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2022-07-02徐燕云
徐燕云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同时新课改也在不断的发展当中,所以针对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要进行一定的创新发展,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具体提升教学质量。所以在小学阶段去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由于小学阶段正是处于学生青春期阶段,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是一个重要时期,所以在小学阶段必须去开设这门课程,才能达到综合培养学生的目的。而在这门课程中会有一定的德育教育功能,所以如何去进行德育教育的创新发展,实现其教育功能,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道德法治;德育
引言:根据我国的教育标准,具体提出了在教育中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同时要不断创新发展教育方方面面,所以随着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去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这样能够达到综合提升教学水平和培养学生的目的,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中,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由于守旧观念以及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为深远,所以仍然沿用的是传统教育方法,这样对于德育教学是不利的,所以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实现教育的创新发展,发挥德育功能。
一、在小学道德教育中加强道德与法治观念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立德树人”理念越来越受关注,目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根据“立德树人”理念的要求,教师要明确德育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并且将其摆在与智育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由于受到应试教育观念或者某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大多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只注重讲解基本的理论知识,忽视了课堂中的德育教育工作,这显然不符合“立德树人”理念。在当今的教育背景下,所有教师都需要帮助学生形成出色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注重德育渗透,以此实现“立德树人”。这样的话,学生才能逐步形成出色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主要是为了响应当今教育背景所倡导的“立德树人”理念。同时,这也是为了令学生形成优良品质、实现全面发展。道德与法治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成为德育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我国的道德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些生活习惯,第二就是一些日常的社会舆论,这两点构成了道德。法律指的是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来帮助人们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人们在一定的法律法规要求下,能够遵纪守法,加强自己的法治观念。道德是内部的,而法治是外部约束。小学阶段的学生所能接收到的信息十分有限,但他们对信息的判断能力还不足,需要学校里的教师帮忙加以引导,通过德育教育传授给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及正确的审美等,避免学生走入歧途。
二、正确促进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一)轉变教学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的德育起步非常晚,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这导致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存在诸多问题。教师的教学任务应以引导学生为主,要从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转变,注重对学习方法的传授,而非知识的掌握。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后,能够自主对德育内容进行探究,为自己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增加自己的学习效率,使自己学习能够事半功倍。要做到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应该主动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小学阶段,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该意识到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同时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应该要注重对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使其内容以及教学方式适合现阶段学生发展的特点,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以及空间,保证学生能够自由地思考。加之,道德与法治课程实际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时很难把握相关的内容,对课程也难以理解,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内容,并进行一定的总结,使学生能够将较为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增强理解。教师也要组织学生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探究,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拓展,提高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的开始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放映一些关于德育内容的图片,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其内容感兴趣。在课堂的过程之中,以自己或者学生的实践中提取相关经验,为学生讲述。学校在重视相关课程的同时,应该注重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内抓德育,应该以教师为主。学校应该为德育教师制定具体并且全面的工作计划,并对其展开一系列的培训。帮助德育教师开展经验交流会,以此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以及工作能力。
(二)注意言谈举止,树立良好榜样
小学生极容易被教师的一言一行所影响,所以教师要尤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此帮助学生规范言行。除了注意言谈举止,教师还可以借助榜样的力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立学生榜样、名人榜样,以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总而言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不能只对学生讲解书本上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巧妙结合各种榜样的力量。同时,教师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以此促使学生形成优良品质,进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用词,绝对不能使用粗鲁等用语,因为这必然会对学生造成许多不好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使用鼓励性语言,例如“你真棒”“相信自己”等等。借此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规范用词。对于某些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教师要使用委婉的语言,这样才不会引起他们的抵触情绪。除了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用词之外,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例如上课敲门、不要弯腰驼背等等,避免令学生形成不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善用榜样的力量。例如在进行“我们爱和平”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中国维和官兵的事迹,让他们了解维和官兵在维护世界和平上做出的贡献,以此激发学生向往和平生活的内心情感。总而言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是落实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同时,教师还要巧妙结合榜样进行德育教育,以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质。
总之,所以通过以上的相关探究,在小学阶段进行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能具体发挥出德育教育的功能,并且在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观念培养的重点时期。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地位,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去具体提升教学质量,达到综合培养学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前波.分层教学对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效率的思考[J].中华少年,2021(04):52-53.
[2]李佩.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性的对策[J].考试周刊,2021(05):20.
[3]马金龙.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21(1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