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抛锚式教学模式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22-07-02黄婵玲

民族文汇 2022年38期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中小学语文运用探究

黄婵玲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新时代教育目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能够寻找新思路,并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抛锚式教学模式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以“抛锚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运用分析,指出抛锚式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以望推进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关键词: 抛锚式教学;中小学语文;运用探究;实施策略

为了整体提高学生语文教学质量,创设改革教育模式是重要实施手段。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抛锚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模式同时深受语文教师的喜爱。很多人都听到过“抛锚式教学”,但是具体表达及实施就是一知半解。抛锚式教学注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能够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可以从字面的意思进行理解用问题或是表现的事情作为教学的固定点,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探索知识攻克知识难关。抛锚式教学应更注重情境创设、问题确定、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抛锚式教学融合了多种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运用抛锚式教学时应遵循其基本原则,充分利用抛锚式中几大优势,巧妙避开抛锚式教学创设雷区,使学生在交互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抛锚式教学的含义

抛式教学模式是由温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在约翰布朗斯福特的领导下开发的[1],其教学研究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下提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锚”是在学习者在已经掌握知识进行创作,具有延伸性和学习性,能够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在不断潜移默化自主探究中掌握知识,实现课程目标。而教师则是引导者、创始者,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定“锚”。 抛锚式教学也称之为“实例式教学”或是“基于问题的教学”,是基于多种教学模式的融合创新,可以牢牢抓住学生学习兴趣点,创设实际情境中感受和体验所引出的问题,学生能够问题情境中建构自主的学习中心,通过已有的经验对问题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的同时学会延伸学习。这和轮船抛锚固定方向位置一样道理。先抛出锚点来确定将要学习基调(目标)和内容,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进入学习主体的角色,能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内容,并进一步佐证内容,从而得到结论掌握深化知识,建构自主学习能力。

二、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一)模式设计原则

抛锚式教学模式应遵循设计原则主要有两点,第一,以围绕特定的“锚”点进行设计,教师在创设教学模式时应以教材为蓝本,不同类型的教材探索的活动中心内容不同。以教材实施教学模式去支持“锚”,从而强化教学目标,有利于构建自主学习观。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故事纲要为学生提供准确的探索问题结构和方向,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阅读学习;第二,抛锚式教学模式应学生为学习主体,所设计课程应允许学习者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2]。在设计“锚”点要给学生能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机会,要符合学生能力水平和探索兴趣,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互动,形成生成性学习环境。因此,教师抛锚式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并设计与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通过创设直观化、情景化的良好学习情境,还要注重问题的确定,能够激发学生在分析任务并提出自己所探索到的问题,能够在小组讨论中找到解决问题办法,并从学习效果中学會评价和反思。

(二)模式运行原则

1.量力性原则

量力性是指符合学生发展水平难度适宜的原则,也称之为“可接受原则”,设置问题以学生实际发展为出发,以教学目标、教材指导、教学方法和开展形式都是全体学生可以接受程度,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不会产生畏难心理,同时也具有挑战性和拓展性,是符合能力水平延伸,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部分到整体地进行教学逐层递进[3]。所以教师所运行的抛锚式模式教学,要符合学生个性、水平等,以生为本。

2.整体性原则

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抛锚式教学模式,所设置的问题要具有全局性、整体性,问题的“锚”应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整体性原则不仅需要体现内容的整体衔接,还要体现育人为本的整体性。教学中的整体性要表现在在教学人物、目标、内容、实施、课程开发、教学方式等完整呈现的状态。

3.启发性原则

教师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抛锚式模式,通过创设良好情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好学善问,启发学生探索新知识,诱导学生不断寻求解决问题办法并能做到“举一反三”,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4.发展性原则

新课程改革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以学生个人发展为教学重点,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大品德、人格、意志等,这也是恰恰现代化教育改革根本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三、抛锚式教学模式实施优点及局限因素

(一)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策略优点

从成功的教学案例中不难看出抛锚式教学模式具有很多优点。其一,抛锚式教学模式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抛锚式教学是在教师创设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同时分析解决问题,这大大提升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其二,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抛锚式教学目标非常明确,提高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创设抛锚式教学模式时就已经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从而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学生在置身情境中并学会发散思维,去解决教师所提的问题,在不断学习总结中训练学生提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总结能力。其三,有利于学生明白知识的应用。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根本,学生能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起来,并在运用的过程中感受领悟知识的重要性,感受知识能够解决问题提升本领,学生自行感受远比“传说”更具有教学说服力,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知识迁移能力。

(二)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局限因素

抛锚式教學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教师创设抛锚式教学模式存在的影响因素。抛锚式教学模式应注重给学生一个开放、灵活、真实感强的情境,能够在情境学习中明确问题,有着清晰教学主题,而且每放出的“锚”都具有相应的关联性。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主观意识上缺乏一定的创新和融入性,灌输式教学方式需要在逐步转变过来,这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抛锚式教学模式时有可能会缺乏一定引导性和指导性。第二,抛锚式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不够全面。抛锚式教学是需要教师在学生日常学习观察中记录进行全面评价,如果在评价中教师不能客观、细致的评价,是最为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

四、抛锚式教学模式运用组成步骤

抛锚式教学模式由几个步骤组成:

1.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创设学习情境是搭建抛锚式教学开展的重要一步,是构建学习框架重要手段。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用心设计问题,精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能够在兴趣的实例中有情感共鸣。尤其是一些比较,反常的实例学生对这些实例的鉴别能力都比较差,容易感到困惑。因此在抛锚时要确定好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搭建好知识延伸情境平台,引导学生逐步探索思考。

2.确定目标,抛锚定题

教师在精心设计问题或是师生合作提出的问题中,应以问题做为教学焦点,围绕问题进行分析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灵活掌握问题的核心要素,找到问题所在,从而把握文本中的整体框架。确定目标抛锚确定准确的问题要点,问题必须对目标的实现有足够的支撑,促进学生开动脑筋参与课堂活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问题探究,自主学习

抛锚的问题应具准确的目标,具有实施可行性,也是学生能够独立探索,所探索的内容要具备启发性、引导性、指导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或是查询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动手画一画、看一看、想一想,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带着问题参与默读课文,并能思考、探索、建构学习方式,从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问题探究过程中完成自主学习建构。

4.相互促进,合作学习

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5]”新课改不断深入优化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从而加强“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学会合作。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发展小组合作项目,比如课题辩论等相应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学生提倡更加自主的学习方式,诱导学生通过大胆质疑和科学猜想,并能通过合作探索,学会搜集、归纳信息能力,优化小组成员实现思想碰撞相互促进。

5.意义建构,效果评价

中小学的意义建构是正在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需要结合学生个性特点、文化水平、时间空间等动态的影响因子,意义建构的方法论研究比较困难,教师应结合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进行诠释巧妙结合,能够更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从而进行准确的评价。创新评价模式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的动力。综合性评价方式使学生成长更加全面。比如合作学习评价不再是评价个性,而是评价整个小组,奖励小组进步最大的一组,这种创新模式能够激发全体学生参与兴趣。

五、抛锚式教学模式在中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以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少年闰土》课文为例,这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幼年往事的优美回忆性散文,在作者笔墨下描绘着一幅妙趣横生的童年世界。通过童年快乐视觉进行构图,对“闰土”这个人物描写既生动又形象,对闰土的赞扬和羡慕,从而引出课文。这篇文章所需把握的知识要点比较多,描写环境生动有趣,在领悟课文精妙景致并将优美段落反复朗诵,并理解文中时间顺序和文中所寄托了作者的情感。以“我”和闰土少年的人相识、相见、相处、话别的时间顺序展开,从而整体理解人物变化差异大的原因,引导学生在读中思,思中咀嚼体会,把握人物的整体认识。

(一)“抛锚”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在《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是描述童年的有趣世界,所描述的是少年时代的事情与学生年龄相仿,容易产生共鸣。但是由于文本所描述故事时代久远,有很多词句比较深奥难懂,为了能让学生更好把握人物情感的变化发展,教师应积极创设文本情境,引出课文主题,从而更准确掌握课文内容。比如教师以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通过材料收集并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播放课件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探究,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兴趣。比如比如运用多媒体课件插入鲁迅先生照片,教师一旁解说爱国文学家鲁迅先生的一些重大事迹,引出作者少年时期的经历都有哪些事情,从而深入体会和感受作者的对故乡眷恋情怀。

(二)“定锚”确定目标,抛锚定题

“定锚”需要先确定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并结合课文的教学目标指导目标进行“定锚”。要明确教学理念中应积极倡导学生能够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更倾向引导和辅导学生。其次结合《少年闰土》这篇课文的教材目标指导,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了解作者的作品,感受文本的精妙之处;另外,要激发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厘清文本思路,并用心体会课文主题思想,学生畅谈文本中趣味事情,认真抓住文章中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特点及写作技巧。

(三)“解锚”问题探究,自主学习

在抛锚式教学模式中其主要目标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学生通过阅读自主学习感知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并从中解决问题“锚”,谁是“闰土”?“我”和“闰土”又是什么关系?“闰土”为什么要到“我”家来?在学生快速默读这篇课文中基本能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养成阅读思考的良好习惯。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掌握文中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学会结合上下文理解作者文章中语境,理解文字表达的的情感,比如文中的“其间”(其中)、“无端”(无缘无故)等等。

(四) “探锚”相互促进,合作学习

抛锚式教学模式需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相互促进,相互学习探究,提升学生的學习能力,实行真正意义上“探锚”。《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中学生要了解作者人物的描写手法,通过有趣的故事描述中探究作者的“趣味”情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引导学生探索文中所说的“五行缺土”的“五行”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通过自行查字典,从而理解“五行”含义,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其次,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通过分组合作交流探究从中感悟文本思想情感,加深课文印象。比如学生分组探讨文中作者对闰土外貌有多处描写,分小组讨论“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从而得知闰土是什么样的人?”比如“戴小毡帽”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闰土形象是符合江南地域生活特征,其次“紫色的圆脸”描写中说明闰土是一名经常劳作,经受海风吹太阳晒的勤劳少年。教师积极将课文设计成几个问题“锚”,分别交由不同组别进行讨论,通过合作探究并大胆发言,鼓励学生积极表达想法。

(五)“思锚”意义建构,效果评价

通过课文学习探究和分析,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掌握课文教学目标。能够在结合教师引导和指点中学会反思总结,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能力。比如学生细读课文并深思课文传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去深思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能够更准确对《少年闰土》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评价。教师能够全面把握学生学习动态,及时引导明确学习方向,及时反馈矫正,能够启发学生延伸拓展学习,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过程。抛锚式教学是引导启发学生能够自主合作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应注重学生构建学习能力,提高语文学科学习兴趣,实现现代化教学的培养目标。

结束语

诚然,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锚”所在是关键,应该怎么抛,怎么抛得好,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传统的语文教学不同,教学改革中更注重“以生为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应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通过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探索兴趣,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中。学生也在抛锚式教学模式中提升学习积极性,对学生未来也具有良好发展性,能够自行学习拓展新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晓瑾.抛锚式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石嘴山市A小学为例[D].宁夏大学.

[2]高艳.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以小学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J].农家参谋,2019(5):1.

[3]夏霄天.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写作:中,2017:6.

[4]王桂超, 郭爽. 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2019.

[5]文丹.小学语文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的有效应用[J].进展:教学与科研, 2019(6):2.

猜你喜欢

抛锚式教学中小学语文运用探究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分析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分析
抛锚式教学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中的应用
不忙不乱,让时间听我的
试论分层教学在高中生物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大学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运用探究
中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元建构
插图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