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小学生礼仪教育养成策略

2022-07-02陆颖

教育界·A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养成策略礼仪教育传统文化

【摘要】小學生的礼仪教育属于养成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肩负责任。从传统文化礼仪教育的角度看,将传统文化的精华运用到小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中,以学校教育为主,以家校合作为辅,形成礼仪教育方案,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教育要素,旨在为小学生的礼仪养成提供指导。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生;礼仪教育;养成策略

作者简介:陆颖(1994—),女,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城中小学。

教育工作者肩负育人使命,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让小学生懂礼貌,讲卫生,拥有好习惯。作为小学生礼仪素养的主要培养途径,学校礼仪教育不可或缺。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开展礼仪教育,对小学生礼仪的养成有重要作用。当然,小学生的礼仪教育不只是儿童发展的需要,还是传承文明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尝试以传统文化为抓手,探索小学生个人礼仪养成的新路径,推动小学礼仪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一、传统文化礼仪教育的资源挖掘

从我国千载华夏文明可以看到,礼仪文化之于我国十分重要。礼仪之邦诞生的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礼仪教化功能,教师要善于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教育元素,为后续礼仪教育的开展打好基础。

(一)礼仪教育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教育元素,教师可挖掘其中的优秀资源并加以使用,以推动礼仪教育的发展。以《孔融让梨》为例,该故事的核心主旨传达了谦让友爱的道理,在故事中父亲虽然将最大的梨子给了孔融,但孔融却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大的就给哥哥吧。”教师将这一类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作为礼仪教育的主要资源,对小学生礼仪素养的养成有重要推进作用。

(二)国学经典

礼仪教育作为德育的主要构成部分,属于养成教育,对于推动礼仪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传统文化中,国学经典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具有典型代表意义。教师可以以《弟子规》《三字经》为切入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以《弟子规》为例,其中涉及了“孝敬长辈”“诚信”“团结友爱”以及“励志”等主题内容,教师可结合国学经典开展礼仪教育,以明理为基础,指导小学生的言行举止,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

由此可见,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礼仪教育实践,要深挖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教育资源,让礼仪教育得以传承和发展。

二、小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培养文明礼仪势在必行。

(一)儿童发展的需要

小学生个人文明礼仪的培育是教育的关键。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其个人的道德品质直接关系到日后的成长与发展。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关键期,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鲜明,对于新鲜事物的兴趣较高,模仿性极强,教师以及家长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表现对小学生的影响十分显著,他们的言行举止与言谈,都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文明礼仪的培养,重点在于让小学生养成文明礼貌、乐观积极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小学生开展礼仪教育已然成为推动小学教育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备受社会关注。

(二)传承文明的需要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传承文明始终是重点。而传承文明的核心则是“人”。孔子提出:“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表明了礼仪的重要性,人要以“礼”生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今天,“文明”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生的礼仪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程门立雪”“孔融让梨”等传统故事强调的是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让礼仪文化深深地印刻在每一个人的脑海之中。小学生是新时代发展的希望,针对这一群体开展礼仪教育,培养小学生文明守礼等优良品质,成为传承中华礼仪文明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时代发展的需要

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始终未停止,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人们不再停留于对物质需求的满足上,精神需求越来越受重视。人们更渴望一种文明和谐,人与人之间以礼相待,真诚宽容,坚守君子之道的氛围。文明礼仪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衡量一个时代文明程度的主要衡量指标。对小学生开展礼仪教育,能够使小学生从小意识到文明礼仪对时代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实现自我成长。

三、小学生礼仪教育现状

当前,随着小学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除了开展以知识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德育教育也备受关注,礼仪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成为教学重点。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小学礼仪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家庭礼仪教育缺失

当前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多以独生子女为主,家庭模式以“四二一式”“二一式”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出现家庭礼仪教育缺失的现象,具体表现如下。一是长辈溺爱的情况十分严重。父母和长辈多以孩子为核心,溺爱情况严重,导致孩子缺失尊重父母、尊重长辈的基本礼仪。二是家长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将关注焦点集中在小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上,对礼仪教育重视度不足。综上所述,家庭结构的特殊性,加上家长对礼仪教育的重视度不足,导致了如今小学生的礼仪教育有所缺失。

(二)不良社会风气导致礼仪教育缺失

不良社会风气成为导致小学生礼仪修养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小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信息更多元化。多元文化的交融让小学生的眼界得到开拓,但也导致不同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在碰撞中产生了一些不良风气,从而影响小学生对文明礼仪的正确认知和习得。

(三)学校对礼仪教育创新不足导致教育效果有限

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当中度过的,学校所提供的礼仪教育环境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从目前来看,学校对小学生开展的礼仪教育还停留在“照搬”阶段,各学段的礼仪教育内容“大同小异”,缺乏个性化和吸引力,导致小学生在礼仪教育中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对文明礼仪的解读不充分,认知有限。如大多数学校在开展礼仪教育时,采取的方式多以讲解教材为主,枯燥单一的礼仪教育呈现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礼仪教育的创新不足,导致礼仪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小学生礼仪教育及养成策略

从对当前小学礼仪教育的现状调查可以发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由于对小学礼仪教育的探究不足,使其在小学阶段的实施流于形式,导致小学礼仪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以下,笔者尝试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提出小学生礼仪教育及养成策略,以期提供可行方案,优化小学礼仪教育环境,促进小学生的文明成长。

(一)学校养成为主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小学生礼仪教育及养成策略要以学校养成为主,学校作为礼仪教育的主要平台,要发挥自身的教育属性和功能。首先,学校要高度重视礼仪教育,并为礼仪教育的实施制订总体规划。学校要将礼仪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当中,并增加其占比,以此来提升礼仪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地位。学校在礼仪教育整体方案的制订上,要明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并组织教师参与有关传统文化融入礼仪教育的各项教研活动中,为礼仪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打好根基。首先,搭建和完善礼仪教育框架,以指导后续礼仪教育的展开。其次,开发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生礼仪教育的校本课程。学校要发挥自身主体作用,精选国学经典,挖掘和整理其中蕴含的礼仪教育内容,形成校本教材的基本框架。相比于传统课堂中的单一说教式教材内容,校本教材的内容整合度更高,小学生的理解度也更理想。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形成需要多方努力,负责礼仪教育的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个体情况,精选教材内容,为小学生更深刻地感知礼仪内容奠定坚实基础。最后,优化礼仪教育的实施空间。传统文化的融合带给礼仪教育新的思路,学校可以发挥自身的平台属性与功能,开展多元化的以文明礼仪为核心的活动项目。比如,学校可以为刚入学的新生举办“开笔礼”活动,为三四年级的学生举办“成童礼”,在学生毕业之后为其举办“状元礼”,让小学生融入学校营造的礼仪场景中,受到礼仪教育的熏陶和感染。学校要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发挥礼仪教育功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为学生的礼仪养成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

(二)家校合作为辅

学校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将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小学生的礼仪教育中,形成框架,并在实践中检验传统文化对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效果。而为确保小学生礼仪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家庭场景下的礼仪教育实践不可或缺。首先,家长要提高对小学生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的关注度。家长的文明礼仪行为和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效果。家长要转变思想观念,高度重视文明礼仪培养的重要性,与学校的礼仪教育形成联动,把握礼仪教育的重点内容,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其次,家长要适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如家长可以尝试将《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内容应用到家庭的礼仪教育实践中,挖掘其中的教育内涵,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尊重长辈,习得基本的生活礼仪。在小学生出现错误行为时,家长要第一时间做出引导和纠正,这对于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有重要意义。最后,开展家校合作活动。学校可发挥组织功能,开展传统文化“学习周”活动,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素养。该活动需要家长参与其中,全面了解学校礼仪教育的开展情况,学习如何将礼仪教育更好地应用到家庭场景中。以《弟子规》为例,教育小学生在个人形象上要“晨必盥、兼漱口”“衣贵洁,不贵华”等,在文明言行举止上要“用人物,须明求”“借人物,及时还”等。家长和小学生共同学习,钻研传统文化蕴含的宝贵教育价值,以此来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礼仪。家校合作活动的开展,让学校礼仪教育成功延伸到家庭场景中,家长和小学生在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上共同进步,对小学生具有引领作用和促进效果。

(三)家校社一体化做支撑

学校教育场景、家庭教育场景和社会教育场景是针对小学生开展教育的主要场景,学校教育在礼仪教育中发挥主要作用,家庭教育发挥辅助效果,社会教育要起到支撑作用。家校社一体化是小学生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具体开展策略如下。首先,学校和家庭教育要拓展社会场景的利用空间。如学校要发挥主要作用,在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中积极寻求与社会力量的融合,如与社区的养老院开展合作,让小学生帮助养老院的老人做活动,学会照顾老人。学校的引导、家庭的支持和社会礼仪教育空间的开发,能够在实践中对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起到积极影响,培养小学生文明礼貌、健康生活的良好行为。其次,形成周期性的礼仪教育活动方案。家校社一体化的参与主体较多,要发挥出各主体的自身优势开展礼仪教育实践,让礼仪教育常态化,使其潜移默化地融入小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学校组织、家庭监管和社会支持格局的形成,有助于周期性礼仪教育活动的有序展开,对礼仪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显著作用。最后,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家校社一体化的礼仪教育实践,要以健全的监管机制作为保障,确保小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场景中的表现都能够受到动态监管,还要对小学生的表现作出动态的评价,得出具体结果。家校社一体化对礼仪教育的展开具有重要意义,形成完善的、科学的、动态的礼仪教育框架能够提高礼仪教育的质量,为小学生的成长提供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现代化的视野下,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要依靠当下多方教育主体的联合与推动,要通过学校发挥主体作用,加以家庭教育场景的辅助和社会教育场景的支持,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礼仪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使文明礼仪之花在小学校园绽放。

【参考文献】

[1]李琳.浅析传统礼仪教育与中小学生綜合素质的培养[J].智力,2021(23):39-40.

[2]刘培.利用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德育[J].新课程,2021(22):225.

[3]费杉杉,汤丽阳.八德教育视角下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案例研究[J].品位经典,2020(09):79-80,109.

[4]朱静.浅谈国学经典对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影响[J].才智,2020(10):47.

[5]李悦芬.文明礼仪之花遍菁园:以“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02):8-10.

[6]覃永革.小谈文明礼仪教育几点做法[J].亚太教育,2016(26):133-134.

[7]陈雅琴.小学生礼仪教育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6):78.

[8]彭际航.小学生礼仪教育实效性缺失的归因分析[J].亚太教育,2015(18):21.

猜你喜欢

养成策略礼仪教育传统文化
优化幼儿午睡管理的实践研究
阅读视角下理工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策略
探讨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生卫生习惯
浅谈英语课中的礼仪教育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