,对“墨迹”的对象持续发力,对“狡猾”的对象见招拆招,对胆小的对象严慈相济。总之,根据审查调查对象的差异性,坚持因人而异、因人施策才能取得实效,可能一招制胜,也可能需要综合施策,需要我们大量的理论基础和实操经验。与此同时,实践证明,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对象思想动态的发展时时调整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是必要的。对症下药才能有效缩短时间,提高质量,感化对象,真正做通、做透思想政治工作。
四、审查工作安全是保障。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安全出了问题,我们创新审查机制就失去了意义。思想意识是动态变化的,审查对象的思想本身也具有内隐性、波动性而不轻易被人发觉,其行为也难以预测,但通过大数据精准预测方法使得这一难题得到破解,大数据对其在审查中可能发生的重大情况、存在安全隐患等能够精准预测,为我们开展思政工作预留了空间、打好了“预防针”。对外查对象采取留置措施的,要及时请示报告,坚决果断予以留置,对审查调查对象身体心理上存在问题的,提前做好分析研判,必要时请求医务救助。此外,要根据大数据预测结果做足预案,对需要持续开展“走读式”审查调查的,要做好对象思想政治等工作,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坚决确保执纪的安全性,确保审查调查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五、把审查机制贯穿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对象是人,审查工作的开展应坚持帮助式、挽救式原则,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审查全过程。审查过去并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比如说我们执纪办案的根本目的是落实“两个维护”,在执纪办案的过程中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看待问题要全面、要采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看待,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全面坚持和加强党的统一领导,争取做好思政工作的最大人心,画好最大同心圆。重要是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还要续写好审查工作的“后半篇”文章,要运用大数据预测对象未来的思想和行为,控制在“红线”之内,超越“红线”启动预警机制,将错误动机控制在“摇篮”里,一次思政工作终身受益,才是审查调查工作“后半篇”文章的最高境界,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