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消防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研究

2022-07-02马广勇

消防界 2022年11期
关键词:应急救援消防

马广勇

摘要:改革转制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是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消防应急救援能力的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面对更加繁重艰巨的使命任务,面对更加复杂多样的灾害事故,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消防;应急救援;指挥能力

一、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的意义

(一)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是熔铸对党忠诚的必然要求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大背景下,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我们要把总书记的关怀和厚爱转化为整装再出发的动力之源,作为科学真理来领悟、思想旗帜来高举、行动指南来践行,在思想旗帜感召中融入血脉、植入灵魂,坚持党对消防救援队伍的绝对领导,坚决听从号令,坚决做到在思想上坚定追随、政治上绝对忠诚、情感上真挚热爱、行动上紧紧跟上。

(二)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是立足职能拓展的迫切需要

党中央将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交给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与火打仗、与水打仗、与风打仗、与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打仗,还要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打仗、与危化品事故打仗,要从处置单一灾种转向处置高空、山岳、水域、坍塌、爆炸、水涝等全灾种任务,可能遍及天上地下,呈现出全领域、全时空、全灾种的任务特点。

(三)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是践行竭诚为民的重要保障

长期以来,消防队伍牢记使命、赴汤蹈火,用鲜血汗水、忠诚奉献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特别是在重大灾害事故面前,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同老百姓贴得最近、联系最紧的队伍,担负着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就是要自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守护民安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切实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增强本领恐慌意识,磨砺专业本领、提高专业水平,尽快补齐短板,把住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第一道关口、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真正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

二、当前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一)救援指揮体系尚需完善

1.指挥中心作用未发挥

作为大脑中枢的指挥中心大部分只配有2名干部和几名消防员,职能仅停留在接处警和机关值班,没有体现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指挥功能。部分领导对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实施扁平化指挥作战不了解、不掌握,对指挥中心定位不准,不能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条件和资源,作战意识停留在传统的粗放作战模式。

2.信息化支撑作战能力不足

运用“大数据”平台采集、分析、研判和评估各类典型灾害类型,提前预判风险、优化警力配置、精准调度指挥的能力不足,信息化指挥中心联动和精准合成作战的思路还不开阔。

3.应急联动机制不健全

地方党委政府对应急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还有待完善,与应急管理相关的部门在通信联络、沟通协调、职责分工、作战指挥等方面对接不够顺畅,各自为战时有发生,不能充分利用人员、物资、车辆、装备等社会保障资源,仍然存在救灾资源配置不足、整合不深入等现象。

(二)专业救援能力亟待提升

1.指挥实战能力不强

思战、谋战、研战氛围不浓,部分消防救援人员对各类灾害事故处置战术研究不深,针对性的训练操法还不成熟,实战性不强,灭火救援基础理论不能学以致用,有针对性开展应急救援想定作业、战术研讨不多,实战能力与综合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定位还有不少差距。

2.专业处置水平不高

对复杂性、特殊性和危险性的新材料、新工艺以及较大自然灾害事故的灾情评估不够,处置手段不多、应对措施不足、指挥经验缺乏,针对性的训练操法还不成熟,距离“让明白人去指挥、让内行人去打仗”要求仍有差距。

3.人才储备略显滞后

人才总量偏少,年龄、专业等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短缺和流失现象并存;人才选拔、保留、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特别是灭火救援和火灾调查人才是目前执法执勤中最具消防救援特色、最为紧缺、难以从社会引进,拔尖人才匮乏。

(三)综合保障机制有待优化

1.装备建设水平不高

受经济发展影响,执勤车辆和装备配备仍以灭火和抢险救援为主,工程机械、大型排涝、生活保障、远程投送等专用车辆配备不足,用于山岳、水域及化学事故救援的消防员防护装备在配备种类和数量上均有缺口;缺乏处置地质灾害、水上、地下空间和隧道救援、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等灾种的特殊装备。

2.实战打赢能力不强

基础设施功能不全、各类物资储备不足、按灾种精准保障不细、模块化管理程度不高、装备投送机动性不强、社会联勤联动效率低下。

3.平战结合不紧密

未建立完善的平战转换和等级保障机制,战勤保障值班制度不严密,未能真正建立起“平时搞好服务、积极备战;战时随警出动、遂行保障”的良性工作机制。

三、全面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对策

(一)多元融合,精准研判,构建新型指挥体系

1.健全应急救援指挥机制

完善全勤指挥部战备值班规定,推行指挥长、指挥助理分工负责制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充实8小时以外的备勤力量,牢固树立“指挥中心就是阵地、值守席位就是战位、值班处警就是战斗”理念,充分发挥指挥中心指挥部、作战部、参谋部和信息中心“三部一中心”作用,构建警情受理、编成调集、辅助指挥、信息推送、舆情监控的完整闭环。

2.拓展指挥辅助决策功能

开放指挥中心端口,与公安、气象、自然资源和交通运输等部门的数据资源进行深度融合,分场所、分类型完善辖区单位基础信息、城市基础设施数据,建立系统多元的灭火救援基础资料数据库。

3.完善综合指挥调度机制

建立与应急、公安、气象、自然资源、水利、交通运输等部门的灾情日常研判机制,加快实战指挥平台建设,有效整合政府、企业联动力量、应急救援专家和社会救援力量,推动深度融合、优势互补。

(二)精兵多能,编成高效,重塑重构执勤模式

1.建强专业救援队伍

瞄准省情、市情、灾情,加快国家专业队、省级综合救援突击队、省政府区域灭火与应急救援中心、重型机械工程救援大队建设,建强织密常备消防救援力量,打造处置重特大灾害的尖刀和拳头力量,形成覆盖城乡、形成合力的应急处置队伍网络。

2.优化力量布防结构

立足地区规模、地形地貌和灾害特点,构建城市间跨区域协调机制,采取“中心+辐射”的新型队战、人员布防模式,构建以特勤消防站、一级消防站、二级消防站为主力,以微型消防站、应急救援站等为补充的三级力量体系,推动队战结构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执勤模式由“被动应战型”向“主动经略型”转变、力量编成向“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

3.引导规范社会救援力量

要在内部科学调配、深挖潜力的基础上,强力整合外部资源,充实应急救援力量。统筹企业专职消防队、乡镇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社会救援力量和行业专家,统一纳入指挥调度体系,实现平时联勤联训,战时统一联勤,充分发挥各救援力量优势特点。

(三)瞄准实战,锤炼本领,提升消防救援人员综合能力

1.切实聚焦主责主业

发挥各级党委统领战斗力提升的“中军帐”作用,坚持议训研训督训,完善练兵工作机制,坚持从难从严、实战实训,突出全员参训,分岗施训,学好基本理论,储备基本体能,练就基本技能,坚持一切资源向议训研训靠拢,所有精力向治训管训聚焦,真正将战斗力标准立起来,确保人员回归站位、时间回归中心、内容回归实战、目标回归打赢。

2.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按照指挥员、战斗员、驾驶员、通信员、安全员等分岗位常态化开展基地化轮训,提升消防救援人员初战研判、决策能力、科学的力量部署、正确的作战行动等能力。拓宽培训渠道,与具有危化品、水域、山岳、通信等应急救援能力的专业机构合作,按照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原则,建立联合实训基地,形成“合力育人”机制。完善模拟训练设施,以作战任务为牵引,将灾害现场复制到训练场,真烟真火,实兵实装,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锤炼打赢制胜能力。

3.建立实战对抗演练机制

实战对抗演练突出由“程序化摆演”向“任务引领”转变,采取“全实景模拟、全要素指挥、全过程导调、全方位比武、全岗位考核”的方式,现场设定灾情,分析拟制作战行动方案,优化作战编成,重点加强疏散救人、内攻近战等攻坚任务时的战术和心理训练,从严从难强化作战行动指挥、内攻近战、安全防护、装备应用、作战评估等训练,提升消防救援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战术水平。

(四)固强补弱,综合协调,完善综合保障机制

1.加快推进装备建设

立足辖区灾害事故特点和重大危险源分布,对战勤保障任务、对象、环境等进行预测评估,探索建立智能装备管理系统,加快综合救援、高性能和“撒手锏”装备的配备,以应对自然灾害和“高、低、大、化”等特种灾害,切实满足“全灾种”“全地形”“全天候”条件下的遂行救援任务需要。

2.重点突出物资储备

建立防护、破拆、照明、医疗、饮食、宿营类等装备的通用模块和水域、地震等装备的专业模块,实行分级储备、就近保障、模块调集,提高战勤保障效率。按照内外结合的原则,采取与相关生产、存储企业签订代储、代供协议等方式,储备装备物资,满足灭火救援急需。

3.创新保障模式

建立完善重特大災害事故社会联动机制,加强工程机械、救援车辆、储备物资等社会化协作保障机制建设,建立与公路、铁路、航空等部门的应急调运和投送机制建设,确保力量及时“出得去”“出得快”。

参考文献:

[1]刘贺.消防救援队伍处置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能力的提高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20,06(02):62-63.

[2]杨杨.中国消防救援队伍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的路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01):172,174.

[3]王新伟.如何提高消防应急救援能力[J].今日消防,2019,04(08):12-13.

猜你喜欢

应急救援消防
仓储集装箱式消防气体灭火系统
“我和消防有个约定”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考虑灾民感知满意度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人员派遣模型
突发事件下应急救援最短路径问题的研究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提升武警部队应急救援行动中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几点思考
消防意识